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仿版周杰伦,正在替本主全国巡演
“复制人”黑伦在杭演唱会最高票价达6000元,比“正版”周杰伦演唱会门票贵了四千块。
当下,复制人在各大直播间比比皆是。从“复制”鹿晗、黄子韬、周杰伦等演艺界人士,到企业家周鸿祎、雷军、汪小菲,再到如今路易十六、霍金、汉尼拔,只要有流量,管他是好人坏人,是否在世,都能复制一波。
可以说,复制人开辟了一条成为网红的新赛道,已经成功的在奋力卖弄,想要成功的孜孜不倦的求人指路,“评论区的老哥们帮忙看看,我能复制个啥?”
复制人们靠烂梗赚着金币,看官们在屏幕前捡乐子哈哈大笑。一场愈演愈烈的毫无底线的狂欢正在网络上发生着。这真的是一个百利无一害的路子吗?
好消息,周杰伦要去连锁酒吧进行全国门店巡演。
坏消息,周杰伦“本伦”正在进行“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并不知道这件事。
据媒体报道,自2024年6月以来,周杰伦的模仿者“黑伦”与某连锁酒吧展开合作,将去佛山、苏州、杭州等多地门店进行巡演,表演《一路向北》《搁浅》《周大侠》等周杰伦代表作品。
离谱的是,根据网上流传出来的门票价格图,“黑伦”在杭州上城店的演出价格从1280元到6000元不等,要知道,有着“亚洲流行天王”之称的周杰伦演唱会门票,最高也只有2000元。“盗版”竟比“正版还贵?后续杭州店家回应了票价问题,称6000元是低消标准,其他区域有不同标准,6000元位置是最佳观看位置。
荒诞不经的门票事件终于在店家的回应中落下帷幕。但就像黑伦这样“倒反天罡”的“复制人”们,其实早已经在网络世界中“割据一方”、圈地自萌。短视频步入到“复制人时代”。
何谓“复制人时代”?其并没有官方的明确的概念,一般是指互联网上求改造的风潮,部分网友在受到“仙人指路”(其他网友的建议)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一些或者社会名人的“平替”。
在短视频上,你能看见的单飞许久的“ESO”成员“鹿哈”、“黄子诚”再度合体,“中S”、“汪大菲”和“且俊晔”同框直播其乐融融,“周鸿二”叫着要卖掉自己手中的“保十洁”,甚至可以看见“或斤”从轮椅上站起来......“复制人”愈演愈烈,从娱乐明星到知名企业家再到网络红人,都是“复制人”模仿的对象。
更有甚者,“平替”的热度甚至高过了“正主”。佛山电焊因长相酷似演员张翰、在工厂直播打螺丝时魔性的背景音乐和标志性的甩手动作,让其在网络爆火,粉丝量一度超过张翰本人。保安阿斌因长相接近网红“反诈老陈”,索性在直播间里戏仿其老陈的提胸、健身操动作等等,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万人,人气一度超越反诈老陈本人直播间。
“复制人”层出不穷、变本加厉的背后,是“复制人”这个身份,不仅可以让其在短期内就获得相对高回报的经济收益,还可以享受到围绕该名人产生的社会追捧。这也让其吸粉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以模仿鹿晗爆火的凌达乐为例,从2022年开始,其将名字改成了鹿哈,并在妆容和发型上学习鹿晗,玩起了明星模仿秀。不到两年时间,其粉丝量实现了从1万到500万的跨越;佛山电焊仅45天,粉丝量就突破1万;而自2024年3月7日起开始模仿张颂文的“小颂文”,仅用13天,粉丝量就从1万涨到10万,2个月时间粉丝量就达到30万。
“复制人”的粉丝群体通常由对原明星有着浓厚兴趣的人组成,他们可能因为对原明星的喜爱而对模仿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支持。
凌达乐的观众画像,年龄在18-23岁之间,整体是更偏年轻化的“genz”人群;周杰伦的粉丝多是80、90后,而“黑伦”和“粥饼伦”的观众画像也处在24-40岁之间。“复制人”的受众范围从genz到小镇青年,从新锐白领到资深中产,几乎囊括了整个互联网人群。
有热度,有流量,有粉丝。“复制人”们当然不会白白浪费这些优势,他们几乎齐刷刷地走向下一步——直播带货。
从吸金角度来看,事实证明,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复制人赛道如同乡村大舞台,一波一波的人涌上台前群魔乱舞。成功上台的在奋力卖弄,想要上台的孜孜不倦的求人指路,“评论区的老哥们帮忙看看,我能复制个啥?”
