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是一篇有味道推送!唤醒你的夏日记忆

2024-06-24 22: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

“栀子花、白兰花……”香气伴随着叫卖声,内心深处的夏日回忆被唤醒了。

新鲜栀子花,做成手串,一直戴到花朵发黄、干枯还留有余香,叫人舍不得丢弃。这应该是不少杭州人的回忆。

若是再在街头碰见了它,你还会买一朵别在胸口吗?

"

一阵夏雨停歇了,带小外孙在小区里玩,突然发现水池边上的白色栀子花开了,不由一阵激动。

摄/犀小莉

栀子花是江南有名的夏花之一,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古名为卮子、卮茜,但她的别名很有诗意,南朝时,陶弘景叫她越桃、谢灵运称其为林兰。

古老的栀子花,《花经》中对她的描述是:“暑月中花最浓烈者,莫如栀子。叶色翠绿,花白六出,芳香扑鼻。庭园幽僻之所,偶植数本,清芬四溢,几疑身在香国中焉”。

图源/萧山发布 毛建伟 摄

杜甫也以花名为诗,写了一首《栀子》诗: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栀子花,论花的特色其实不明显,但她给人的综合印象确实极佳,花型清丽高雅,含蓄庄重;花香馥郁,沁人肺腑,民间把她视为吉祥物,古时女子尤喜佩戴之。

又见栀子花,在感叹时光又逝去了一年的同时,也想起了曾经耳听眼见的卖花姑娘及叫卖声,“栀子花、白兰花……”这情景,曾经是夏日在湖滨漫步时的一道清雅风景,那卖花姑娘就在你身边走着,挎着一个竹篮,上面盖着一块水湿润过的毛巾,嘴里唱着卖花谣;这情景,也曾经在三官巷的傍晚时光里摇曳过,伴随着小巷人家,墙门里外,流年静好,岁月安然。

摄/Boom

如今,栀子花的清香依旧如往日,在岁月长河中守望着岁月、弥散着幽香,陪伴着赏花人,只是,已经没有了卖花人。

也许,一花一时代。

西湖 摄影/林之江

宋朝时,女性应该喜欢戴杏花,所以有陆游的写实诗句,“深巷明朝卖杏花”,但这在我辈的现实生活中没有看见过,早已经成了历史了。杏花春雨江南还在,小巷叫卖杏花未现,宋时明月只照那时的风景。

栀子花,一道很真实的夏日风情,也已经随着卖花姑娘的声音远去了。

一个新时代到来了。

看着栀子花,“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宋•杨万里),夏天,就这样静静的、渐渐的浓了。

栀子花开六月来,尽日不需归去,一庭栀子花正香。

待回到家,花兴随夏依然浓,栀子花情未了,不如填首词吧:

《蝶恋花》

栀子花开仲夏到,叫卖声声,已是曾经了。

花下赏花香又少,一朝一代一花好。

诗里江南花巷小,闻杏花香,只在文中晓。

古往今来花几俏,多情总被无情恼。

记忆,是有气味的

夏日的香味是瓜果飘香的甜

是雨后青草的清新

是晚霞的“橘子汽水味”

也是若有似无的花香气

栀子,茉莉,白兰

芬芳生凉,使人心神皆清

......

对你来说

夏天的香味是什么?

《夜读》栏目期待更多“笔杆子”加入

如果你喜欢夜阑挑灯、落笔添香,如果你恰好有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心得想与大家交流,如果你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欢迎你成为“夜读”的分享人。

征稿邮箱:hangzhoufabu@qq.com。

来源/邮箱投稿

文字/沈青

制图/叶丛

原标题:《这是一篇有味道推送!唤醒你的夏日记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