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马上评|“柱子票”案的意义在于引导行业统一退票规则
6月20日,梁静茹演唱会“柱子票”案一审宣判。法院认为,主办方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判决主办方根据不同的票价,采用阶梯式的退票比例,按单张票价420元、650元、910元的标准退还原告票款。其中对于原票价1299元的,被告应退还票款910元(占比约70%),这也是该系列案件判决中的最高退票比例。
2023年5月,有粉丝花费千元购买梁静茹上海演唱会的门票,到场后却发现,视野被立柱遮挡,因此9名消费者起诉主办方。事实上,不只是“柱子票”案,近年来从“注水”演出到退票难,再到黄牛倒票等,一系列消费维权问题都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影响了整个演出市场的健康发展。
消费者投诉“柱子票”。图源:受访者
相关事件频频引发热烈讨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中的法律责任认定存在争议。以“柱子票”案为例,公众关注的焦点就是:观众因为柱子的遮挡看不到歌手,主办方究竟是否构成违约以及应该承担何种违约责任。
从宣判结果看,法院认定被告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提供的服务不符合双方约定,存在明显瑕疵,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另外,在退款比例上,法院也指出“应根据不同的票价,采用阶梯式的退票比例,即距离舞台近的内场票,退款比例应高于距离舞台远的外场票”。
也就是说,“柱子票”确实违约了,该怎么退款的标准也明确了。这对于今后类似纠纷的处理乃至整个演出市场的服务规范而言,都能起到示范作用。
事实上,从2023年5月至今,历时一年多,“柱子票”案才终于有了初步结果,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消费者维权的不易。普通人的时间、精力、能力都相对有限,一些主办方的“霸王条款”,更让双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让众多消费者有苦难言。因此,积极引导演出行业探索出一个合理、科学、统一的退票规则,以更完善的市场规则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正是“柱子票”案的重要意义所在。
回过头来看,“柱子票”的争议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主办方能够提前主动告知观众其座位视线被遮挡,就能给予观众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现场发现柱子遮挡视线的问题后,如果主办方事先制定了充分的预案,在现场主动为原告调换座位,也能够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可见,问题的根本还在于,主办方的服务不够到位,没能把消费者的权益放在首位。
当下的演唱会经济虽然很热,但也应该看到,公众越来越重视现场体验感和整体性价比,消费正日趋回归理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演出市场的竞争也必然会越来越集中在性价比和品质感的比拼上。
消费者花费数百上千元购票满怀期望走进演出现场,如果实际情况与宣传相去甚远,不仅会让消费者感到“上当受骗”,也是对主办方和演出方声誉的一种损害。就此而言,引发广泛关注的“柱子案”正是一种及时的提醒:演出方还是应该摈弃急功近利的心态,在努力提升演唱会“硬件”水平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对服务水平的提升。唯有如此,才会有更多消费者与市场的双向奔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