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深读 | 这个被人人喊打的东西,前世竟然是药
明天是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国际禁毒日,是简称,全称应该叫“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也叫“国际反毒品日”。
不知道大伙注意了没有,这个名称里头,就有玄机,“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全程一个“毒”字没提,反倒是出现了药物两个字,怎么就成了国际禁毒日了呢?关于这里头的玄机,留个扣,咱一会儿再详细解释。
1987年6月12日到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由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老话说得好啊,黄、赌、毒这三样,哪样也不能粘,粘着死、挨着亡,太险恶了。
特别是毒品,不仅腐蚀人的身体和意志,还是危害社会安全、公共秩序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所以打击毒品犯罪,例来都是各国的重中之重。
什么叫毒品犯罪,吸毒、制毒、贩毒,这三个环节,涉及到任何一个,都叫毒品犯罪,都是被严厉打击的。
01
毒品的前世今生
毒品,很早就出现在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之中。毒品不是毒药,但是它的毒害可远远高于毒药。
毒药,是什么?
来,大郎,把这碗药吃了。
我不吃,等我兄弟回来了,收拾你们这对狗男女。
连武大郎都知道,毒药不能喝。
然而毒品则不然,毒品往往能给人带来一种迷幻效果,甚至是短期的快感,所以才会有人趋之若鹜,吸毒成瘾,变成了瘾君子,最后把自个毒死了,这才是毒品最坑人的地方。吸毒有成瘾的,没听说喝毒药有上瘾的吧。
早在几千年前,具有致幻性质的仙人掌、龙舌兰、柳木这些植物汁液就被人类发现并提取出来,做成各种的制幻剂、迷幻药,中国古代小说当中的迷魂香,就属于这一类的东西,只不过,这些迷幻药还不能被称为真正的毒品,当时大伙也没有毒品的概念。
进入新石器时代,小亚细亚和地中海东部山区生长的野生罂粟逐渐被当地人发现,一尝,哎呦,这东西有提神醒脑的效果,只不过不能多吃,吃多了会送命,也不能老吃,老吃会上瘾,而且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随后,罂粟传入埃及,进而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尤其在16世纪大航海时代以后,以罂粟果实为原料的“鸦片”,开创了全球毒品泛滥的“鸦片时代”,这个阶段被称之为“传统毒品时代”,用以区别后来出现的化学合成毒品。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之所以把“传统毒品时代”称为“鸦片时代”,是因为那个时期的毒品大都脱胎于鸦片一类的植物原料,套用广告词,这就叫“纯天然植物萃取“,品种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古柯、可卡因等等。
这其中,鸦片是罂粟果实中流出的乳液,干燥后凝结而成,它属于初代毒品中的“无冕之王”。
随着人类科技手段不断发达,制毒手段也跟着一块水涨船高,人类从鸦片中提取出了一种生物碱,它的成瘾性更强,甚至还曾经被误认为是戒断鸦片的精神药品,这种生物碱就是日后著名的——吗啡。
此后,又有人把吗啡和“醋酸酐”反应制成了“白粉”——海洛因,因为海洛因的镇痛效果是吗啡的4到8倍,而且成瘾性极快极强,基本上一次就能上瘾。因此,海洛因被冠以“世界毒品之王”的称号。
除了鸦片这一枝之外,桑科的草本植物大麻也同样在世界毒品交易市场横行,只不过,大麻的毒性和鸦片比起来相对较弱,甚至国际上一些国家地区还把吸食大麻“合法化”了。
此外,还有在南美洲大面积种植的热带灌木——古柯,古柯树叶是提取古柯类毒品的关键物质,可卡因就是从古柯叶中提取出的一种白色晶状物质,也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罂粟,制作鸦片类毒品的原材料。来源/pixabay
02
毒品的“科技与狠活”
如果说“鸦片时代”的毒品种类已经五花八门,那么,有冰毒之称的“甲基苯丙胺”为什么能够迅速抢占毒品市场,取代传统毒品,成为新一代的“毒品之王”呢?
