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防范趋利性执法,避免超时限查扣财产!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重点划定,释放哪些信号
据新华社报道,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6月25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报告》明确了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6个方面重点工作,分别为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着力加大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着力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加强政策协调和督导落实、着力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能力建设、着力营造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等。
郑备表示,要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推出务实管用举措,狠抓政策落地落实,全力优环境强服务、破壁垒解难题、疏堵点提信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当前民营经济信心有待提振,民间投资增速接近于零,这些状况亟待扭转。“繁荣经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转型、促进就业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尽快提振民营经济信心,所以从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要素获取等各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强调公平竞争
数据显示,2012年到2023年,民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量由79.4%提高至92.3%,个体工商户由4000余万户增加至1.24亿户。2012年到2023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年均增长11.1%,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30%左右增长至50%以上。2019年开始,民营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
《报告》指出,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市场准入和要素获取等方面矛盾仍较突出,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保护还不充分,政策落实和服务供给还存在短板,有的地方政务诚信建设有待加强,企业账款“连环欠”问题尚需解决。有的民营企业发展方式粗放,管理不规范,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
在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方面,《报告》明确,推动各类经营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尽快修订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推动落实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加快构建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公平竞争审查的行政法规。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刘旭表示,《报告》把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放在首要位置,凸现了国家对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的决心。“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内容广泛,涉及到市场准入与退出,招投标和获得政府补贴,独立开展自由竞争等方方面面,对民营企业发展非常重要。”落实好这项制度对于我国企业在开展出口贸易、参与海外投标时更好应对国外反补贴调查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同样,及时依法依规开展企业信用修复工作也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合规,争取在信用修复后,轻装上阵,更加活跃地开展投融资和经营活动。
加大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
在加大民营经济发展要素支持方面,《报告》要求,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入,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落实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措施,加大对初创期、种子期创业的支持力度。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数据要素型企业做优做强。
滕泰认为,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就业、税收等方方面面的贡献都很大,但是他们所获取的信贷资源及其他生产要素资源远远低于贡献,因此从信贷投入以及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到政府招标或政府采购等方面,都应该对民营经济给予公平的待遇,让他们所做的贡献和获取的要素、权益相匹配。
针对《报告》提出的“加大对初创期、种子期创业的支持力度”,经济学者盘和林认为,可以以政府引领的创投母基金的方式支持,由政府出资占有部分份额,撬动民营资本,以专业团队科学决策的方式进行创业投资,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引领的创投要尽可能减少政府行政化决策,要将决策权给予专业的、市场化的金融投资团队,政府负责带头出资和监督运行。
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
《报告》对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进行要求,明确推动加快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防范不当立案、选择性执法司法、趋利性执法司法或地方司法保护。避免超权限、超范围、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依法依规开展羁押、留置等措施,依规依纪依法开展审查调查工作。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进一步完善解决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的制度安排。
今年2月,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召开的立法工作座谈会透露,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正式对外公布,民营经济促进法被列入立法工作计划。
“《报告》在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方面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不仅旨在规范行政执法,防范地方保护导致的不作为与乱作为,更旨在化解拖欠账款给民营企业造成的困境,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瓶颈。”刘旭说,他同时强调,《报告》对选择性执法司法的重点关注表明国务院非常重视这类问题,也切实意识到此类现象不仅导致社会公平正义受到破坏,更不利于民营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长期健康发展,还可能诱发行政执法机构负责人贪腐寻租。
加强政策协调和督导落实
《报告》还强调了加强政策协调和督导落实,包括,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中对涉民营经济政策开展专项评估。持续拓宽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决策渠道。
“要保障好的政策得以落实,首先是要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该挂牌督办的就要挂牌督办,限时完成整改工作。”刘旭说,同时,这些重点工作的推进过程应该最大限度地保障信息公开,不仅让相关经营者具有实际获得感,也可以让其他经营者看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公众也可以有所了解,并能够参与这些政策的监督落实。“这样才能让民营企业对国内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更加有信心,更乐于扩大投资。”
盘和林也强调,法治保障要长期化、稳定化,以此稳定民营企业预期,增强企业家信心,从而提振民营企业产业投资。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此次《报告》再次强调了“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中对涉民营经济政策开展专项评估”。
盘和林认为,中国经济当前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就业率和收入水平,以分配优化来提振消费,而收入和就业的根本是民营企业,“了解到这一层,相信大多数时候需要秉持‘放水养鱼’的态度来推进政策落实。政府的定位应该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氛围,要立足服务型政府定位去推进政策落实。”
营造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
此外,《报告》提出的重点工作还包括,着力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着力营造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规范涉民营经济信息传播秩序,常态化开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工作,批驳蓄意炒作、造谣抹黑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言论。
“批驳蓄意炒作、造谣抹黑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言论,这对于提升民营企业家信心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滕泰说,“我们尝试提出‘中国民营经济十论’,包括活力源泉论、民企涌现与经济周期论、长期目标论等。”其中,长期目标论即应该把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目标。另外,民企涌现与经济周期论即,从四十多年的经济周期波动看,每一次民营企业家的集中涌现,就会把中国经济推升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反之,如果民营企业家的创新创业出现阶段性低潮,就会迎来经济下行,民营企业家的创新创业周期与中国经济周期息息相关。“所以,当前应该推动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创业高潮,以此来推动中国经济的繁荣。”
“要从各个方面正确认识民营企业家、民营经济,只有正确的理论认知得以传播,才会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滕泰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