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86岁老人一生研究一朵花,解决了几亿中国人吃油难的问题

2024-06-27 16: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菜籽油,家家都有,毫不稀罕。

但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全国油菜平均单产不足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

再加上全国种植面积少,

中国人想吃上一滴香喷喷的菜籽油却不太容易。

傅廷栋,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物遗传育种专家,

主要从事油菜杂种优势机理和利用研究。

这位出生在解放前的老人,

长在农村,读的农校,做过农业技术员,

也经历过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三年自然灾害。

1955年,中国农村遭遇螟虫灾害。

全国范围内的稻田损失惨重,

最严重的地区损失达到百分之七八十,

看到老农坐在田间地头流眼泪,

17岁的傅廷栋暗下决心,

要为农业做一辈子。

考大学的时候,

傅廷栋毅然选择了华中农业大学的农学系,

研究生阶段,更是将遗传育种专业

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师从我国油菜遗传育种学家刘后利,

成为新中国第一名油菜遗传育种方向的研究生。

六十多年来,傅廷栋始终坚持在油菜科研一线,

他带领的团队培育的油菜品种,

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3亿亩,

相当于每5个中国人,

就可以吃到一亩他们团队培育的油菜榨出的菜籽油。

01 攻克世界难题“油菜杂交育种”

在华中农业大学的校园里,有一条名字颇为“奇怪”的路——“波里马路”,显得与其他路名格格不入。

这条路命名的背后,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1965年,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傅廷栋发现,我们国家的油菜产量很低,当时平均亩产只有30公斤左右。

由于低产,没有什么很大的经济效益,农民们都不太愿意种,全国才有三千万亩,中国的油菜种植面临着巨大的问题。

当时,“杂种优势利用”是作物育种的热门研究课题,玉米的杂交种已经很普遍了,且产量很高,很多蔬菜应用杂交种也很成功。

傅廷栋决定,将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来提高油菜的产量。

尽管这一想法很好,但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

油菜属于雌雄同株同花的植物,要进行杂交,首先要找到一种雌蕊正常而雄蕊退化的油菜,即“母油菜”。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寻找珍贵的“母油菜”就成为全世界油菜育种学家追寻的目标,却始终未能有所突破。

从1970年开始,年轻的傅廷栋便扎在田间,在上百万株油菜里一株株去找,日复一日的枯燥,和一次次的失败,都没能磨掉他的决心。

1972年3月20日,这是个让傅廷栋一生难忘的日子。

在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处资源试验田里,他终于在一个“波里马”油菜品种中找到了那株特别的油菜花。

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学校就将第一次发现油菜“波里马”雄性不育系的试验田旁边的这条路命名为“波里马路”。

全世界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波里马雄性不育株”的发现,为国际杂交油菜实用化铺平了道路,由此拉开了世界杂交油菜实用化的序幕。

从1985年到1994年,国际上近80%的油菜品种都由此而来。

1991年,傅廷栋获得了国际油菜科学界最高荣誉奖——国际油菜理事会颁发的“杰出科学家奖”。

国外出版的杂志更是尊称他为“世界杂交油菜之父”。

02一直追着油菜跑的老人

从发现“波里马不育株”到投入油菜杂交应用,四十余年,傅廷栋带领团队先后培育出80多个油菜品种,累计推广种植已经是他毕业时全国总种植面积的十倍。

然而,即便成果如此丰硕,傅廷栋也没有放缓油菜品种研究的脚步。

因为更多的难题横在了他的面前。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孟港村,属于湖北油菜主产区,2016年前常年种植油菜约3000亩。

2017年开始,连续三年,当地油菜大面积出现病变,大量田块绝收,油菜面积一度萎缩到200亩。

原来,这里的土壤感染了一种根肿病。

根肿病是一种土传病害,传染性强。

发病时,会在油菜根部形成多个不规则的肿瘤,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轻则生长不旺减产,重则枯死绝收,被业内称为油菜等植物的“癌症”。

早在二十年前,傅廷栋在全国油菜种植区域走访中,第一次发现油菜根肿病,他就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经过傅廷栋团队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孟港村,又恢复了六年前遍地油菜的美丽景象,原来的撂荒地全部种上了他的团队研究的抗根肿病油菜品种。

抗根肿病,也从源头上真正解决了生产的问题。

近年来,推广“饲料油菜”是傅廷栋最关心的事情。

饲料油菜,顾名思义是用于饲养牲畜的油菜,这是傅廷栋近年来一直在推广的油菜品种。

传统印象中,种植油菜主要是用来榨取菜籽油的。

傅廷栋为什么要推广这种饲料油菜呢?

原来,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7月份小麦收割后,到10月份有两个多月的土地空闲期,这

样土地也叫“秋闲地”,有四千万亩到六千万亩之多。

秋闲地因为时间较短,再种一季小麦来不及,所以很多农民就把地空着,啥也不种。

这样一来,空置的土地没有植被覆盖,风沙腐蚀严重,导致生态恶化,一些西北牧区的青贮饲料也在这个季节出现巨大缺口。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傅廷栋深入西北农村,与当地农业部门合作,进行“麦后复种饲料油菜”试验。

如果试验成功,一亩饲料油菜,就可以够三头羊的青贮饲料。如果推广种植能达到两千万亩,那么就可以够六千万头羊吃,这是相当大的成果。

湖北省潜江市新庙村的一个家庭农场,是傅廷栋推广饲料油菜的重点试验站之一。

每年,傅廷栋都会来这里看看饲料油菜的生长情况。

从饲料油菜的口感、产量到收割后的存储问题,傅廷栋都会一一过问。

农场的负责人夏斌斌表示,这种饲料油菜品种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肉牛们非常喜欢吃。经对比实验,吃饲料油菜的牛比吃普通饲料的牛,每头每天能多出十元收入。

在傅廷栋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夏斌斌的肉牛场,饲料油菜种植面积达到100余亩。

因为青贮饲料逐年增长,他的肉牛养殖规模也比八年前扩大了一倍。

与此同时,在华中农业大学教学楼里,傅廷栋每年都要开十几场关于饲料油菜品种种植技术的培训,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推广饲料油菜的相关种植技术。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戈壁,从长江两岸到大美新疆,傅廷栋用六十余年的时间,与油菜育种这个难题“较劲”,绘制中国的油菜版图。他不仅让油菜花遍地怒放,也让农民通过油菜真正实现增产增收。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超级乡村研究所》也将陆续推出农业院士系列,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敬。

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三农群英汇》栏目特别策划7集系列节目《院士下田记2》,将于6月24日起晚在CCTV-17连续播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