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白玉兰奖入围综述丨开启返璞归真的二次元之旅

上海电视节
2024-06-19 10:16
有戏 >
字号

当Sora把人工智能的边界从文字扩大到视频时,仍有着一批执着的动画人选择了逆流而上,重新拿起画笔,在白纸上勾勒线条、施彩泼墨,他们用一帧帧生动、鲜活的画面告诉观众,再惊艳的AI算法,也永远无法替代人类无穷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动画片类别入围作品中,以手绘、水墨、定格等类型为代表的传统动画作品占据了主流,这些作品以质朴、清新的画风,可爱、风趣的形象,为观众开启了一次返璞归真的二次元之旅。

挥洒少年热血

绘就奋斗的画卷

成长冒险动画一直是二次元世界中的顶流,其传递出的热血斗志和成长渴望,无不击中二次元文化精神的内核,在现实世界之外,为年轻人的自我价值挖掘和肯定,创造了一个无限可能的想象空间。在今年的白玉奖入围动画作品中,此类题材依然占据了较大比重,令人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沸腾热血!

复归传统硬派武侠风格的《镖人》,讲述了一位西域大漠镖客不惧朝堂和江湖的权谋纷争,一身侠义走天下的故事。为呈现原作粗犷的美术风格,动画采用了线条较为传统的作画技法,营造出了墨笔稿特有的线条质感,可谓国漫的匠心代表。

作为“星战”系列的全新衍生动画,《星球大战:少年绝地历险记》借绝地幼徒们在武士团升级闯关的经历,为今天的孩子们全景式地科普了“星战宇宙”,电影中出现的机器人、光剑、星际飞船、原力等标志性元素悉数亮相。在此意义上,该作也成为了一部真正合家欢的作品,为年轻父母和孩子们找寻到了一个共同话题。

近年来,仙侠动画频频出圈,为中国动画学派树立起了新的标杆。此次入围的《云中居三子》讲述了三位性格迥异的少年,在人、仙、妖三界中游历成长,与命运抗争的故事。该作有着浓郁的东方审美意趣,美术设计大量借鉴了敦煌壁画、传统山水画卷中的技法元素,配乐则采用了胡琴、笛子、琵琶、古筝、阮咸等中国传统乐器,展现出了独特的东方美学气象。

以反映校园生活为题材的《跃动青春》,讲述了一位来自日本石川县的农村女孩,怀揣着完美人生蓝图,独自前往东京开始新生活的故事。在这部校园动画中,作者表现出了极大的创作野心,将纯爱、友情和成长的叙事线相互交织,展现出青春的美好与成长的力量。作为一部二次元作品,《跃动青春》不仅在内容发掘上表现出广度和深度,也有让观众感受到“手心发烫”的情感温度。

《镖人》

《云中居三子》

《星球大战:少年绝地历险记》

《跃动青春》

纵观这些冒险成长类动画,尽管热血励志的精神核心相同,但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特色鲜明、各有所长,它们就像一块块拼图,为观众拼接出了二次元世界关于奋斗成长的所有想象。

分享天伦之乐

感受稳稳的幸福

以亲情陪伴为主题的合家欢动画,在每年的白玉兰奖评选中都有着亮眼的表现。今年入围的作品无论是在选材还是表现手法上,都彰显了无穷创意。

改编自法国著名插画家卡特琳娜·沃尔克斯绘本系列的动画片《仓鼠牛仔比利》,讲述了一只梦想成为牛仔的小仓鼠比利,在父亲的激励下,开启一段冒险之旅的故事。一路上,比利结识了不同的小伙伴,虽然时不时地会犯一些错误,但他的勇敢和坚持却超出了父亲的预料,最终成功抓到了野牛。该作从父亲的视角出发,探讨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应当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昆汀·布莱克是英国当代儿童文学界享有盛誉的插画家和作家,其作品极富幽默色彩,风靡全球近半个世纪。《昆汀·布莱克的宝箱》改编自其插画作品《小怪兽》,有一天,乔治和贝拉夫妇意外收养了一个名叫扎加佐的婴儿,正当他们开始享受天伦之乐时,眼前的扎加佐突然变成了一个变化无常的“小怪兽”,一会儿是秃鹰、一会儿是大象或野猪,将他们的生活搅得一团糟乱。动画以夸张的表现手法,比喻宝宝的哭闹无常和年轻夫妇养育孩子的手足无措,捧腹之余,也勾起了有过相似经历的父母们幸福而又痛苦的回忆。

来自爱尔兰的《欢乐星期天》为观众虚构了一个乌托邦,在这个被称为“星期日镇”的海滨村庄里,没有做不完的功课和工作,除了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外,其它什么都不需要做。如此美好的地方吸引的当然不止是孩子,还有很多被世事所累的大人们。该作的初衷便是唤醒那些成日埋头于无尽工作中的人们,暂时忘却外面的世界,去好好享受家庭团聚的天伦之乐。这部简单温馨的动画片,看起来有些“乏味”,他们每天都在准备各式各样的聚会,做饭、跳舞、紧紧相拥,但谁能否认,最幸福的生活莫过于此。

《仓鼠牛仔比利》

《昆汀·布莱克的宝箱》

《欢乐星期天》

在诙谐幽默的故事下,浓浓的亲情和稳稳的幸福是这些合家欢作品不变的基调,而天马行空的想象则赋予了这些作品斑斓的色彩。

创新打开方式

发现更多的可能

作为全球电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本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的入围动画片作品中,也不乏对当下市场创新之作的关照。比如,中国的《敦煌的故事》、日本的《葬送的芙莉莲》以及英国和意大利联合制作的《声音收集者》,它们都用了一种很新的打开方式,让观众看见全球动画行业的创新探索。

《敦煌的故事》

《声音收集者》

《葬送的芙莉莲》

《敦煌的故事》结合人文纪录片创作手法,将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通过生动可感的动画形式,展现给全球观众。作品汇集了13个具有代表性的敦煌故事,分为西域传奇、壁画艺术、乐舞文化、中西交流和文化传承等主题,再现了以敦煌为枢纽的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交流盛况。《敦煌的故事》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动画与纪录片在“虚”与“实”上的成功融合,突破了传统的动画题材划分。

来自日本的魔幻动画《葬送的芙莉莲》建构了一个庞大的新世界,讲述了一个由人类英雄、牧师、侏儒战士和精灵组成的英雄团队,历经磨难,终于击败魔王,守护世界和平的故事。作品中对于“时间”意义的思考,有着深刻的哲学意味。一千岁的精灵芙莉莲不得不目睹每一个同伴的衰老和逝去,人类时间的可贵被一次次凸显,引人深思。

结合了真人和定格动画类型的《声音收集者》,则打开了动画创作的另一种可能——用声音讲故事。作品通过一位喜爱收集声音的小男孩的视角,带领观众去发现大自然中各种有趣的声音,比如海葵的鸣叫、甲虫的振翅和鼹鼠的打鼾。这部作品也让更多的大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当孩子们专注于眼前微小而又真实的细节,才能更好地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在小事中获得快乐和惊喜。

这些创新之作就像一扇扇“任意门”,让穿行在二次元世界中的人们,可以借此通往一片片新的天地,探索更广阔的宇宙。这也是白玉兰奖搭建国际舞台,促进中外电视艺术交流互鉴的意义所在。  

究竟哪部作品能脱颖而出?

敬请期待6月28日的“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

    责任编辑:张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