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白与留白:一件盛装艺术品的艺术品

2024-06-25 16: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城的更 城的更

明明可以靠颜值,却选择靠实力。

上海有100座美术馆(国有美术馆27家,非国有73家),绝大多数都是17:00闭馆(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休息。但是,在黄浦江畔,东方明珠电视塔的脚下,有这么一座美术馆,却全年无休,不设闭馆日,每天营业到晚上21:00,堪称“又美又卷”——这就是本文的领衔主演——“浦东美术馆”。

图1-5为2021年开馆大展《光·泰特美术馆珍藏展》

浦东美术馆Museum of Art Pudong,英文简称MAP。从字面看,是“地图”、“定位”的意思,是一方属于艺术的领地。白天,是陆家嘴高楼林立中的一片白月光;夜晚,是浦江两岸璀璨灯火中的静夜思,如果说《蒙娜丽莎》是献给卢浮宫的情诗,那么,MAP就是献给陆家嘴金融城的一首情诗。

江边的三角形白盒子就是浦东美术馆

白色的墙面如巨幅的画纸铺展开来,巨大的空间里,黑色的不规则线条在纯白的画纸上蔓延交错,用最简单的颜色搭配出最纯粹的阵列美感,让身在其间的我,无比期待接下来的世界美术奇妙之旅。

《光辉时代》2024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

01

MAP:东方明珠的白月光

在浦东美术馆开馆之前,从来不知道游人如织、寸土寸金的小陆家嘴板块,竟然还有这么一块“留白”:在陆家嘴滨江最正中的“鱼嘴”位置,冲向黄浦江最先锋的“鱼唇”之处,就是浦东美术馆的领地。

坊间传说,在建美术馆之前,关于这块宝地的规划有过不同的方案。

建办公楼?租金、税收自然收入不菲,但说实话,从34年前的阡陌农田发展到今天的国际金融城,陆家嘴最不缺的就是办公楼。

整个陆家嘴,已交付使用的约290幢写字楼里,税收过亿的就有110幢之多,这每一幢楼都是一条垂直的金融街,多建一栋楼,无非陆家嘴钢筋森林中又多一棵大树。但如何凸显城市的软实力?打造市民的幸福度?

最终,浦东新区确定: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的陆家嘴金融城,需要一座高品质、有内涵、瞄准世界一流的文化艺术场馆。这块滨江留白之地“一锤定音”——打造一座占据陆家嘴C位、面向世界敞开怀抱的美术馆。

明珠塔下,顺着明珠塔路,就来到了MAP的艺术领地,一片城市森林中。展览的道旗在林中若隐若现,长条石凳和木箱一样的艺术品展位被放置在树林中间的广场上,它们宣誓着:MAP是美术馆领土,在它的花园里、在沿黄浦江和MAP的露台上,都会安置艺术品,这是一个城市艺术公园。

开馆的那一天,就被浦东美术馆轻盈的建筑造型和简约的镂空图案给吸引了,看惯了陆家嘴的玻璃幕墙、钢筋森林,这一片白色石材打造的天地,就像一座白色宫殿,纯净、现代、低调,是一座艺术的城堡。

2021年7月8日浦东美术馆正式开放

2021年6月,开馆大展的巨幅海报——MAP领地开放,映衬着建筑上的MAP图案。图案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抽象主义大师,同时也是至上主义的倡导者——马列维奇,摆脱任何涵义、象征或任何与现实的联系,完全是无对象艺术(non-objective art),纯粹的绘画。

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法国建筑设计师让·努维尔,在美术馆的平面布局和空间设计中,也是满满的领地感,粗细不同的线条、长方形,组成不同的几何形状,空间灵动又充满了“条条框框”的序列感。

远远看去,明珠塔下的美术馆,与月亮同辉,就像是反射了月亮的光芒,给这片繁华热闹的昂贵之地洒下一片神圣艺术的白月光。

02

镜厅:将外滩装入美术馆

整个美术馆最大的惊喜来自于“镜厅”,总高6层的美术馆,在面向黄浦江的主立面,由2层和3层的上下空间构成了一个空中镜厅,在长达55米,高度分别为12米和6米的空间都安置了巨大的LED屏。镜厅的大玻璃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采光与浦江对岸光影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堪称变幻无穷。

它既是一个观景台,同时也是一个绚丽多姿的舞台。

镜厅是浦东美术馆面向黄浦江的“门面”,用光影变幻向浦西和外滩展示着“这里风景独好”。同时,镜厅也是一扇窗,用她广阔的胸怀和无界的视角,将魔都最精彩的1.5公里外滩美景纳入怀中。

从镜厅隔着玻璃拍出去的外滩日落

迎着晚霞走入镜厅,感觉走上了世界的舞台,黄浦江、外滩、万国建筑群、夕阳、游船,甚至走进里面的自己,都成为了展厅里的艺术品。

无论怎么拍,都是大片的感觉。

“世界上的美术馆很多,但鲜有像浦美这样的美术馆,将整个城市最美丽的风景都揽入‘馆内’,让艺术和城市精神、城市气质交相辉映。”有美术界专业人士评价,如果说武康大楼承载了上海的过去和记忆,浦东美术馆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上海的当下与未来雄心。

