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明勇对话丁永勋:“书店”的生命力在能否创造新价值
政邦茶座>>
3月,曾有“京城文化坐标”之誉的风入松书店,在北京大学“南门”外重新开业。
据了解,老风入松书店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炜于1995年创办,以高品位的选书标准和浓郁的学术氛围备受关注,书店于2011年与读者暂别。
此次风入松的重新回归,不仅仅对北京这座城市,对人文氛围的构建,都被寄予更多的期待与关注。
本期政邦茶座,邀请到风入松书店的主理人丁永勋先生,他既是老朋友,之前与我一样,都曾长期从事评论写作。
本期政邦茶座嘉宾:丁永勋 知名评论人,资深媒体人。北京风入松书店主理人、首席选书人。
政邦茶座主持人:高明勇 政邦智库理事长
高明勇:“风入松”此次“归来”,重新进入公众视野,作为主理人,这几个月的时间,经历了很多的外界关注和媒体报道,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丁永勋:最大的感触,在今天开一个书店,可能不是一个“好生意”,但绝对是一个“好事业”。尤其是对于爱读书、享受分享乐趣的人来说,可以创造一个空间,让更多好书与爱书的人相遇。在筹备书店的一年和经营的这三个月,感受到公众对好书、对好书店的需求超乎想象。
虽然不断听到有书店因为各种原因关闭的消息,但也有更多新的、不同类型的书店开业。问题的关键,不是“书店”不行了,是“书店”是否在卖书之外创造了不可替代的新价值。比如有知识体系的图书展陈、有主张的好书推荐、让人静心的阅读环境,甚至一个休憩、约会、打卡的地标。
高明勇:作为九十年代进入校园的“北大人”,“风入松”三个字,意味着什么?时隔二十年,有什么变化吗?
丁永勋:“风入松”跟北大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有个理想,一个好大学,周围至少要有一家好书店,国外的著名大学都是如此。那时候风入松就是一个地标和接头地点,也是“第二图书馆”。
另外,风入松也是国内最早的一批民营书店,是最早可以随便看书、提供开放式陈列和阅读环境的书店。跟图书馆和传统的柜台式书店相比,它最大的特色是按照知识体系的选书和开放式取阅的展示方式,以及可以随便翻看,买不买都可以的氛围——这是记忆最为深刻的地方。这些“传统”,新“风入松”都尽量保留发扬,并根据年轻读者的需求,增加一些新的设施和服务。
高明勇:我也记得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到“风入松”书店的情形,北大南门外,沿着楼梯拾级而下,在楼梯拐角处,抬头看到书店的标语,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那句诗“人,诗意地栖居”。我是学中文的,当时看到这句诗,还是猛地让人一惊,是种惊喜。你怎么理解?
丁永勋:“风入松”是一个优美的词牌名,三个字本身就能带来自然、静谧的氛围,而“人,诗意地栖居”,又来自西方诗人和哲学家,可以说,中西融合又完美契合。
这句话来自荷尔德林的诗,原文是“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后来海德格尔在阐述自己的哲学观时,引用并发挥了这句话,甚至写了一本书(编者注:《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他们的原意,是在工业革命和二战前后那个时代,人需要用阅读和思考,用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防止人为技术所累、为工业化的规制所累。
换句话说,也就是希望在一个灵魂漂泊的时代,找到一个归依之处,来安顿自己的心灵。这个寻找的路径,就是自然→思想→阅读→书籍,因此把这个意象和一家书店结合在一起,就比较贴切。
高明勇:不少知名大学的旁边都有一些特色书店,比如北大、清华附近的万圣书园、风入松,比如南京大学附近的先锋书店,我记得当年读书时,南京市广州路门口的先锋书店,被学生们成为“南大的第二图书馆”。我之前也写文章谈过自己的“城市观”,“要想了解一座城市的烟火气,像当地人一样在家门口吃个早餐,像当地人一样在广场晨练,像当地人一样在夜市上吃个宵夜。要想了解一个城市的精气神,就去逛逛这个城市的大学、书店和故居。早餐、晨练、宵夜,大学、书店、故居。这六个要素,构成了我对一座城市的丈量、观察、思考与想象的方法论。”(《城市文脉的掌纹与温度》)你如何看待书店与大学的关系?
丁永勋:确实,一所好大学,周围一定要有一家甚至好几家好书店。在国外很多几百年的高等学府,比较有历史的城市,不仅是欧美,甚至荷兰、捷克、葡萄牙这样悠久的古老国家的城市、小镇,都是这样的。它可能不大,也不时尚,但是一直都在,顽强地坚守着。
我看我的同乡兼朋友张丰最近写他在美国访学,专门写了大学城附近的书店和咖啡馆。他自己读很多书,本身也开书店,可能有更深刻的体会。
在国内,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大学周围也有很多书店的,除去卖教材教辅、考研书的书店,学术类的书店也不少,比如北大附近的就是风入松,以及后来的野草、博雅堂,距离清华比较近的是万圣书园,北师大对门有个半地下室的老旧书店,叫盛世情书店,听名字有点像录像厅(哈哈),也非常有特色。我们那一拨儿的穷学生当年都是这几家的常客,经常在那里流连忘返,至今记得每家书店的味道。
高明勇:我知道你以前在媒体做评论,目前的工作主要是“选书人”。从“评论人”到如今为风入松书店做“选书人”,对于选书来说,评论经历对你最大的帮助是什么?
