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说《熠熠生辉》:生命中遇到的那些“她”

澎湃新闻记者 钱雪儿
2024-06-19 13:34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在小说《熠熠生辉》里,作家郑锦杭从女主人公杨七月的五十岁开始讲述,一直讲到她出生的那一年,它不只是杨七月的故事,也是她生命中一个个女性的故事。

6月15日,“她们的复兴——《熠熠生辉》新书分享会”在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举行。郑锦杭与文学出版人郑重,书评人孙昌建,作家、资深媒体人萧耳从这本书出发,一起分享了女性故事的跌宕和更新。

左起:孙昌建、郑重、郑锦杭、萧耳

郑锦杭说,这部小说来自生命中遇到的那些“她”。“她们”的人生都有各自的跌宕,于是想要用一本书来写一个个“她”的疼痛与坚忍,甜蜜与哀愁,她们与命运的对峙,在黑暗中看到的光,以及她们自己散发的光。其中,主人公杨七月原型的人生故事给她带来过很大的震动,“她迅速地走出人生的黑暗,由死出生,从破碎到重建,从告别旧我到一个新我,就像重新活过了,那种更新与复兴的能力与精神,让我非常地震撼,”郑锦杭分享道。与此同时,书里的女性人物身上也有她自己的影子,她写道:“一个作家不论在写谁,不论写了多少人,也都是在对自己进行拆解、转移、分化、拼装、重组。书里的每一个人,甚至每一事物,都是作家自己的替身,都在分别承担他的灵魂、意志与情感。”

孙昌建形容,杨七月就像这部小说“家族大树的主干”,她延伸出一条条枝干,支撑着这个大家族里的人,每一个枝干的每一片叶片在风中的颤抖,“风来了”以后的心理活动,都被细致刻画出来,又反映到枝干本身。在孙昌建看来,杨七月的内在世界是由郑锦杭阅读的中外名著、当代文学和电影构成的,她的独白非常流畅,“有汉语之美,又有欧风荡漾”,这也是郑锦杭文风的优雅之处,而这个人又要回到人间烟火,在她的妹妹、弟弟、父亲、母亲、奶奶等一大家族人中做财力支援并解决纷争。

郑重是郑锦杭第一部小说的出版人,他指出,如今的阅读市场是靠“她阅读”拯救的,而“她创作”更是不可回避的力量。在郑重看来,绝大部分现实主义作家都是把外部的世界作为自己的领地,而郑锦杭是将时代背景的宏大叙事作为“壳”,更多的是把精神世界向内求,去挖掘内在的精神力量,在散文化的语言里,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当我们最后读完的时候,会发现其实书中的人物,甚至是主角或许不是杨七月,整部作品的主人公就是时间、就是爱。不过我又惊喜地发现,杨七月不就是时间吗?”郑重说,故事中的很多人物从时间的长河中走过来,再向岁月的深处走去。

担任嘉宾主持的萧耳指出,《熠熠生辉》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在这个大时代的列车里从乡村来到都市的,即便是祖辈的王芍药,也因儿孙与城市有了连接。在郑锦杭的写作里,探讨了人与乡村和城市的关系。萧耳引用了小说中的原话,“我们都已经离开了村里,都经历了命运最初的逃离。既然如此,我们也就坦然接受要比村里辽阔太多的世界,接受它的绮丽或险象环生,可是,我们也许也都还要继续逃离,直至我们也都不再只是一个村里的孩子。”孙昌建指出,郑锦杭在小说中提出了质问:到了城市真的好吗?搬了新房子真的好吗?不同于许多作家所书写的小人物从乡村到城市的奋斗史,郑锦杭已经开始对此展开了自省和反思。

《熠熠生辉》涉及城市、建筑、房子、家、家庭、婚姻、感情等多个方面,写出当代中国女性对生死、时间、金钱、生命、爱的感受与思考。郑锦杭在书中写道:“一个女性度过一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像杨七月这样的方式。”在她看来,杨七月身上的坚韧和力量在当下女性群体中非常需要,对她来说,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场救赎,帮助她走出了生命中的一段的困顿与黑暗。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