苯丙胺的化学结构。来源/《临床精神药理学》,王祖覛等主编出版发行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0年
这就源于冰毒的化学合成毒品属性,化学合成,说明什么,说明它可以不受种植生长周期、地域和天气因素的局限。不论是罂粟、大麻还是古柯,你都得种吧,种植就需要时间、需要漫长的周期。
而以冰毒为代表的化学合成毒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它不需要任何的种植周期,几种化学物品,兑吧兑吧、搅合搅合就成了。
和传统毒品相比,这种新型毒品,精神成瘾性极高,想要戒断相当的难。
您看啊,老年间咱都听说过,抽鸦片、抽大麻,有能戒掉的,但是,吸食冰毒的人,很少有能戒掉的,一旦染上冰毒了,基本上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死路。
说到这啊,再跟大伙讲一个小细节,冰毒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竟然和日本这个国家息息相关。
怎么样,大伙想不到吧,冰毒泛滥怎么还跟日本扯上关系了呢。
冰毒的出现,大概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1885年,当时身处柏林的罗马尼亚籍化学家安德罗首次合成了“苯丙胺”,就是冰毒的前身,冰毒叫甲基苯丙胺,安德罗合成出来的叫“苯丙胺”。
甲基苯丙胺(MA)
不久之后,日本化学家长井长义也从麻黄素中提炼出了苯丙胺,用来治疗肥胖症,当成一种减肥药给病人服用。
长井长义
之后,又一名日本化学家,阿雄贺多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合成了粉末状的甲基苯丙胺,这就是妥妥的冰毒了。
二战时期,法西斯国家为了提升军队士气,开始在军队当中推广使用冰毒,当时日本军队中就有给士兵发放冰毒的传统,用以提高士兵的战斗力。
希特勒利用冰毒打造的“机器人军队”
日本臭名昭著的“神风特工队”,队员在自杀攻击之前,就会食用冰毒,刺激神精,达到一种癫狂乃至于疯狂的状态。这些人,要么变成炮灰,要么变成瘾君子,生不如死。
日本战败投降之后,日本国内出现了大量的瘾君子,面对这么多吸毒人员,驻日盟军司令部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把日本本土囤积的大量苯丙胺类兴奋剂拨给医院,帮助日本民众戒除对鸦片的依赖。
怎么样,这招也够损的吧,用冰毒来戒鸦片,说好听了,这叫以毒攻毒,说不好听了,这是还嫌日本瘾君子死得慢啊。
很快,这一举措的反噬效应出现了,鸦片是戒掉了,改吸食冰毒了,导致了冰毒在日本的大规模泛滥。
这种影响一直持续了将近三十年。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黑帮毒贩制造出了“结晶体甲基苯丙胺”,把原先粉末状的冰毒,做成了晶体状的冰毒,更好贩运、更好携带了。随后,这种制毒技术输出到海外,致使世界各地冰毒泛滥,毒品史上的“冰毒时代”也由此开启。
美剧《绝命毒师》。来源/《绝命毒师》截图
了解了这段历史,您就明白,为什么说现如今的冰毒泛滥,跟日本有脱不开的干系了。冰毒的源头,等于是在日本了。
03
毒品头号消费大国——美国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毒品市场的销量名单上,冰毒销量虽然不及毒性比较弱的大麻,但也是名列前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霸榜第二名。
您看美国政府对待大麻的态度,模棱两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对待冰毒,他们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大麻还可以打着药品的幌子,可冰毒,再怎么洗白,也变不成药品。
说到禁毒,就不得不提及美国。
美国,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毒品国,这其中包括制毒、贩毒、吸毒,哪一项指标,美国都是当仁不让的第一。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的今天,美国都是毒品消费的特大号市场。
