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文 | 王辉耀在第28届欧洲论坛上的演讲

2024-06-26 10: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当地时间6月20日至6月22日,在2024年欧盟议会选举落幕不久的全球关注时刻,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共同参加了在奥地利瓦豪地区举办的第28届欧洲论坛,奥地利总理内哈默、英国前首相特蕾莎·梅、欧盟外交高级代表兼欧盟副主席博雷利、中国驻奥地利大使亓玫、欧盟多国外长等重要嘉宾出席会议。

期间,CCG理事长王辉耀作为唯一来自中国的演讲嘉宾出席以“中美关系间的欧洲”为主题的全球专家会议,就中欧贸易及其他地区热点议题分享见解。同场研讨嘉宾包括德国博科尼大学欧洲决策研究所主任Daniel Gros和美国大西洋协会全球中国中心高级主任David O. Shullman。以下为发言全文:

 

主持人:近期,欧盟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您对此有何看法?

王辉耀:在谈及贸易问题时,我们需要谨慎对待。针对中国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产品,尽管有指责说中国“产能过剩”,但清洁能源技术和产品需求在世界范围内远未达到所谓的产能过剩,且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估算,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到2030年全球将需要达到45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需求,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大约4倍。国际能源署的报告中还称,要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需要在2030年前将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两倍,并在2030年代初期将全球绿色能源投资增加至每年4.5万亿美元的规模,而现在全球每年用于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仅有1.8万亿美元。所以这远未达到供应过剩的程度,而是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

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对中国部分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总统备忘录,发动了对中国的贸易战,全球贸易关系由此进入了一个充满挑战的阶段。自那时起,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我并不希望中欧之间爆发贸易战,因为双方都是全球的重要经济体。因此,我认为保持全球贸易的开放性和自由性至关重要,我们还需要找到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中美欧三方确实需要坐下来进行对话。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方法进行有效沟通,而关税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不论如何,欧盟对中国征收的关税实际上在伤害许多欧洲公司。特斯拉出口的电动汽车中有一半是在中国制造的。而中国公司出口的电动汽车不到50%,其中大多数实际上是为西方跨国公司制造的。如果你今天想开发最新型号和最先进的电动汽车,世界上最具成本效益的地方只有中国,因为中国拥有最大的消费市场、所有的应用场景和所有需要的资源。与二三十年前完全不同,我们正处于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中,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制度,不能用专制与民主的二元观点来看世界。

从我的角度来看,欧洲有其独特的地位。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广泛的文化等等,这与中国有许多共鸣。我认为欧盟可以在中美之间发挥重要作用,调解中美关系,促进两国关系的改善。我不认为欧盟在对华政策上应完全追随美国。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而欧盟将中国称为“系统性对手”。其实,欧盟不必这样表述。我的意思是,如果欧洲真的将中国视为对手,这可能会成为一种自证预言,中国将真的会成为一个对手。这对世界不利。

因此,我认为中欧应该携手合作。欧盟和中国可以成为多边主义、世贸组织的保卫者,并促进更多贸易。中国、欧盟和美国还可以在保障人类安全方面展开合作。我们过于关注国家安全,但人们往往忽略了气候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以及全球南方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在这些方面积极合作,承担起大国责任,为全人类的福祉而共同努力。

我所在的CCG参加了今年的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MSC),并与慕尼黑安全会议联合举办以“中国、欧洲和美国:大国政治时代的气候合作”为主题的正式官方边会。在讨论发展中国家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时,与会学者认为,中国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生产太阳能,这对世界是有利的。如果中国能够更加廉价地生产太阳能电池板,这对世界来说是一大福音。

美国和欧洲能够生产波音和空客飞机,并不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在其国内航空市场上所购买的90%的飞机来自这两家公司。因此,并不能因为某些产品是在中国制造的,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导致了产能过剩,或者说这是向世界倾销。这并不正确。

另一方面,刚才的一位嘉宾提到,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不太好。但那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不久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应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邀请,对澳大利亚进行了正式访问,并进行了许多良好的讨论。他们现在正在重启服务贸易谈判。我认为他们确实已经把双边关系重新拉回了正轨。

