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I技术被滥用,男子制作售卖淫秽图片牟利近万元,法律如何定罪
近日,在北京警方侦破的一起案件中,一男子用AI“一键去衣”技术,深度伪造淫秽图片近7000张,再每张1.5元卖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赚了将近一万元钱。近年来,一键去衣、AI换脸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敲诈勒索的工具。一项本该利国利民的新技术,却让一些不法分子产生了不良想法,从而被钻了空子。
今天,李迈律师带大 家了解一下该案件中涉及到的法律知识。
AI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李迈律师解读:法律如何打击高科技犯罪?
01
利用新技术犯罪如何处罚?
刑法规制的对象是人的行为。目前刑法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人工智能实施的犯罪尚缺乏明确性。但概念新,不代表行为能完全落在刑法规范的评价范围之外。
本案中,该男子制作售卖淫秽产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规定:【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三百六十四条 【传播淫秽物品罪】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I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李迈律师解读:法律如何打击高科技犯罪?
02
高科技犯罪的类型有哪些?
1、运用现代印刷等技术伪造各种证、卡、印章和货币。如假人民币、假身份证、假商标、假护照、假信用卡、假印章等,伪造身份、诈骗钱财、偷渡出国。
2、运用电子技术对移动电话盗码并机。深圳、南京、上海等地发现犯罪分子截码并机出卖给个人,造成数千万元损失。
3、运用机械技术制造枪支和消声器。这类案件经常发现,有的制造枪支、弹药的成品和工具,有的缴获正在犯罪作案使用的枪支是自制的。
4、运用化学原理制造毒品和麻醉物品。有的犯罪分子使用各种麻醉药品,致人昏迷而后抢劫;有利用化工原料,制造毒剂混入高挥发的溶剂中,在温度变化中自然发挥致人中毒。有的制造毒品。
5、运用化学原理和电子技术制造定时、遥控、反拆爆炸装置。大量的爆炸案件仍以导火线、雷管等较低级的技术为主,现已发现使用反拆、遥控、定时等较复杂技术的案件。
6、利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因特网犯罪。
AI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李迈律师解读:法律如何打击高科技犯罪?
03
高科技犯罪一般判几年?
不同罪名间的量刑是有区别的,以诈骗为例。
应当综合犯罪嫌疑人作案年龄、作案手段、场所、危害后果、涉案金额等确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AI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李迈律师解读:法律如何打击高科技犯罪?
04
李迈律师说法
人工智能犯罪是一个新兴的犯罪形式,给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打击和预防人工智能犯罪,需要建立专门的刑法规制,加强对人工智能犯罪的界定证据和打击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