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济日报刊文:景区取消预约符合公众期待

张烁/经济日报
2024-06-22 07:17
舆论场 >
字号

近日,部分地区宣布文旅场所和旅游景区取消实名预约要求,受到欢迎。

近年来,景区实名预约制在避免高峰时段人流拥堵、确保景区安全有序等方面发挥了作用。但随着旅游市场逐步升温,景区预约难购票难问题愈发凸显。在一些热门景点,门票预约堪比抢票大战,最终是否能成功抢到票,除了拼手速,还要拼运气。同时,一些老年人、境外游客还因为预约入口不一致、流程繁琐等原因而无法成行。

事实上,实名预约制对改善节假日热门景区人满为患的状况作用有限,景区承载力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而对于游客相对较少或承载力有余的景区,实名预约反而会给游客参观增加阻碍。

此外,还有人担心实名预约有潜在的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游客到旅游景点参观游玩,只需要查验其是否购票即可,并没有收集个人信息的必要性。

需要指出的是,取消预约制不能搞“一刀切”,要做到应取消尽取消,必保留才保留。比如,在一些特殊热门景区,出于景区安全、文物保护等需要,应继续推行预约购票制度。对于客流量大的景区,可通过不断优化预约服务来解决供需失衡的情况。一方面,在场馆承载力范围内,尽可能提升参观人数上限,同时动态更新系统,把“爽约票”及时回填票池。另一方面,合理设置放票时间,使预约服务更加精细透明。对于“黄牛”代抢门票等问题,应明确规则、提升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管理。

管理部门要加强指导,景区应主动作为,以服务游客为精细化管理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优化实名预约制,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升旅游体验。

    责任编辑:张珺
    图片编辑:张同泽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