我所看到的是,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我们过于强调安全问题。我认为各国需要共同努力,解决包括俄乌冲突在内的多个地区热点问题。让我们一起合作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把中国视为头号竞争对手。美国对安全问题非常上心,他们专注于北约、“五眼联盟”,还有AUKUS、QUAD,将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等国家都牵扯进来,我认为这不是正确的做法,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我们实际上需要继续追求经济一体化,就像中国现在所做的那样。中国在努力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来实施世界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中国还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并且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了RCEP协定,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同时中国还申请加入CPTPP,其前身是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协定。中国还推动了许多区域合作倡议,例如中国—非洲、中国—拉丁美洲、中国—东盟、中国—中亚以及中国—海湾国家。因此,所有寻求经济扩展、全球化和繁荣的国家都在这些倡议中找到了吸引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30个国家排队希望加入金砖国家。前两周,土耳其外交部长曾到访过我的办公室,表达了土耳其加入金砖国家的愿望。

主持人:俄罗斯现在高度依赖中国,那么为什么中国不试图阻止俄乌冲突呢?

王辉耀:事实上,中国正在努力。我记得战争爆发后两周,我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观点文章,建议中国应该介入并提供帮助。这正是中国所做的。2023年2月24日,在俄乌冲突一周年当天,中国外交部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即“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这被认为是中国版“和平方案”。该文件一共有十二个要点,除了阐述中方在俄乌冲突中的一贯立场,还对推动双方握手言和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我认为这非常重要。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时表示,中国反对使用核武器或攻击和平核设施。如果俄罗斯不能打核战争,它还有什么能力?在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北京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便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表明中国劝和促谈的核心立场。因此,我认为中国正在全力以赴。此外,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还同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在北京举行会谈,其间就乌克兰危机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六点重要共识,会后还发表了《中国、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这六点共识是中巴两国的共同立场,也代表了国际社会广大成员对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普遍关切和真诚意愿。截至目前,中巴“六点共识”已经得到超过100个国家的积极回应,包括土耳其、南非、印度等。

主持人:中国希望以自己的方式促成和平谈判。

王辉耀:是的。中国当然希望支持和平谈判。但问题在于,像我们在瑞士进行的和平谈判,实际上没有真正的交战方在场。如果你真的想进行和平谈判,你需要让交战方参与进来。

毫无疑问,中国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最坚定的支持者,但我认为中国不会完全站在北约和欧盟的立场上。不过中国可以进行调解,可以与双方对话,而不是完全对立。我相信中国在解决地区冲突问题上具有优势,最终,你可能会看到中国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比如土耳其和巴西,一起成为解决这些危机的主要力量。

主持人:我们刚才谈到了台湾问题,但如果特朗普再次成为美国总统,这会对台湾产生什么影响吗?

王辉耀:我认为在对华问题上,美国两党共识高度一致。有1600家中国企业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而中国的清单上只有少数几家美国公司。可以很明显发现其中的差异。实际上,中国仍然欢迎美国公司。

另一方面,在特朗普时代,他经常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更实质性的谈判。大概每几个月就会有一次高层会晤和谈判。然而,在拜登政府的前两年半时间里,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实质性的接触,只有佩洛西窜访台湾和气球事件。直到最近在旧金山峰会上,我们才看到高层之间的互动。

我真的认为拜登会继续和盟友联合起来包围中国。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但对于特朗普来说,他可能会再次参与贸易谈判,可能会推进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谈判。如果我们能够定期进行谈判,那将是很好的。中国希望通过对话来真正解决问题。中国历经15年,通过谈判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为此做出了巨大改变。现在,中国对欧洲12个国家实行了免签政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外界对中国有很多炒作和误解,但在亲自参访中国后,你会发现许多传闻与事实不符。所以我非常希望中国能提供更多的免签政策。最近,中国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实行了免签。中国也可以对美国或日本实行免签政策,这样来中国访问的人越多,恐惧就会越少,态度也会更加客观,我们将拥有更美好的未来,而不是仅仅看到单方面的观点。

本文依据嘉宾在第28届欧洲论坛的发言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