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夜读丨江南哪能没有梅雨
今年上海入梅的第一天,就是一场大雨。
前一天还是大晴天,明晃晃的阳光让人不敢直视,街上行人步履匆匆。下班时,同事说,一点不像明天就要下雨的样子。入睡前,刷到一个来旅游的网友说,上海天气真好,清爽舒适。不少网友留言:珍惜今天吧,明天就入梅了。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网上很多烟雨蒙蒙、小桥流水的江南古镇视频,被打上了“北方人诱捕器”的标题,很多北方人纷纷表达向往。但一些在江浙沪工作生活的北方网友,又表示受不了南方的潮湿,吐槽梅雨季淅淅沥沥下个没完的雨,喊着“想回家”。
我对梅雨其实没什么感觉。老家离上海不算远,早习惯了。在城市,除了户外工作者,多数人对自然界的风云变幻,感知力其实是较弱的。出门带伞打伞、衣服难晾干、东西容易发霉,当然都是有的。但更多时候,人们待在室内,有太多办法,与梅雨季的潮湿、闷热、黏糊隔开,让身体和心情保持干爽舒适。
很多人不喜欢梅雨季,其实江南哪能没有梅雨呢?起码对农业生产来说,梅雨太重要了。
我第一次听到“梅雨”一词,以为是“霉雨”,觉得形象。因为在老家,每到这个时候,东西都爱发霉,桌子、橱柜、衣服,没一样逃得掉,走到哪都感觉有股霉味。后来知道是“梅”不是“霉”,因雨下在梅子成熟时而得名。听着有诗意多了,但我没见过梅子,加之初始印象已成,想改观也难了。
上世纪90年代初,老家新建房子流行用水泥铺地,防潮措施简陋,只在地基上铺一两层地膜。其功效,几乎是心理安慰级别的。一到梅雨季,水泥地上冒出一层水,鞋子走过,有水声,甚至还能溅起小水珠。我担心家人滑倒,从厨房找来草木灰撒在地上,让地面干燥一点。
很多人家没有专门的粮仓,晒干的稻谷用蛇皮袋装包后,堆放在屋角。地面刚有返潮迹象,大人们就移开稻包,放上几条长凳,再将稻包抬到凳子上码好。与地面隔开一米左右距离,保证了粮食免于潮湿。
梅雨季的高温和闷热,还招蚊子和细菌。风扇虽有,但农村人节省,不会天刚热就用,也担心小孩着凉,只肯摇着蒲扇哄孩子入睡。我怕热,容易出汗,经常因浑身黏糊早早醒来,看着手脚上新冒出的蚊子包发蒙。饭菜也容易变质、发馊。
这些生活经历让我疑惑:为什么有梅雨这种东西存在,它有什么用吗?我问父亲。他没直接回答我,指着一片绿油油的稻秧告诉我:你看,早稻禾苗正抽穗灌浆,如果不下雨,不足够潮湿和高温,稻子就无法灌浆,就长不成饱满的谷粒。
原来,在很多人看来很讨厌的梅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如此重要。原来,大自然的风霜雨露,自有用处。
曾读到一篇散文,作者描写梅雨季江南人的生活和心情,直言“人人都说江南好,只是梅雨受不了”,文风细腻、优美又诙谐。最近又看到篇研究论文,叫《传统梅雨停摆,江南缘何不再多烟雨?》,认为梅雨塑造了江南独特的经济和文化形态,还不无担忧地指出,因为人类活动,江南传统梅雨停摆、梅雨几近丢失烟雨特征、极端暴雨和高温干旱多发的事实。
文人眼光和科学家视角,最终殊途同归:江南的好,离不开这恼人的梅雨。或者说,梅雨本身就是江南的一部分。
在极端天气频现几成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前,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清晰地叩问着每个人的灵魂。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