03

将东方明珠嵌进美术馆

在MAP,有三处最佳拍东方明珠的机位。第一,是在户外的美术馆领地,开阔的有点奢侈的花园广场,中轴线连通明珠塔和美术馆,是拍东方明珠无遮挡的最佳机位。

白与留白,都是美术馆给到这片天地的一口喘息。

第二,就是在展馆内的每一层窗口。在这里,设计师别有心机地将东方明珠竖向框入视野。细长的窗口,刚好只够装下不远处的东方明珠本珠。

你想怎么跟她合影,都可以,她就负责静静地看着你造。

第三,那必然是屋顶的360°观景平台了。如果说看到外滩一览无余的金腰带,会让你惊叹一声的话,那么转到背面,看到东方明珠兀自闪耀,竟有一种“今夜的寂寞让我如此美丽”的感触,一种遗世独立之美感。

这岸立起来的一颗明珠,和对岸铺展开来的一条金链,作为魔都人,你更欢喜哪一个呢?

04

中央展厅X的无限可能

几乎没有哪一个展,可以从B1层一直看到最高层。但是在浦东美术馆,就有这么一个C位展厅——中央展厅X,高达34米、跨越5个楼层。中央展厅X的超高空间,从底部、平视、框景、俯视,能全方位、不同视角去看一个展的感觉,实在太有惊喜了。

先来看看平平无奇的挂幅海报,走进去看是大幅海报,远了去看,是精致的画框。

这次徐冰老师的《引力剧场》,似乎是为此展厅量身定做。

地面的镜像处理,又让这个本就高达30余米的空间变成了60多米的深渊。

“虫洞模型”、寻找理想的视角、二维到三维的转换、英文方块字、原点透视,所有这些看似难懂,实则有趣的文字装置艺术,被安置在展厅内,像一张巨大的网,又像一只刚滤完奶茶的丝袜,对称、丝滑、垂坠感十足。

你看到了鸭子还是兔头?像不像英文方块字?

彩蛋

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展出时间:2024年4月23日至9月1日)。

这个展来头最大的一幅画就是普拉多博物馆的《蒙娜丽莎》。

与我们熟知的那副《蒙娜丽莎》不同(珍藏于巴黎卢浮宫内,藏品编号779),普拉多版的《蒙娜丽莎》与前者尺寸完全相同,这意味这两者可能源自于同一张原始拓印草图,是同一时期在达·芬奇工作室内绘制而成。与卢浮宫版的《蒙娜丽莎》采用的晕涂法不同,普拉多版《蒙娜丽莎》展示了一种精妙的渐变技巧,仔细观察画中人的眼角、眉梢、嘴唇和手部的细节,你都会惊叹于那精细入微的描绘手法。背景中的风景虽未绘制完成,但却有着与卢浮宫版相似的朦胧美感。

除了《蒙娜丽莎》之外,画展还展出了提香、鲁本斯、里贝拉、戈雅、埃尔·格列柯、门斯等伟大艺术家的共69幅名作。借由这些杰出的画作,能让观众充分感受自16世纪至20世纪以来(对应我国的明清时期),这500年间西班牙本土以及欧洲艺术恢弘而华丽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轨迹。

《马背上的费利佩二世》 画家:保罗·鲁本斯,画作完成于1630-1640年间,来自王室收藏,画中人物复刻了“征服突尼斯”系列中查理五世的肖像

《墨丘利》 希腊神话中商业与旅行之神

《狩猎女神戴安娜》画家:保罗·鲁本斯 来自王室收藏

《命运女神福尔图娜》,女神手持船帆,寓意命运如大海般汹涌,变幻无常

《沉醉在爱与音乐中的维纳斯》 画家:提香,创作于1555年

《阳伞》,画家:戈雅,创作于1777年,精湛的光影处理与丰富的色彩运用技法令人叹为观止

观展TIPS

1、浦东美术馆坚持“一票通行”的政策。观众买一张票,至少可以看两到三个大展,相当于每个展只要一张电影票的价格。艺术大餐背后,隐藏着“政府补一点、国企贴一点、观众付一点”的利民心意。

2、导览细节:蔡国强、徐冰都是原声导览,“就好像艺术家本人带你去看展”。作品的分部位细节导览,让每一幅画更值得细细观摩。原本“走马观画”可能只需要10分钟,现在每个部位对照解读,似乎更懂艺术了呢!

部分展品墙上的整体简介和画作前的分区简介

3、浦东美术馆开放时间:10:00-21:00(最后入场时间为20:00)全年无闭馆日。地铁出行也很方便:2号线和14号线的陆家嘴站2号口出站最近。

4、最后建议大家下午4、5点钟的时候进场,观展的同时看外滩落日,到了晚上7点整,两岸亮灯之后,再观璀璨夜景,太值了!请保证手机满电状态以及带上充电宝,因为你一定也会和我一样,忍不住拍很多照片。

-The End-

“一起走吧,去发现城的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