早在1861年的时候,由于美国内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为了得以暂时逃避悲痛的现实,许多美国人在内战结束之后开始滥用吗啡,麻痹自己,沉溺于吗啡带来的所谓“快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期,持续了将近三十年,这时候的美国,已经到了不得不增加吗啡的进口量才能满足国内需求的地步。吗啡的需求供不应求,要从国外进口。
说明什么,说明美国人还不认为吗啡是毒品,还没有全面的禁毒。不然的话,那就不应该叫进口了,而应该叫贩毒了。
进入20世纪之后,美国已经有高达几十万人的瘾君子,变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美国人均毒品进口量在20世纪前半叶翻了四倍,让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毒品进口国。
庞大的毒品进口量和毒品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终于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注意,他们开始采取了一些措施,希望能够抑制毒品带来的问题,但结果是,屡禁不止。
1971年,尼克松政府率先发起了“毒品战争”。
您听好啦,美国的禁毒运动,始于1971年,距离现在,不过半个世纪出点头。
也就是说,在美国200多年将近300年的历史上,禁毒,只是近半个多世纪的事,之前的200多年,美国是没有禁毒那么一说的。
长期的放纵,导致了美国成为毒品大国。
前面放纵了200多年,现在你想禁了,哪那么容易啊。
虽然开展了长达五十多年的禁毒行动,美国却越禁越毒,反倒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费国。
04
毒品泛滥?NO,我们只是药物泛滥
近年来,药物滥用是美国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的滥用是最严重的。仅占到世界人口5%的美国人却消费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美国可谓是当之无愧的、一家独大的“主要毒品需求国”。
美国毒品屡禁不绝,或者说越禁越毒的原因,说来说去,又得归结到资本问题上。
我们曾经不止一次跟大伙介绍过,美国是一个被资本控制的国家,政治、军事、经济,背后都有资本的影子。政治,体现在各大家族身上,军事,体现在军工利益集团身上,经济,则体现在华尔街、美联储身上。
那么毒品背后的资本又是谁呢?
说出来,恐怕大伙都不会相信,就是美国的医药企业。
您没听错,我们也没说错,就是美国的医药企业。
开头,我们跟大伙普及国际禁毒日知识的时候,就说了,国际禁毒日的官方学名,也叫“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
玄机就在药物和滥用两个词上头了。
美国政府直到今天,都不承认本国毒品泛滥,而是用了阿片泛滥这个词。
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毒品,是阿片。
美国政府把吸毒跟滥用药物成瘾,当成是两回事,在美国,只有直接注射海洛因、吸食冰毒,才算吸毒,而抽大麻、吃芬太尼,只被认为是药物成瘾,不算吸毒。所以,美国政府从来不承认自个的吸毒率是全世界最高的。按美国政府的标准,它的吸毒人口不过一百多万人。
按咱们的法律规定,大麻、鸦片、海洛因、冰毒、杜冷丁、吗啡包括芬太尼在内,都算毒品,都在严格的管控范围之内,可在美国,它被分成了三类,只有海洛因跟冰毒算毒品,杜冷丁、吗啡、芬太尼算药品,大麻、鸦片,单独算一类。
美国大片里演里的禁毒,实际上禁的都是海洛因跟冰毒。
在咱们的印象当中,一提毒品,大伙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鸦片、海洛因,没错,您啊,把阿片跟鸦片这个词,连着念十遍,鸦片、阿片、阿片、鸦片……,念着念着,您就念顺嘴了,不是把阿片念成了鸦片,就是把鸦片念成了阿片。
这就对了,阿片,就是鸦片,他们那头就叫阿片,唯一的区别就是音译上的不同。实质上,他们是一种东西。全是从罂粟当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毒品。
