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点开这个“上海视听”精品推介会,解锁最好看的剧

“上海电视节”微信公众号
2024-06-27 10:11
有戏 >
字号

6月26日上午,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主办,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协办的“上海视听”精品推介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圆满举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局长钟晓敏出席并致辞,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罗毅,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总裁王磊卿,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会长、兴格传媒创始人杨文红,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副会长、专职秘书长于志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影视编剧、制片人梁振华,全国各大影视机构负责人和媒体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

推介会共分为四个篇章,“沪上烟火”单元聚焦“上海故事”,深度开掘城市生活的各个切面:《梁陈美景》是西嘻影业打造的“沪上系列”中的第一部,作品将还原上世纪90年代上海的景物风貌,人物对白将保留沪语特色,同时结合上海的街边美食、路边建筑,弄堂里的柴米油盐和人情往来,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该剧处于剧本开发中,预计明年开拍。尚世影业出品的《蛮好的人生》由汪俊执导,孙俪、董子健领衔主演。该剧聚焦新时代上海金融发展中的保险业,用一个个温情故事,书写新一代保险人的转型与重塑,讴歌新时代人民的幸福生活,该剧目前正在上海紧张拍摄中。

 

“时代主题”单元紧贴发展脉络,在小人物的悲喜中窥见大时代的变迁。定时文化制作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讲述一群小人物在抗日战争年间经历九个中秋节的故事,展现特殊年代中国人民经历的悲欢离合,以及面对家国大义时的共同信仰,通过刻画战争的残酷、战火摧残下的生灵涂炭,诠释“反战”主题,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献礼。该剧是张永新导演自《觉醒年代》后的又一力作,目前正在横店紧张拍摄中。柠萌影业出品、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宝庆里》讲述了宝庆里旧区改造工程的基层工作者为了改善里弄居民们的居住环境,与众人斗智斗勇,克服重重困难,历经三次动迁,顺利完成旧区改造工程的故事。耀客文化制作的《真心英雄》根据真实案件改编,以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国安五大政法单位中的8组英雄模范人物和集体为原型,讲述了政法系统守护人民安全与和平的真实风貌,该剧已完成后期制作。

“万象新生”单元以丰富的题材、多元的视角、新颖的叙事,构成近年来“上海视听”精品创作的亮点。《大奉打更人》由新丽影视制作,该剧改编自卖报小郎君同名小说,讲述打更人许七安和同伴们屡破奇案,对抗暗黑势力,守护大奉安定的故事。该剧已于去年底杀青,正在后期制作中。哔哩哔哩作为国内最大的二次元社区,近年来也逐渐在剧集领域发力——原创 IP 同名真人剧《时光代理人》已于6月19日登陆B站独播,作为都市奇幻悬疑剧,该剧采用单元剧形式,不仅展示了奇幻和悬疑的魅力,更通过情感的共鸣治愈了无数观众。拾上影业创制的《狭路》改编自同名小说,由《别对我动心》《亲爱的,热爱的》制作团队最新打造,诠释热血少年团燃情追梦,战至巅峰的青春故事。华策克顿制作的《七夜雪》讲述各有执念的男女主角从争锋相对,到成为惺惺相惜的知己,因各自背负责任而难言爱意,最终天人永隔的故事,该剧已杀青,正在后期制作中。

“名家名著”单元则呈现了当代中国文学的三部经典作品:贾平凹的《秦腔》、余华的《文城》和王安忆的《天香》,分别是农村题材、小镇题材和上海本土题材,展现出上海影视制作机构对经典文学影视化这一命题的把握能力和制作实力。《秦腔》由出品了《特战荣耀》《风吹半夏》等作品的上象娱乐集团带来,改编自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该剧以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秦腔戏曲,一条线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两条线相互纠结,讲述着清风街的村庄里,夏家家族两代人的悲欢离合,再现了中国社会大转型给农村带来的激烈冲击和变化。《文城》已由腾讯企鹅在上海立项,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讲述民国初年,北方青年林祥福与南来女子小美因一场意外相遇、相爱,经历爱恨悲欢、颠沛起伏,并牵引出经历匪祸、振兴实业、维护溪镇的跌宕一生。著名影视编剧、制片人梁振华重点介绍了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作为第一出品方,改编自著名作家王安忆同名长篇小说的重磅项目《天香》。故事讲述久居深宅的枯燥生活中,小绸、妯娌小蛾和闵女儿结成金兰之交,三人共创“天香园绣”,使其扬名松江的故事。

活动现场,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主任于志庆,围绕上海影视产业配套的品牌服务进行了详细介绍。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自2014年成立以来,共为来自全国各地近9000家影视机构提供了免费的受理政策、信息咨询和协调服务近1.5万次,为近800个剧组提供了在沪拍摄的协调服务。同时,持续丰富在沪拍摄取景地资源库,目前在录影视取景地数量已达430余个。

近年来,“上海视听”精品项目迭出、摄制服务享誉全国,本届电视节期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首次设立“上海视听”主题馆,举办精品推介会,依托上海电视节的国际化平台,通过项目展示、主题推荐、创作精述、服务讲解等形式,向国内外各界集中展示“上海视听”的品牌魅力,呈现上海影视产业发展的新气象。

近年来,以“沪产电视剧”为代表的“上海视听”精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取得良好成绩。今年以来,《繁花》《烟火人家》《城中之城》《承欢记》《庆余年第二季》等8部“沪产剧”在央视黄金档首播,数量创历史新高。《繁花》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带动了线下“文旅热”“沪语热”延续至今。全景式展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城中之城》,热度与口碑“双破圈”,实现了现实主义题材的“硬核”突破。都市题材《承欢记》《别对我动心》、仙侠剧《与凤行》、古装传奇《庆余年第二季》等引发热议。尤其是近期《新生》等在Disney+、奈飞等国际主流平台同步播出,受到两岸观众的欢迎。上海影视企业用优秀的文化产品,代表国家参与文化产业竞争、参与全球文明交流互鉴。

今后一段时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推动“沪产剧”创制工作:一是全面提升“沪产剧”国际传播影响力。大力推动“上海视听”精品“出海”,加强与海外媒体平台、枢纽机构的合作,鼓励和支持更多沪产优秀电视剧、网络剧、纪录片、动画片、综艺节目等落地境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和日新月异的上海城市风貌。二是进一步构建“沪产剧”城市IP蓄水池。立足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底蕴,从上海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将都市资源转化为影视创制的灵感源泉、精神内涵和视觉表达,更完整、更立体、更丰满地呈现上海城市形象,让视听作品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三是持续做优做强“沪产剧”营商服务体系。按照影视产业的国际惯例、市场规则和艺术规律,通过完善政策、优化服务、配置资源等可持续发展方式,实现重点项目全流程服务。尤其是依托在全国率先建立的“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平台”,为所有来沪取景拍摄提供便利服务,不断强化“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结合,为上海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