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好家庭好家风事迹展播

2024-06-27 18: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小家传大爱,共筑家国梦。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弘扬新时代良好家风,引领广大家庭为“山水升金·和美东至”建设贡献“家”力量,县妇联遴选了部分家风良好、家庭和美的典型家庭,进行好家庭好家风事迹展播。

01 王琦琪家庭

她是一名驻村选调生,在她心头,有三道家风“密码”让她受益良多。

解锁外公的“勤劳密码”,传承奋斗家风,厚植勤奋“常青”家庭。还记得2007年的盛夏,8岁的她带着一颗父母买的小树苗,在外公家门前的空地上选了一块“好地方”,外公领着她将这颗小树苗栽好、浇水、施肥,她好奇地问外公这颗小树苗是什么品种,外公说这是一颗黄杨树,树中君子也,四季常青,嘱咐她要好好学习黄杨树的美好品质。她很纳闷为什么要向一颗小树苗学习?当时还在村里任职的村支书外公笑着摸摸她的头说:“时间会是最好的答案”!长大后,她了解到黄杨能够安守困境、冬不改柯、夏不换叶、坚韧坚定,渐渐明白了家人们让她栽下这颗黄杨的初衷和给予她的殷切期盼。当她得知被录取为安徽省选调生的消息后,她奔向外公家,坚定的告诉外公,她找到了时间的答案,即将成为一名选调生,要像他与父亲一样,从扎根基层学起!

解锁母亲的“勤俭密码”,传承节俭家风,涵养质朴“常青”家庭。她的母亲对她的教育一直是“摆事实讲道理”的风格,小时候,她第一次在碗里剩下饭菜时,母亲没有说什么,将那碗剩下的饭菜默默吃完。周六一大早母亲领着她来到离家最近的田地里,从县城到田野,母亲踩了几十分钟的自行车,带她见证了“汗滴禾下土”的真实。直到现在,她还记得那天回去的路上,坐在自行车后座看着风轻轻拂过母亲的长发,带着汗水从她的脸颊上落下,渗入泥土里,最后尽数归于路两边的稻苗中,远处荡起一片盎然绿意。在时间的长河里,她始终记得母亲的言传身教,没有养成奢侈浪费的陋习,珍惜有限的自然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汲取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力量!

解锁父亲的“正直密码”,传承清正家风,培育清廉“常青”家庭。她的父亲年轻时有过入军营献青春的岁月,从父亲的描述中和照片里看到:青年穿上迷彩,可以感受“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的思想引领;手握钢枪,可以守好“一撇一捺皆是脊梁”的万里河山。退役后的父亲选择成为一名“国土人”扎根于基层土地管理领域,发现父亲会将先进个人等证书收进书柜里,以平常心对待工作上取得的荣誉,他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身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初心的坚守、使命的连续,更何况退伍不褪色,学会清正廉洁“要知足”!在成长过程中,父亲忙碌的背影就像坚实刚直的后盾,如月光深沉无言守护着全家。还记得2020年2月8日的元宵节,正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当时已经半个多月日夜值守没有归家的父亲依然守在防控一线,她相信父亲的选择,因为此刻的坚守都是奔向以后更多的团圆!正是有父亲的爱岗敬业,让她选择成为一名驻村选调生,在工作岗位中始终牢记要保持一身正气,时刻怀有“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坚定之心!

她将带着解锁的三道家风“密码”,用青春之力践行青云之志,扎根基层继续守护生命里的“四季常青”!

02 裴中平家庭

裴中平,现年58岁,1989年进入花园村工作,19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多年党龄的老文书,他对党、对国家、对花园村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用心地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妻子范美霞是一位贤惠的妻子,在家操持家务,并努力工作,在花园乡卫生院烧饭、两位女儿也是积极向上、自力更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得到单位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大女儿和大女婿也是中共党员,思想上求进步,工作上踏实肯干,对国家忠诚,对家庭负责,一家人爱党爱国的形象,深深印在了许多村民的脑海中,受到了全体村民的一致好评!

2021年以来,花园村创建“红星花园”党建品牌,67年出生的裴中平在妻子和女儿的支持下,主动发挥余热,担起邻里矛盾纠纷调解员之责,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参与村情民意的收集,矛盾纠纷的化解。有村民发生了邻里纠纷、田地纠纷甚至家庭矛盾,都习惯找他来调解。他在处理纠纷时,从不武断,也不将个人情绪带入事情,把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多年来的经验,他掌握了一套独特灵活矛盾纠纷调处的方法。他喜欢先摸清矛盾双方的性格和家庭情况,然后与双方深入交流,了解情况,再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研判问题处理的办法。他说:“选择矛盾纠纷的处理办法对处理结果有着比较微妙的影响,有些矛盾纠纷适合把直接双方约到一起快刀斩乱麻的热处理方式,有些矛盾纠纷适合逐个击破的冷处理方式,还有些需要两个方式结合,具体怎么选择处理方式,还需要结合矛盾双方的性格、家庭情况、矛盾发生的原因、当事人的态度等来研判。”年轻的人亲切地称呼他为“裴叔”、年长的人称他为“老裴”,每一声称呼里都饱含着热情、尊重与肯定。

雷锋同志曾说过:“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承担的工作任务多且繁琐,而且还要参与支部的工作,加班加点对他来说司空见惯,遇到活动和上级来人检查指导,调节矛盾纠纷时,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他一直这样坚持着,从不叫苦叫累,不向困难低头。记得去年一次的调解中,两户农户为承包农田种植水稻,为了田块位置和面积而僵持不下,前期沟通几次都没有明显效果,双方都各说各的理,谁也不让着谁,老裴同志深知农业种植季节的重要性,他放弃了个人晚上和周末的休息时间,逐户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双方放下了执念,重视抢抓春耕重要的时间点,合理调整田块位置方便双方耕种,取水。最终双方和解后都取得了更好的收成。正是由于老裴同志的默默付出,花园村人民调节委员会被评为全国优秀的人民调节委员会。一件小事,一个纠纷,一点一滴,疫情防控,防汛抗旱,防火禁烧,反诈宣传、都有老裴默默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体现了真正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深深影响了村里其他的年轻干部。

他作为一名老干部、老党员,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家庭成员们,一家人是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表率。在他们一家影响下,村民们也自觉遵守村规民约。他的家庭有着自主向上的奋斗精神,有着担当奉献的家国情怀,这些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不断影响着下一代,激励着子孙们要矢志报国、奋发图强、建功立业的壮志。

他是一家人的代表,也是一家人爱党爱国的缩影,每位家庭成员都在“裴叔”的影响下,忠于党,忠于国,爱家庭、爱村民。正是爱党爱国的模范。

原标题:《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好家庭好家风事迹展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