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端消费与平替经济共存,消费市场有了新变化

2024-06-20 16: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无论是高端消费品还是平替好物,纷纷参与到今年的“6·18”活动中。从消费者购买情况来看,一些消费者更热衷在电商平台购买高端消费品,还有一些消费者则从买大牌转为买平替产品。通过“6·18”的销售情况,也折射出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上海国金中心高端消费品店门前顾客盈门。图为资料图。(图片由CNSPHOTO提供)

高端消费品更“接地气”

在最近几年的“6·18”大戏中,高端消费品牌从未缺席过,今年也不例外,而且参与热情更高。

数据显示,5月31日,天猫“6·18”正式开卖。各大高端消费品牌官方旗舰店在天猫上表现亮眼,博柏利(Burberry)、蔻依(Chloe)、戴比尔斯(De Beers)等超12家高端消费品牌30分钟成交超过去年同期全天。英国品牌Stella McCartney、小众品牌Jil Sander等也登上“6·18”成交榜前列。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6·18”,不少高端消费品牌开启打折模式。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巴黎世家、博柏利、华伦天奴(Valentino)等高端消费品牌近期均开启折扣活动,折扣力度也较大。比如在巴黎世家天猫官方旗舰店,原价17200元的巴黎世家鳄鱼纹沙漏包现售价10899元(人民币,无特殊标注下同),降价37%。其实不只是在“6·18”活动中,记者注意到,巴黎世家在2024年前4个月中的3个月,部分商品都推出过折扣。

“花2000多元在天猫旗舰店购买一双巴黎世家的鞋子。”消费者张女士表示,折扣后的一些大牌商品价格和轻奢品价格相当,购买非常划算,很多想要入手的商品在犹豫之时便已售罄。

“在线上品牌旗舰店买了一只博柏利的包,下单第二天就邮寄到,非常方便。”消费者万女士告诉记者,已经连续两年的“6·18”大促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过高端消费品,品牌不仅提供24期免息或12期免息福利,服务体验也超出预期。有了去年良好的购物经历,今年她在电商平台买了更多高端消费品。

平替成新选择

今年的“6·18”有人为打折的高端消费品买单,也有很多年轻人一改过去追求大牌的消费观,在平替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买了一件99元的T恤、某国产品牌护肤品、花800多元买了一条新中式的裙子……今年的战利品也不少,并且感觉更有性价比。”消费者刘女士告诉记者,以往“6·18”大促,她可能会把钱花在购买高端消费品牌上,比如一件印有品牌logo的T恤、当下热门的大牌连衣裙,这些叠加在一起都要过万元,今年总共加起来也只花了不到2000元。

刘女士表示,以前一味追求大牌的消费观在慢慢发生转变,身边的朋友也都开始购买平替商品。用过一段时间后,大家一致认为一些国产的平替款性价比更高,其产品质量并不输大牌产品。

消费者李女士则表示,近两年,一些新兴的国货品牌款式设计新颖、价格适中,趁着“6·18”大促,买了一些。

天猫数据显示,今年新消费品牌“独角兽”爆发,天猫“6·18”第一阶段,徕芬等368个新品牌成功拿下趋势品类的第一名。

业内人士表示,如今的消费者在下单时,不再一味追求品牌效应,而是更多地追求品质优良、性价比高的“尖货”。

回归“本土化”

透过“6·18”这扇窗,可以看到,一些消费者不再热衷大牌,而一些大牌商品开始疯狂打折来吸引消费者。但也有一些顶级品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未参与“6·18”活动,仍然在涨价的路上行进着。

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日前对旗下产品价格调价,经典五花手链“黄K金的红玉髓”从3.67万元涨至4.08万元,“珍珠贝母钻石”款从11.1万元涨至12.3万元。粗略计算,此次梵克雅宝的涨价幅度为5%至11%。

在购买群体方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顶级品牌的核心消费群体以高净值人群为主,其抗风险能力较强,故而整体消费依旧展现出强大韧性。

不过除去头部品牌,二三线高端消费品牌的日子并不好过。数据显示,2024财年,范思哲(Versace)的收入较上年减少7600万美元至10.3亿美元,同比下降6.9%;鞋履品牌Jimmy Choo收入同比下降2.4%至6.18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高端消费品增速放缓,部分品牌的打折促销行为也会有损品牌形象。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不再盲目购买大牌商品,本土品牌及平替产品有机会获得更多青睐。

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在居前25名的鞋服品类品牌中,本土品牌占比由2019年的58%提升至2021年的62%,提升近4个百分点,以Songmont、SHUSHU/TONG、Uma Wang等为代表的中高端本土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业内人士认为,平替产品及本土品牌的崛起,对国际品牌形成了不小的压力,但这也督促品牌实现更多创新。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现代服务业处处长陈丽芬表示,近几年国货提质创新,消费者对国货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不断提升,加之对本土文化的情感共鸣,未来消费回归“本土化”将会成为一大新趋势。(记者 陈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