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现场|“国采与宫色”:看清代宫廷织绣服饰的巧夺天工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2024-06-23 12:28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国之彩,宫之色,是中华传统染织绣技艺最精彩的遗产。

古代中国,色彩是神圣的彰显也是礼制的标识。清代统治者重视运用色彩建立秩序和礼仪,而清代服色制度经过一百余年的发展,到乾隆朝逐渐完善,既深入汲取了中华文化的哲学和礼制,又融合了满、汉、蒙、藏等民族文化。清代承袭了明代诸多工艺遗产,将古代丝绸传统推向另一高峰,并树立了新的风尚。6月21日起,“国采与宫色——清代宫廷织绣服饰色彩展”在嘉德艺术中心呈现,展览集中展示近百件珍稀清代宫廷织绣服饰展品,近九成展品皆为首次展出,力图全方位展示中华传统“高定服饰”的巧夺天工。

展览现场

清初的香色、康熙朝的天青、乾隆朝的福色、清中期的玫瑰红,以及清末的青莲紫等代代不息。清代宫廷服色不仅制度特别完备,而且流行色尚不断变化翻新,呈现出丰富的历史面貌。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分为五个单元呈现,不同的展陈单元以不同的色彩区分,每一单元主要介绍一种色系,以及这一色系的清宫服饰。

如以“正大光明”命名的单元,展示的为黄色的服饰。在中华五色系统中,五行、五方、五色形成对应体系,黄色被定为中央之色,成为至尊之彩。

展览现场

帝王所用的黄色明亮温暖,是高可见度的色彩,显赫辉煌。隋唐时期、黄色已成皇帝常服衣色,而作为帝后专用服色写入制度始于明代。自东北后金建国时期,努尔哈赤就沿袭明制,将黄色作为汗王的专有之色。于是,作为帝王隆兴的背景色,黄也被史官粉饰在历史传说中。

明黄色缂丝金龙纹女夹朝袍

清初黄色虽然确立了尊贵的地位,但色调、色名都还不很确切,索性将黄色系中的秋香色、米色、鹅黄、柳黄等一并归入臣民禁用之例。随着王朝巩固和生产工艺复兴,服色制度才愈趋明确。

清代服色的等级体系最明显地表现在内宫皇后、妃、嫔的服色上。饱和度、纯度、明度最高的明黄,属于皇帝、皇后和皇太后使用。次一级的杏黄和金黄,加入了另一重要的等级色——红色,降低了明度。而再低一级的香色则是融合了绿彩的黄绿色,香色的色域很宽阔,在清宫服饰中应用多,最显雅致。

杏黄色纱绣蓝龙纹女夹龙袍 

香色缎绣彩云金龙纹女夹龙袍 乾隆朝女吉服袍的标准形制。

展览的第三单元聚焦于青色。中国靛染历史悠久,在古代植物染工艺中成熟最早,而靛蓝又是天然颜料中固色力最好的,经受岁月的磨洗后,在众彩消褪中仍保持靓丽。靛蓝也自然得到了关外女真部落的青睐。通过贸易,大明的毛青布、翠蓝布成为满洲最常见的衣色。清人非常喜欢蓝色,甚至会将龙袍上的龙纹主体纹样染蓝,三蓝晕色也成为近代最有生命力的配色风格。

宝蓝色直径纱绣彩云蜡龙纹袍料 袍底料和绣线都用色雅正,纹样可称清中期经典

比月白、宝蓝等色更深沉的是青色。明代所谓青色大约为深蓝色,而清代所谓“青”调更趋深邃。《大清会典》不断完善后,石青被定为官服礼制中最主要的色彩,而天青、红青、元青等也屡见宫中穿衣档奏销档和贡单中。可以说,清代最有代表的衣色正是生生不息的青蓝,其凝重、坚毅、深沉、典正而有力,正可改用古人对太史公文章的赞美来形容:青深雅健。

石青色团龙纹暗花缎夹常服褂细节

石青色金龙纹妆花纱男夹朝袍细节

四季流传,清宫服饰的衣色也极为多样。

酱色

紫色

关于本次展览,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介绍,本次展览首先专注于色彩。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不仅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传统礼仪制度和社会秩序。清代宫廷在色彩的运用上,不仅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融合了满、汉、蒙、藏等多民族的文化特色。

其次就是展品具有珍贵性与稀缺性。因织绣服饰类文物的材质脆弱、颜色易褪,对其的保存与展示都极具挑战。此次展览展出了近百件织绣服饰类文物,其中近九成的展品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展现了清代织、染、绣、缂、绘等工艺等高级工艺的时代风貌。

各种工艺的清宫织物

在织物上呈现多彩的图案,通常有染织、刺绣、印染和笔绘四种工艺,清宫彩服上都有应用。而传统服装以多彩的锦、绣、缂工艺最为贵重。清代,多重组织的锦在服装上高贵地位被妆花织物和缂丝工艺取代,刺绣也是宫廷服饰纹彩最主要的工艺。

各种工艺的清宫织物

各种工艺的清宫织物

清代宫廷用锦以宋式锦为风雅,以洋锦为时尚,以花锦为绮丽,而以金锦为荣华。

锦装遍布宫室、戏台、佛堂、书斋,荟萃于收藏珍玩的库房。清代锦承袭明锦,在康、雍、乾三朝皇帝督促官营织造用心的经营下,创新颇多,渐渐形成了清代织锦的独特风格和新的时代面貌。

清宫服饰上使用的金银彩绣

沈阳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孟繁涛介绍,沈阳故宫博物院以其鲜明的汉、满、蒙、藏等民族特色的宫殿建筑和院藏的织绣、书画、家具、珐琅器等宫廷艺术品而闻名于世。近年来,沈阳故宫博物院基于其研究体系打造的“金玉满堂——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奢华典藏”等展览,受到了公众的普遍欢迎。此次沈阳故宫博物院积极参与的“国采与宫色——清代宫廷织绣服饰色彩展”是色彩斑斓的视觉盛宴,也是展示清宫织绣服饰深厚底蕴的文化盛宴。

来自沈阳故宫的金胎穿珍珠手镯 婉容旧物

嘉德艺术中心总经理寇勤在采访中介绍,此次展览的技术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由于织绣服饰类文物对展陈条件的要求极高,嘉德艺术中心团队曾与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们反复探讨、研究此类展览的特殊展陈设计及安排。展柜不仅需要24小时恒温恒湿,还需采用特殊展陈灯光技术,以确保文物始终处于最佳的保存环境中;此外,嘉德艺术中心投入了大量资源,定制了能够展示织绣服饰类文物全貌的特殊展柜,使观众可以360度欣赏到精致华美的展品。

现场展陈

现场展陈

在时光悠长的磨洗中,丝织品作为蛋白纤维文物,织物的天然染色作为文物承载的重要文化信息,极易褪损。只有像宫廷这类大宗收藏或能跨越久远的岁月。故宫博物院珍藏的这一染织遗产极为珍贵,唯有走进展厅,才能看到宫廷传统织绣服饰的“臻彩”和“真色”,真正领会到中华传统植物染最后一季的繁华。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和嘉德艺术中心联合主办、沈阳故宫博物院特邀支持,将持续至9月22日。

 

    责任编辑:黄松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