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挑战媚俗与高雅,一位德国艺术家的“人间烟火”

澎湃新闻记者 陆斯嘉
2024-06-21 16:54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6月22日起,位于长沙的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将呈现年度展览“安塞姆·雷尔:人间烟火”,展出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雷尔过去十二年间的二十余组作品,包括其标志性的霓虹灯装置、银箔绘画、干草垛雕塑、脂熔岩陶瓷风格花瓶,以及近期的抽象摄影作品。

安塞姆·雷尔

安塞姆·雷尔,1970年出生于德国蒂宾根,是德国最杰出的当代艺术家之一。1997年从卡尔斯鲁厄国际造型艺术学院毕业后不久,他搬到了柏林。他因大尺幅、超精细的抽象绘画、雕塑和精心制作的带有霓虹灯元素的装置而被人熟知。2009年起,艺术家在汉堡美术大学绘画系担任教职。

安塞姆·雷尔,《风铃(菱形)》,2020,“安塞姆·雷尔:人间烟火”展览现场,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收藏

展览的亮点包括了艺术家专为艺术馆空间打造的迄今最大体量的霓虹灯装置,以及被本馆列入永久收藏的大型装置《风铃》(菱形)(2020)。《风铃》是件会“运动”的雕塑,它对光影的反射让观众仿佛处于变化中的世界,正如展览主题“人间烟火”所描绘的——“光的变幻莫测,宛如时间的脚步,引领我们深思存在的意义,思考瞬间与永恒”。

安塞姆·雷尔,《陌生人的眼睛》,2022,釉面陶瓷,高:72 cm,直径:35 cm。

展厅入口处被改造成一个类似家中客厅的空间。镜面不锈钢基座上安放着花瓶《陌生人的眼睛》(2022)。作品鲜艳夺目的颜色和厚重繁复的表面均来自脂熔岩陶瓷,一种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但很快就被视为“刻奇”的陶艺风格。花瓶对面是一张艺术家从网店“淘”来,再用不同面料覆盖的现成品沙发。这种翻新既是将一件家具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又是对孟菲斯设计的致敬(编注:“孟菲斯”的设计都尽力去表现各种富于个性化的文化内涵,从天真滑稽直到怪诞、离奇等不同情趣。在色彩上常常故意打破配色规律,喜欢用一些明快、风趣、彩度高的明亮色调,特别是粉红、粉绿等艳俗的色彩。后现代网络及平面艺术中,诞生了“孟菲斯风格”)。“客厅”墙上悬挂着艺术家以城市灯火为对象创作的最新系列抽象摄影作品,其对长时曝光和动势的使用,与艺术家艺术生涯起始阶段的绘画活动有着深刻的联系。

安塞姆·雷尔,《无题》(局部),2020。  Anita Zheng 图

安塞姆·雷尔,《无题》,2022,综合材料,霓虹灯管,电线,亚克力,174 × 153 × 30 cm。

三件大尺幅作品来自艺术家最广为人知的系列“银箔绘画”。在此系列中,安塞姆·雷尔采用银色铝箔纸替代传统颜料,并覆盖以彩色亚克力玻璃层。雷尔迁居柏林后,受当地商店橱窗广泛采用铝箔纸装饰的启发,将这一日常材料引入艺术创作。作品中的亚克力元素则挪用自零派(Zero),他们浮雕式的作品在进入美术馆展出时往往被用亚克力玻璃保护起来。通过并置装饰性的铝箔纸与美术馆级别的亚克力玻璃,雷尔在“银箔绘画”中挑战了装饰品与高雅艺术之间界限的传统认知,激发观众对于两者间界限的深刻反思。

安塞姆·雷尔,《无题》,2011,现成品,织物,效果漆;基座:中密度纤维板,漆,110 × 190 × 94 cm。

安塞姆·雷尔,《干草垛》,2022,现成品,铬漆,亚克力,48 × 96 × 64 cm。

雷尔的很多作品呈现出高度反光的效果,色彩鲜明夺目,并且往往因为使用了霓虹灯或LED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发光体,有时还会被罩上亚克力玻璃。他更喜欢运用不和谐的色彩搭配,作品中条纹的质地也很特别,例如银色的铝箔纸和闪光的黑色砂纸就几乎不见于一般的色域作品。《浮雕》(2012)的原型是常见于东德建筑立面的浮雕板。雷尔扫描了一块这样的浮雕板,并用生锈光学元件进行复制。一方面,发光的LED为这件作品染上了一层未来派的色彩,另一方面,锈迹斑斑的表面和故意留下的空缺又同时营造了一种历史感。

安塞姆·雷尔,《浮雕》,2012,生锈光学元件,LED,407 × 1224 × 30 cm。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执行馆长谢嘉祺说:“荧光材料、彩色灯管、锡箔以及大风铃——这些平凡的素材,在雷尔先生的巧手之下,转变成了震撼人心的艺术佳作。《人间烟火》富含诗意,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又表达持续不断、永不结束的意象。特别是800根荧光灯管,蜿蜒而下,如同瀑布,闪烁着光芒,熠耀着夜晚的行程,这也是艺术家最大规模引用标志性元素为艺术馆量身定制的重要作品。而艺术馆永久收藏的大风铃,与建筑本身相得益彰,旋转随风,逐风而回,亦是预兆艺术馆的全新面貌与篇章。”

安塞姆·雷尔,《无题》,2012,布面综合材料,亚克力,300 × 200 × 28 cm 

安塞姆·雷尔,《吧台》,2020,木,丙烯,亚克力,74 × 75 × 46.5 cm

《最好的朋友》(2012)来自雷尔的“数字绘画”系列。所谓“数字绘画”是一种儿童游戏,孩童可以借助一张事先设计好的画布、一套标有序号的颜料,以及其它必要工具,按照简单易懂的指示,以填色的方式完成一幅绘画。雷尔则故意把为他的“条纹绘画”所特有的颜色和材质填进不同的图形和区域,并在中途搁笔,让作品以“未完成”的面貌呈现,好像他已经厌倦了这场游戏。

安塞姆·雷尔,《无题》,2023,彩色冲印,木框,170 × 145 cm。

在战后抽象的浪潮中,雷尔讽刺形式主义者的幻想,同时一丝不苟地继续其条纹绘画的创作。他批判地反思主流的品味准则,以及有时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现代抽象理想,试图在作品中挑战媚俗与高雅艺术的分别。这场展览不仅是对安塞姆·雷尔不断创新的艺术实践的概括性呈现,更是对艺术装饰性意义及其与消费、工业时代关系的深入探索。

安塞姆·雷尔,《无题》,2023,彩色冲印,艺术家框,87 × 74 cm,装裱尺寸:90×77 cm

1997年,安塞姆·雷尔移居柏林,此后开始担任一些艺术学院的教职工作。总体来讲,这是一位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和正统美术学院创作训练的艺术家。但他并不愿意刻板地接受自己自幼习得的知识框架:“我的长辈曾试图向我展示什么是好的品味,但我没有顺从。”

展览由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执行馆长谢嘉祺和摄影史学博士王溪担任策展人。

展览时间:2024年6月22日-11月3日

展览地点: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二楼1、2、3展厅(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潇湘南路387号)

    责任编辑:梁佳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