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际锐评:看穿菲律宾的南海“狂躁症”

央视新闻
2024-06-19 21:06
舆论场 >
字号

菲律宾在南海上的挑衅越来越激进。根据中国海警局通报,6月17日,菲律宾派出一艘运补船和两艘充气艇,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邻近海域,企图向非法“坐滩”的军舰运送物资。期间,菲运补船故意危险接近、蓄意碰撞中方正常航行的船只。中国海警依法对菲船只采取管制措施,处置合理合法、专业规范。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日益升级的挑衅行为,发生在中国施行《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的背景之下。菲方如果试图冲撞中国的海洋维权执法底线,必将遭到坚决反制。

菲方一再声称运补的是生活物资,但实际上一直在偷运建筑材料甚至武器弹药,企图长期侵占仁爱礁。这是造成南海事态升级的直接原因。回顾今年5月以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外界会发现,在美国的推波助澜下,菲律宾表现得越来越狂躁。

比如5月16日,菲律宾发动所谓的“百船冲闯黄岩岛”活动,大量菲律宾船只在黄岩岛邻近海域非法聚集;5月19日,菲律宾对非法“坐滩”仁爱礁的军舰进行空投补给,菲方人员用枪指向中国海警;此外,菲律宾“坐滩”军舰人员还偷窃破坏中方渔民布置在仁爱礁附近的渔网……

分析人士指出,与菲方以往行动相比,6月17日菲方侵闯挑衅有个明显不同,即菲律宾军方而不是海警主导了此次仁爱礁的补给活动。这说明菲律宾在南海地区的挑衅行为渐入疯狂状态,反映出菲律宾的决策系统毫无理性可言。事实上,多位菲律宾学者在谈起菲律宾行动背后的逻辑时,大多苦笑不已。同时,不排除菲政客借此树立所谓强硬爱国形象,并以此向背后操盘手表忠心、要好处。但无论基于哪种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菲政客的私利而非服务国家利益。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对于外来的侵权挑衅行径,中方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和能力予以应对。自6月15日起,中国《海警机构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正式施行。它是指导中国海警机构开展行政执法工作的基本规范,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海上秩序,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但自该规定颁布以来,菲律宾不断在国际舆论场抹黑攻击,妄称“中国海警船可以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抓人”,以此挑动菲国内涉华极端情绪,绑架民意,服务私利。

如果说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是菲律宾“南海行为叙事”的特定手段,那么联合域外盟友、打着国际法幌子向中国施压,则构成菲律宾“南海行为叙事”的另一套模式。

6月15日,菲律宾宣布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声称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寻求确立在该海域开发自然资源的专属权利。菲方的意图昭然若揭,不过是想通过提出外大陆架划界案的方式,坐实所谓“南海仲裁案”的非法裁决,固化乃至扩展其在南海地区的非法所得。同时借助其别有用心的“国际友邦”和媒体的帮助,在国际上抹黑中国的南海政策和立场主张。

看似煞有介事,实则是“政治闹剧”。分析人士指出,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机构。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实施“有争议不审议”原则。中菲在南海存在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争议。菲律宾单方面提交涉南海外大陆架划界案,侵犯了中国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违反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违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有关规定。按照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议事规则,菲方提交的划界案不应被审议。菲方打着国际法的幌子制造话题,蒙蔽不了国际社会。

在南海问题上,中方的态度一直很清楚:坚持同直接有关当事国通过谈判协商妥处涉海矛盾分歧,同时对任何海上侵权挑衅行径予以坚决应对。这既是对中国海洋权益的正当维护,也是对地区和平稳定的支持。无论菲方一些人后续还打什么“小算盘”,都难逃失败下场。

    责任编辑:柴敏懿
    图片编辑:朱伟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