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普】您有一份“艾灸科普小知识”,请查收

2024-06-25 18: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灸之”,艾灸,又称火灸、灸法、艾火灸法,是一种广受欢迎的中医适宜技术。它利用艾草燃烧产生的热能,结合灸针、灸盒、介质等,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灸法治疗。

艾灸可以用于哪些疾病

1、各种痛症:舒经通络、调节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如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炎、劳损性肌肉痛等。

2、消化系统疾病: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便秘、改善腹泻等。如胃肠炎、腹泻、便秘等。

3、神经系统疾病: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睡眠障碍、焦虑烦躁等。如失眠、神经衰弱、烦躁等。

4、女性月经疾病:调节生理节律、缓解月经疼痛、改善月经量等。如月经不调、盆腔炎等。

5、皮肤疾病: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皮肤炎症、改善皮肤质地等。如皮肤癣、痤疮、痒疮等。

6、亚健康状态人群:增强免疫力、缓解感冒、预防感染等。如感冒、流感、肺炎等。

7、体质偏颇人群:痰湿质、阳虚质等体质偏颇人群。

01

悬起灸

基本原理是在患者体表悬挂一定的高度燃烧艾条,使热烟直接作用于特定穴位,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治疗效果。

悬灸的作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风寒湿痹、肌肉酸痛、腰腿痛、关节疼痛等疾病。悬灸能够促进经络气血的流通,加速局部的新陈代谢,从而缓解疼痛、消肿止痛、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02

温灸器灸

温灸器是便于施灸的器械,常用的有3种类型,即温灸盒、温灸筒、温灸架。其中温灸盒应用广泛,是一种特制的盒形灸具,内置艾条,每次灸15~30分钟。

优点包括:施灸过程中不必用手持,方便省力;艾绒位于半密封的空间里面,减少污染;温度可调节。温灸器灸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急慢性脏腑病、疑难杂病、老年病、妇科病等。

03

麦粒灸

使用特制的麦粒状艾绒进行灸疗,常用于疏通经络、调节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祛除病症。

麦粒灸可用于各种疾病,如:肌肉疲劳、睡眠不良和神经衰弱,神经痛、肌肉痉挛和关节炎,月经不调、崩漏和妊娠期疲劳,冠心病、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如便秘、腹泻和食欲不振等。

04

温针灸

是在毫针针刺后,在针尾加置艾柱,点燃后使其热力通过针身传至体内,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结合针刺和艾灸二者之长施行的温针疗法,能够激发穴位的能量,使经络感传效能增加,比单独使用针刺或单独使用艾灸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05

督 灸

通过在人体背部督脉上施灸,来达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改善健康状况的目的

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尤其是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等,都有良好的疗效。此外,督灸还能用于保健,增强体质,特别是对于容易感冒、怕冷的人群,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06

铺 灸

常取督脉、膀胱经第一、二侧线施治,再辅以温阳通络类中药药粉,通过激发协调诸经,发挥平衡阴阳、抵御病邪、调整虚实的功效。

铺灸的热力持久、覆盖面广,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及。且具有无创、舒适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起到温补督脉,强壮元气,调和阴阳,温通气血之功效。在各种亚健康、体质偏颇、脊柱关节病、内妇科病症治疗上具有极大的优势。

07

副作用?

艾灸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灸疮、灸痒、灸痛等。这些副作用多数是暂时的,可以通过调整灸法或减少灸次数来缓解。同时,艾灸也有一些禁忌,如出血、癫痫、孕妇、小儿等。因此,在进行艾灸治疗之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灸法。

治未病门诊信息

普通门诊:周一至周日全天

夜间普通门诊:周一、二、四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三、六全天

夜间专家门诊:周三

专家简介

余安胜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擅长采用传统中医药的针灸、推拿和中药等内外治法,治疗内科、骨伤科等慢性疾病、颈腰椎病、骨关节疾病,脱发、湿疹、瘢痕、青春痘和神经系统疾病。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

高金弟

副主任医师

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各类肾科疾病。

专家门诊:周三、周六全天

原标题:《【科普】您有一份“艾灸科普小知识”,请查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