这东西既然是毒品,为嘛制药公司还能合法研制呢?对了,鸦片刚刚问世的时候,也没有人把它归为毒品,放在几百年前,当时的人们还认为鸦片是一种上好的止痛药、麻醉剂呢。后来,通过长时间的使用,大伙才慢慢发现鸦片原来还有那么多的副作用,它的弊远大于利,鸦片才被确定为毒品。
后来,就出现了大麻、海洛因,再后来,海洛因,又被冰毒取代了,在咱们这,这些东西都被统称为毒品,一种比一种劲大,一个比一个容易上瘾,危害性,也一个甚过一个,哪样也不能沾,沾了,一辈子就完了。
然而在西方很多国家,他们并不是把这些东西都归为毒品,比如说,现在不少西方国家,大麻就已经合法化了,允许公开买卖。而阿片类药物的芬太尼,则属于是合法的药物,从医院开出来的,就不叫毒品,从私人手里买来的,那才叫毒品呢。
05
美国毒品泛滥的幕后推手——制药公司
阿片,既然是药物,是制药企业生产出来的,那么,阿片泛滥的幕后推手、幕后资本是谁,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
对喽,就是美国的各大制药企业。
用美国人自个的话来说,现在美国人芬太尼成瘾,就是美国制药公司,一片一片、一瓶一瓶,生生给喂出来的。
在美国制药企业的游说之下,美国立法机构把阿片类药物和毒品区别对待。
比如说,在美国的《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当中,是这么对芬太尼进行定义的,一种“用于诊断、治愈、缓解、治疗或预防人和其他动物疾病的药品”。您看了吗,还是当成药。
单纯从源头上、从药理上来说,这么说也没错,因为很多治病救人的镇痛药,确实具有成瘾性和精神作用,被正常人滥用成了毒品,芬太尼就属于是这种。能止痛吗?能止痛,对于病入膏肓的人,它是止痛良药,对于正常人,它就是毒品,一层窗户纸。
美国杨森制药公司,大伙都听说过吧,全世界有名的大药企,研发出过不少新药、特药,救过很多人命,然而,芬太尼,就是1960年,杨森制药公司研发出来的,属于一种强效止痛药,它强到什么程度呢,大伙听说过吗啡吧,也属于是止痛药,一般人快不行的时候,给来针吗啡,当成强心针来使,芬太尼的药效,是吗啡的100倍以上。芬太尼是个统称,具体到下面,还分成舒芬太尼、阿芬太尼、瑞芬太尼,等等,好几种衍生药物,像最强的瑞芬太尼,它的止痛效果,甚至达到了吗啡的一万倍。主要用于晚期肝癌患者,大伙都知道,肝癌晚期,痛啊,来一针瑞芬太尼,最起码能管一天一夜。
对于肝癌晚期患者来说,成不成瘾,对身体有没有害处,那都无所谓了,时日无多,不等上瘾,人都没了。而对于没到那种程度的人来说,您来一针瑞太芬尼试试,当时效果是痛快,浑身哪也不痛了,几次过来,您就上瘾了,就变成瘾君子了。
在止痛药这个领域,各大制药企业一直想找到一种止痛效果好、副作用小,最关键的是不会上瘾的止痛药,从最初的鸦片,到后来的海洛因,再到吗啡、杜冷丁,然后是今天的芬太尼,都是出于这种初衷,然而,最后发现,哪种都没达到最初的目的,止痛效果确实是好,然而,全都会上瘾,全都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可以这么说,在医药领域,攻克止痛药上瘾的技术难度,一点不比攻克癌症要低。
既然阿片类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依赖性、成瘾性,但是治病救人的时候又离不开它,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监管,让真正有需要的人用,而不是供瘾君子们享受。
然而在美国,可不是这种情况,在他们的语境当中,毒品跟药品,相当的模糊。最简单的一个例子,药物、药剂、麻醉药、毒品,这四个词,在英语当中,是一个单词,都叫DRUG。您要说药物、药剂、麻醉药,你是一个单词,咱还能理解,你把毒品跟药用一个单词来表述,这就太不可思议了。正是因为这种不可思议,才会导致美国芬太尼使用泛滥。
文字统筹 | 邢耕
编辑 | 韩振
综合 | 国家人文历史 中新社 新华社 央视新闻 CCTV4 环球时报 界面新闻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天津广播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深读 | 这个被人人喊打的东西,前世竟然是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