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属性相同、逻辑想通,短剧最适合短视频博主们的赛道

2024-06-21 11: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GuDuo骨朵编辑部 骨朵网络影视

文|宝珠

前有小杨哥高调入局短剧,紧接着七颗猩猩凭借“假如我在短剧里做保姆”在全网火爆出圈。短剧市场的这般爆火景象,引得许多短视频博主们前仆后继。

如今,薇娅所代表的谦寻文化也昂首阔步地正式踏入短剧的阵营之中,在刚落下帷幕的618大促里,谦寻文化推出了将直播与短剧巧妙融合的《蜂总的37日独宠》。

不仅如此,谦寻文化还官宣了其成立的新公司谦萌文化将专注于短剧赛道。与此同时,谦萌文化也对外公布了《替身男友》《我家来了男保姆》《别跟弟弟谈恋爱》这三部短剧作品的启动海报。

在2023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然狂飙至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增长幅度令人惊叹。这一数据近乎占据了同年电影票房的七成左右。据业内人士的精准推算,预计到2027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将会成功突破千亿元大关,其市场潜力可谓极其巨大。

短剧市场的繁荣兴旺,不仅仅体现在市场规模的飞速扩张之上,还有其盈利模式的多样化。从平台采购、品牌定制,再到广告以及电商带货等,短剧为创作者和投资者成功开辟出了极为广阔的盈利空间。

也正因为如此,众多短视频博主纷至沓来,积极跻身于这一市场,试图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在这片领域里闯出一番天地。

短视频博主做短剧,三条不同的路

目前,短视频博主入局短剧的方式有三种。

最直接的参与方式就是一些短视频博主们开始担任短剧的主演或配角,不过这对博主的演技来说有一定的考验。如短视频平台初期产生的一部分短视频博主姜十七、叶公子等,她们都有一定的演技,加上背后MCN机构的推波助澜,账号最终衍生出了多部短剧。

而对于这类博主自身而言,她们也成功从短视频博主转型成短剧演员。同时也正是因为短剧这一内容形式,她们的事业也更上了一层楼。借助本身的知名度,再加上短剧内容更新的形式,她们已经有了稳定的受众和固定的品牌方。

以姜十七账号为例,其在短视频平台更新的多部短剧都是和护肤品牌韩束合作的。

根据骨朵调查,发现其背后MCN机构银色大地旗下还有几个博主,也是以在短视频平台更新短剧而获得关注和流量的。

除了像姜十七这样直接通过账号更新短剧的博主外,还有一部分博主以“短剧”为选题,制作了许多“短剧故事背景”“调侃短剧”的相关视频,并且也有基本角色和固定人设。

比如以“王妈”自居的七颗猩猩,她通过“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做保姆”这一主题,在更新的视频中设计了“霸道总裁顾景琛”“女主角何娜娜”“反派耿娇娇”“赵管家”这四个短剧中常见的人设。

目前该系列的每一条视频点赞都在几十万以上,七颗猩猩利用一些经典的狗血情节和设定持续更新了近三个月的视频,其话题度和热度依旧没有明显的下降。

第三种则是小杨哥、薇娅这类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资源后,创立MCN机构成功晋升为老板的博主,他们创立的公司出于带货、流量、品牌合作等不同的目的,开始涉足短剧的制作和投资。

这类博主以资本为纽带,会建立属于自己的短剧制作团队,以达到通过短剧内容获得红利的目的。但与前两者或亲身演绎或深度参与不同,他们大多不会参与拍摄,且短剧会成为独立的项目运营,因此就会出现一些难以把控的情况。

比如对短剧内容质量的监管可能不够严格,导致作品良莠不齐。同时,由于博主本人不参与拍摄,对创作过程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难以及时调整和优化短剧的制作方向。而且,独立的项目运营可能会在资源分配、团队协作等方面出现问题,影响短剧的制作进度和最终效果。

都是快节奏的内容

没有人比短视频博主更适合拍摄短剧了,一方面是短视频博主本身就出现于竖屏镜头中,其表演方式也更适合竖屏短剧。

另一方面是短视频内容和短剧内容有着天然的契合度,比如两者都是在短时间内快速堆砌大量的包袱、设置较为夸张的设定和极强的矛盾冲突。

以姜十七的短剧为例,基本上每个系列都是霸道总裁爱上我、奇葩同事被我制服的爽感桥段。这种情节设置能够迅速抓住观众的眼球,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强烈的情感刺激和观赏乐趣。

而依靠“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做保姆”相关视频爆红的七颗猩猩,也正是凭借此类充满戏剧性和冲突感的设定,成功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在她的作品中,鲜明的角色形象、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独特的创意,使得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到了强烈的娱乐性和吸引力。

