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沪大科学装置有何优势和不足?这项调研给出答案
今年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10周年,上海国际科创中心正加快从“建框架”到“强功能”跃升。6月27日下午,上海市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会议围绕“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建好用好重大科学装置,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议题开展协商议政。
上海市政协常委、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主任曹振全作主旨发言时称,当前,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重大科学装置作为人类极限探测的科研利器、根本性科学问题突破的关键支撑、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国之重器。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建好、用好大科学装置,将是新时期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关键之举。
在沪大科学装置成果丰硕,但引领性、开放性不足
按照市政协2024年度协商和议政调研计划的安排,上海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会同市科学学研究所成立课题组,开展了调查研究。调研对象涵盖了上海全部大科学装置,北京、杭州、合肥等地所有的代表性大装置,以及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市发改委、市科委等所有的政府主管部门。
曹振全介绍,重大科学装置在支撑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数量上全国领先。
二是体量上规模初显。张江科学城集聚了光源、硬X射线、软X射线、超强超短激光等大装置,初步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为齐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装置集群,体现了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
三是质量上成果丰硕。超强超短激光是世界首台10拍瓦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创造了国际最高激光峰值功率纪录。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平均运行速度居国际同类大装置前列。硬X射线是我国单体投资额最大的重大科学装置,也是全球领先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同时,大科学装置在支撑前沿科学研究方面产出了众多高质量成果。
与此同时,调研也发现了在沪大科学装置发展面临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是在国际化方面。国际用户较少,国际合作项目较少,国际化人才较少,国际化服务水平较低。
二是在多元化方面。投入主体较为单一,在沪大装置以财政投入为主。管理模式较为单一,在沪大装置全部依托中科院院所和高校的内设机构运维,尚未建立符合大装置发展多元化需求的激励和管理机制。考核导向较为单一,目前在沪大装置考核偏向于支撑基础前沿研究,对于企业或者行业的核心技术攻关需求,还没有形成精准定价和分类服务机制。
三是在持续化方面。大装置运维经费持续支持不足,人员经费持续保障不足,技术持续迭代不足,一些开放运营较早的大装置已进入升级改造期,亟需迭代升级。
四在引领性方面。从国际上看,大装置的总体技术能力尚未达到全球引领水平。从国内看,各地都在加快大装置布局建设。面对兄弟省市的多样化探索,在沪大装置的领先优势正面临挑战。
五是在开放性方面。企业开放不够,已有大装置在立项建设之初多以服务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主动向企业宣传和服务还不够。部分大装置企业知晓度较低,社会机构普遍不了解。社会开放不够。反映比较集中的是大装置数据开放与共享还不够,大装置海量数据的确权、存储、使用等规则尚不清晰,数据怎么使用、谁来使用,还没有规划好。长三角开放不够,长三角大装置之间尚未形成集群效应,在大装置的联合联建有点上的合作,尚未形成制度化协同。
六是在支撑性方面。从基础研究看,在沪大装置的项目多以PI团队申请为主,与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尚未形成紧密的协同机制。从产业创新看,与行业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的合作机制尚待优化。对比国际经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制定了独有的产业化策略,与成员国合作建立10家企业孵化中心,成立23家初创企业。
“四力齐发”建好用好大科学装置
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战略要求,课题组建议,建好用好大科学装置要“四力齐发”,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科技合作,更高质量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曹振全表示,首先要提升效力,深化“装置+”战略任务布局。一是探索设立“装置+”基础研究先行区。结合上海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支持大装置集群与在沪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强化战略合作、资源共享。二是探索支持“装置+”创新联合体攻关。推动大装置与国家实验室、领军企业等紧密合作,形成创新联合体攻关专项。三是探索形成“装置+”数据治理可行路径。遴选前沿赛道,探索推动形成大装置数据确权、使用、开放等管理规则,提升AI for Science、AI for Engineering对大装置策源的整体支撑。
其次要深挖潜力,打造国际科技合作重要平台。一是推动成立长三角大科学装置联盟。由上海牵头发起成立长三角大科学装置联盟,联合举办国际大科学装置论坛,探讨面向国际高能级科技合作的创新发展。二是推动大装置与国际大科学计划紧密协同。围绕上海已有优势领域,持续推动大装置与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紧密合作,支持发起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三是推动大装置列入“开放创新试验区”试点清单。围绕大装置建设紧缺急需工程技术人才需求,形成高技术人才引进清单并试点突破。出台依托大装置吸引国际人才来沪科研合作的政策,在经费支持、出入境便利、试验样品通关等方面争取突破性支持举措,提高大装置国际人才“可及性”。
再次是激发活力,优化多元协同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强化大装置精准宣传推广。加快组建大装置用户委员会,形成大装置重点用户清单,由运营团队主动对接、全程服务。发挥大装置科普教育功能,组建国际大科学装置微缩模型展览馆,在市级科普专项资金中设置“大科学装置科普专项”,引导举办多种形式科普活动。二是强化大装置衍生技术转化平台建设。瞄准有优势的大装置衍生技术领域,探索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等衍生转化平台,提升对大装置衍生技术成果的承接能力。设立“线站科学家”人才专项,支持大装置面向产业应用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强化大装置服务产业的评价导向。结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出台支持大装置建设发展的系列政策,将服务产业创新发展作为大装置布局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另外要增强定力,形成驱动未来发展重要引擎。一是坚持“建、管、用”一体谋划。在大装置新一轮建设中,更好兼顾前沿研究与地方产业发展,统筹考虑“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三类大装置的分类布局分类管理。二是坚持支持国产化替代。重点扶持大装置本身的产业供应链创新发展,支持更多研究机构和企业参与高端仪器和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三是坚持长期稳定的经费保障。增强财政科技投入对大装置建设和运行经费的持续支持,增强对运维团队的经费保障。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用户装置的共建共享。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