丁永勋:其实,做新闻尤其是做评论的,如果对专业能力有自我要求的话,第一,要求知识面宽一点;第二,要有一定的分析和思考工具。当然如果有更高的要求,还有第三,文字要好,简洁明白是低要求,生动有力吸引人是高要求。
因为评论的事实和对象可能涉及各个领域,你要指点江山,不能止于简单的道德判断,还要对这个领域的知识有基本了解,才能发现本质、形成观点,说出一二三来,而不是单纯地表达立场和传递情绪。
所有这些要求,都需要多读书。从事媒体工作,光靠课堂上学习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评论,一般很少实际采访,坐而论道比较多。无论是掌握领域知识,还是掌握思考工具,大多时候主要都要通过读书实现。
高明勇:你认为自己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挑战是什么?
丁永勋:我本身也是热爱阅读的,并且读书很杂,说不好听一点,是缺少一门专精学问,有点万金油。但是也有好处,就是什么都懂一点,各领域的经典著作和代表学者,都是知道的。某个学者有什么代表作,又出了什么新书,哪些出版社净出好书,哪个厂牌出书质量比较一般,大致是了解的。这些都对成为“选书人”很有帮助。
此外,就个人而言,我很早就有强制自己保持阅读的习惯,每年都要求自己必须读50本(每周一本)好书,要是经典的,有创见或者绕不过去的书,休闲消遣的读物不算。同时,要写出读后感或读书笔记。以前是写电脑文件夹里,现在有了微信和记事本小程序,就发在朋友圈,也算满足一种分享的心理需求。
现在作为书店“选书人”,相当于把爱好和工作结合起来,而且把分享范围扩大了,对我来说是很幸运、幸福的事。
高明勇:作为“选书人”,你有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标准?
丁永勋:在符合风入松书店“人文学术类”的整体定位基础上,有两个明确的标准:
一个是“经典书”,就是经过时间的检验、全世界广泛读者人群检验的好书;
另一个是“通识书”,就是按照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不管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在生活中和职场上都需要的基础素养和能力,提供和提升这些能力的好书。
具体体现,就是风入松书店二楼主展陈区的12个专题荐书,其实就是按照这些通识能力分类的,比如思考与逻辑、阅读与写作、审美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
高明勇:我个人理解,很多时候读书是一件比较“私密”的事情,把“个人的兴趣”转化为“公众的兴趣”,你如何考虑?
丁永勋:能有机会实现这种转化,是一种幸运和幸福。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人都有分享的需求。尤其是分享知识和好书,好知识的价值并不因为分享而减少,反而会增加。
当然,每个人的兴趣和阅读视野是有局限的,自己喜欢的书不一定别人都喜欢,更不一定卖得好。但是这样的书店多了,生态就丰富了,各种好书甚至小众的书,都有机会找到自己的受众。这也是独立书店的价值之一吧。
高明勇:过去这些年,“实体书店”的生存状况时常进入公众视野,赶上疫情这几年,以及当下的短视频时代,是否需要重新理解“实体书店”?在你看来,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实体书店”应该有什么特别的内涵和外延吗?
丁永勋:我认为哪怕互联网、短视频甚至AI发展再快,在可见的未来,实体书和实体书店都不会消失。就像互联网和电子阅读出现这么久,实体书也没有被消灭,那种直面纸张和白纸黑字的感觉、是不可取代的,真正的好书反而获得了不受局限的推广渠道,能够触达以前没办法想象的群体。比如董宇辉卖书,一场直播可以卖50万本,这在以前不可想象。
当然,实体书店的功能早已不止于卖书,甚至可以说卖书已经退居到第三、第四的位置。与电商相比,如果拼齐全、拼价格,实体书店肯定没有优势,但是独立书店的优势是推荐和筛选,是建立体系化的知识,是提供体验和空间。可以说,信息越过剩、越芜杂,独立书店在这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就越大。
高明勇:陈平原老师说,现在不是开实体书店的好时候,光有情怀是不够的。“我不希望风入松只有开始的风光,我希望它能够长期延续下去,所以要思考可行性、可操作性方面的问题。”这应该也是很多人的关注点,你如何思考“长期延续”的问题?
丁永勋:办书店不可没有情怀,但是不能靠情怀活着,不能靠读者的同情活着。目前我们还不太担心生存问题,因为有一个坚持公益心态、愿意安静地做点长期主义的事儿的北大校友提供支持,至少坚持个五年、十年没有问题。
当然我们也在寻找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甚至实现平衡的办法。说实话,很难,但是有希望,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现在我最担心的不是不赚钱,而是书没有选好、环境和服务没有做好,导致很少有人进来,或者停留时间很短。那就背离了发起人和我们运营团队的初衷。
高明勇:短视频时代,很多人已经很少读书,或者不读书了,何况电商的“价格战”,多家出版社联合抵制电商平台的活动,不仅仅出版社,书店更是备受冲击。书店业是否已经步入“末路”,你如何看待这个行业?
丁永勋:如前所述,我认为出版业和书店没有进入“末路”,反而是好书可以获得空前的传播和更多的触达率。
当然,作为一个编辑出版专业出身的人,现在是书店人,我也弱弱地呼吁大家应该关注出版业的一些诉求。这不是一个新问题,2000年代初那一波线下价格战的时候就出现了。图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并非价格越低越好,如果这个价格体系和生态被破坏了,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大家都不用心去做好书,不去花成本搞原创、买版权,最终读者和行业都受伤,也会伤害到整个国家的知识生产与创造力。就我所知,这一点,在西方很多国家,明确立法新书是不能打折卖的,或者不能低于某个折扣卖。西方不是讲市场经济吗,价格自由竞争,为什么会这么规定?这个问题至少可以调查研究,看看是否有可以借鉴之处。(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