无论是姜十七还是七颗猩猩,她们的作品都充分展示了短视频和短剧在内容创作上的共通之处,即通过高度浓缩和强化的剧情元素,为观众带来短平快且富有冲击力的观赏体验。

经过分析,骨朵发现七颗猩猩是通过重生、穿越的强设定以及第二人称视角来讲述剧情,再通过调侃、嘲讽、吐槽等手段反讽短剧中的浮夸、虚假和不合理内容。最后以二次破防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崩溃、无奈,从而引发双重笑料。

比如女主何娜娜不吃饭,霸道总裁顾景琛就砸钱,最后两人将一桌子饭菜打翻,钱也撒得满地都是,王妈只好为两人的疯癫买单,收拾一屋子的狼藉。

七颗猩猩的笑点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以和大众心理相通的王妈为锚点,突出短剧中的不合理剧情和浮夸人设。而这正是许多短视频内容推崇的脚本写法,也就是通过引起观众、用户的真实想法,吐槽一些不合理现象。

二是七颗猩猩以“下人身份”“崩溃心态”收拾烂摊子引发的第二重笑点,这在短视频脚本中被称为“反差式幽默”。通过角色身份和实际遭遇的强烈反差,营造出令人捧腹的效果。

当然,短视频博主做短剧并不是都能取得成功的。比如小杨哥,不过小杨哥入局短剧并非本人亲自下场,而是公司性质的行为,所以有一定的特殊性。

6月6日,小杨哥公司三只羊出品的首部竖屏付费短剧《傅爷你的替嫁新娘是大佬》上线,由于这部剧在剧情、拍摄质量、演员、服化道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粗糙和不足,更新后并没有引起水花。

许多观看过的网友表示,这部短剧的剧情十分老套,而且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角色塑造也十分单薄,无法支撑起整个故事的框架。演员的演技更是饱受诟病,主角之间缺乏CP感,反派角色的表演缺乏张力,使得观众难以产生情感共鸣。

MCN,最懂拿捏流量

对于MCN机构来说,投流引流是他们最熟悉的技能。

简单来说,投流引流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将流量引导至特定的内容或账号。MCN机构深谙此道,他们清楚地知道如何在众多的平台和渠道中精准定位目标受众,运用多样化的策略来吸引用户的关注。

MCN机构中负责投流引流的部门会对每个平台进行深入的研究,比如内容形式、推荐算法、用户年龄与性别以及兴趣分布等特点。例如,抖音的Dou+、快手的粉条、微博的粉丝通等,MCN机构会根据对它们投放规则和计费方式的了解,根据短视频、短剧的内容合理设置预算和投放时间。

此前小杨哥公司推出的短剧《傅爷你的替嫁新娘是大佬》口碑、反响并不好,但其播放量却超过了8000万,可见MCN机构的引流功底。但投流引流的操作即使再炉火纯青,也需要及格的内容作为底色。

如今年年初咪蒙团队推出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能够成功,虽然有投流团队的推波助澜,可实现破圈也是依靠其别树一帜的穿越设定、现代人到八零年代的反差等。

说到底,内容质量的把控也是投流引流成功的重要因素。仅仅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提供有价值、有吸引力的内容来留住用户。因此,许多成功的MCN机构会在短剧的选题策划、创意构思、制作执行等环节都投入大量精力,确保推出的内容既符合受众需求,又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传播力。

此外,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也是MCN机构投流引流的主要战场。机构会根据平台种草文化的特性量身定制推广方案。通过精心策划的话题、热门标签的运用以及与知名博主的合作,迅速扩大内容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当然,自家网红、博主也是提升短剧影响力及引流的一环,姜十七、叶公子等博主在深耕短视频短剧赛道前就曾是百万博主,她们的粉丝基础、关注度、话题性,也是后期为她们打开短剧赛道的有力支撑,这使得她们在短剧领域的初始曝光度远超一般新人。粉丝们出于对博主的喜爱和关注,会更愿意追随她们,尝试新的内容形式,而这种先天的优势为短剧的推广减少了许多障碍。

但不可否认的是,投流引流并非一劳永逸的过程。如今短视频平台瞬息万变,用户需求不断更新,平台规则也在持续调整。加之短剧市场越发拥挤,一些电影、剧集的专业人士也纷纷下场,这使得竞争愈发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仅仅依靠初始的投流引流策略难以长期保持优势。

一些MCN机构与影视公司也意识到了彼此的优势与不足,2023年开始已经陆续有许多MCN机构与影视公司达成了短剧合作,或尝试吸纳短视频赛道的优秀人才。比如柠萌影业旗下全资子公司好有本领制作的短剧《二十九》,其编剧任小葱就曾任职于咪蒙的公司银色大地。

总体而言,短剧赛道不论是从表演、选题、拍摄、运营而言,都十分适合短视频博主,但目前短视频、短剧市场的竞争激烈、变化迅速,只有真正将“短视频三板斧”学以致用的团队,才能在短剧赛道分一杯羹。

原标题:《属性相同、逻辑想通,短剧最适合短视频博主们的赛道》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