要问为啥会这样,当然是每个人的终极目标,挣大钱。毕竟在如今这个流量时代,拍个段子、说个烂梗、玩次抽象就能吸引一大批乐子人前来。
有了流量,就能变现,学了才艺的就接演出,装疯卖傻的就讨榜一大哥大姐开心,再不济积攒了点粉丝开个橱窗,每天也能赚个百八十块。
挣钱嘛,不寒碜。
以模仿鹿晗火起来的凌达乐就是很好的例子。职业学校毕业,去过鞋厂做流水线工人,当过tony,做过奶茶,也做过颜值主播。当他改名鹿哈,并模仿鹿晗后,流量来了。再后来他连线黄子韬的模仿者黄子诚,和王二博、易烊干玺等组队ESO,和关晓桶官宣,流量一发不可收拾。
他曾在直播时自曝,自己短短7个月的时间就赚了3500万,其中1100万买了房子,600多万买了写字楼,277万买了车。
图数室查询这半年间凌达乐的直播带货发现,仅半年时间其直播带货赚的钱就在2500万到5000万之间,一个月卖出50万左右货,均场直播时长仅在2小时。
以模仿汪小菲有了点流量的汪大菲也尝到了当复制人的甜头。从评论区和他自己拍摄的视频能看出汪大菲本身是一名上班族,模仿汪小菲后,不仅视频点赞数量从个位上升到百位,几次直播带货的销售额也在千元以上。
点开汪大菲开设的商品橱窗,可以看到共有2968件商品被卖出,大多是麻六记酸辣粉、小麻花、手撕面包等低价零食。业余时间开直播不仅打发了时间,给自己和网友找了乐子,还能赚点零花钱,吃复制人这碗饭确实挺香。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达15.5亿个,职业主播数量已达1508万人。全网主要视听平台拥有10万粉丝的账号数量超50万个,拥有100万粉丝的账号数量约为4万个,拥有1000万粉丝的账号数量只有1000个。
网红赛道真的拥挤。
网红收入金字塔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显。
根据《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以直播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主播中,95.2%月收入为5000元以下,仅0.4%主播月收入10万元以上。
但一项对近万名受访应届毕业生的调查看,61.6%的人就业时会考虑网红直播等新兴职业,只有38.4%选择完全不考虑。
毕竟小颂文在今年3月7日起开始模仿张颂文,6月22日就接到了一个广告。模仿霍金的坐在轮椅上就能收到礼物打赏。
在如今这个复制人赛道,复制“成功人士”比从新开始可要容易多了,怎么说也要搏一搏。
复制人最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出现了,在当时还有一个颇具年代感的名字——“模仿秀”达人。
千禧年前后,乘着有线电视普及的东风,各地方台纷纷开始制作综艺,以填补电视栏目的空白,争夺收视率。内娱模仿秀的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1998年,福建东南卫视模仿中国台湾综艺而制作的《开心100》。
《开心100》的王牌环节叫做“开心明星脸”,节目组从全国搜罗明星模仿爱好者,通过模仿明星的外貌、声音、举止等,展示他们的才华。无论是低配刘德华,还是高仿周杰伦,像与不像,都因为猎奇而让当年的《开心100》与《快乐大本营》平分秋色。
这些模仿秀不仅孵化了一批“山寨明星”,更是发掘了不少真正的明星。
例如,叶一茜成名前就在《开心100》模仿过刘嘉玲和范晓萱。而1999年开播的北京电视台《欢乐总动员》的“超级模仿秀”上,李晟就已经模仿过小燕子,成就了后来的《新还珠》女主。而在十多年前,还没变胖的谐星贾玲通过在《百变大咖秀》展示各种戏路的表演,蜕变为备受瞩目的娱乐圈明星。
有了“上过电视”的背书,一些实力山寨明星不满足于单打独斗,开始抱团组建公司,形成一条依附于明星效应的产业链。
担任过葛优替身的资深模仿者王东林,2011年在河南成立“明星帮”,集合了艺人谢霆锋、陈小春、周润发、李小龙、韩红、邓丽君、田震、张国荣……的模仿者,作为经纪公司承接商业演出、演唱会、品牌代言和电视栏目等活动。2012年,还率领一众模仿秀达人拍摄电影《达人也疯狂》,豆瓣评分5.6。
北有“明星帮”,南有“中国山寨明星艺术团”。成立于江西的山寨明星艺术团,已经毫不避讳“山寨”二字,曾对外宣称团队旗下拥有600余名“山寨明星”演员,一年可达千场演出。这种模仿秀的金主大多在三、四线城市,拼盘演唱会、楼盘剪彩、民营医院站台、夜店演出、电视栏目是主要表演阵地。
花群演的钱,达到请明星的宣传效果,金主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电视模仿秀渐渐没了市场,一是因为普通人通过网络自我展示的方式越来越多,造星的舞台更分散了。另一方面,法律对肖像权和著作权的保护,整个社会意识到,“借别人脸吃饭”是侵权的。
对明星脸的正主来说,网络上的复制人,追责起来更加耗时耗力。
明星如果想追究复制人的责任,首先需要状告社交媒体平台,要求下架视频/封号等停止侵权,并以此获取对方身份信息,然后再去告具体的侵权人。
如果对方是个人账号,很可能承担不起赔偿费用,起不到以儆效尤的作用。如果对方账号背后有公司,还要把公司一起告了。而且,当模仿行为未涉及商业利益时,侵权的界限变得愈发模糊,评判标准也更加难以把握。
总之,从公开信息来看,名人打假复制人的官司,纠缠时间非常长,且获赔金额相对损失来说比较小。所以大家往往都是公开喊话,提出警告后不了了之。本主要是能想得开,还会加入复制人的直播连麦,反过来蹭一波流量。
这种无奈,周杰伦在06年发行的《红模仿》中就唱得很贴切:
“喜欢模仿的朋友们/崇拜是件好事/欣赏是种美德
但走在我后面/我很担心/别人会看不见你
到最后只是一个接一个的分身”
而在复制人大战越来越魔幻的今天,很多诈骗团伙利用AI技术,将复制的“魔爪”伸向了普通人。专门围猎中老年女性的“假靳东”倒下了,又涌现出一批冒充俄罗斯女孩的账号,盯上了中老年大叔的钱袋子。
所以,缺乏监管的复制人,可能已经从演艺界的难题,上升为社会问题。的确,每一个“多重宇宙伦”都在努力生活,但努力生活真的不等于胡乱整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