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英国艺术教父大卫·霍克尼“纸间漫行”上海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2024-06-19 08:37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霍克尼上海展现场 视频:徐明徽 薛松(02:20)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英国最知名的艺术家,也是在世最贵的艺术家之一,被称为“英国艺术教父”。

澎湃新闻获悉,6月18日,大卫·霍克尼的大型个展“纸间漫行”在上海艺仓美术馆拉开帷幕。自上世纪60年代起,霍克尼始终活跃在当代视觉艺坛的前沿,其艺术生涯横跨多个领域,代表画作屡次被拍出天价。此次展览展出了110件霍克尼的纸上作品,系统呈现了其职业生涯中的代表系列,包括著名的泳池系列、艺术家亲朋好友的肖像作品,和最近期在 iPad上的数字创作。 

大卫·霍克尼

大卫·霍克尼的代表作之一《泳池》

本次展览由艺仓美术馆艺术总监Shai Baitel和英国演员、作家和策展人Russell Tovey联合策划。Shai Baitel说对澎湃艺术说:“《纸间漫行》将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尝试,它呈现了霍克尼几十年艺术创作中鲜为人知的特殊面向,向我们诠释为何霍克尼的艺术如此有趣。”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回溯霍克尼的职业生涯,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家之一。1937年,霍克尼出生于英国布拉德福德,青少年时期接受欧洲传统写实绘画教育,注重训练扎实的功底和严谨的结构,有着坚实的绘画基础。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求学时期曾受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的影响,后又接近儿童艺术、涂鸦风格。

大卫·霍克尼自画像 展览作品

上世纪60年代,霍克尼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在圣莫尼卡建立了自己的家和工作室。他第一次接触宝丽来摄影,并开始用丙烯酸颜料作画。新的环境激发了他的绘画实践:他创作了第一幅游泳池画,以及描绘南加州风景的风格鲜明亮丽的图像。1982年,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展出了霍克尼的摄影作品,其利用立体主义绘画的复杂视角来创造二维图像的手法,引发了巨大轰动。

1985年,霍克尼漫步布拉德福德街头

霍克尼因其热衷于对不同媒介的探索和广泛的创作主题而闻名。1985年BBC邀请霍克尼试用Quantel Paintbox ,这是一款设计电视图像的新电脑程序,允许霍克尼在触控板上使用电子笔,由此产生的记号会出现在屏幕上,并在"用光绘画"节目中播出。在追求新技术的过程中,霍克尼受到启发,使用办公室复印机,制作分层的“自制版画”,就像平板版画一样。

展览现场

在他位于马里布的新家和工作室里,霍克尼画着大海以及朋友和家人的肖像,完成后他会把这些肖像复印下来,把照片提供给模特。他利用传真机,这使他能够以新的方式操纵和扭曲他的图像,将它们传真到世界各地。他越来越多地创作多层作品,这需要接收者将作品拼凑在一起。

展览现场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霍克尼大胆涉足计算机绘图软件,这也是他后来几十年视觉艺术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使用Oasis程序在苹果Maclntosh电脑上作画,然后用彩色激光打印机打印出来。他还购买了佳能RC 470,向数码摄影迈出了第一步。这项技术允许他在拍摄照片后立即打印照片,为《112洛杉矶游客系列》制作合成照片肖像。 

Photoshop出现后,他就用触控笔在画板上画画,同时眼睛盯着模特和电脑屏幕。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批 iPad后 ,霍克尼开始使用"画笔"应用程序绘制一系列风景画,包括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展览现场

尽管霍克尼善于使用不同的媒介,但他在作品中用丰富的情感,营造起一种感受与氛围,将空间、物体和艺术转化为令人难忘的经历,才是使得观者在更深层次上产生共鸣的本质。“观众们可以在这次展览中,深入观察霍克尼在氛围营造方面扎实独特的造诣,”联合策展人Russell Tovey说,“我是霍克尼的终身粉丝,11岁时在英国泰特美术馆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进而了解到他是 20世纪众多标志性图像背后的创造者。他的艺术填充了我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和年近四旬的都市人的人生轨迹。”

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将所有作品分为三大部分六个主题,来呈现霍克尼艺术实践中蕴含的情感敏锐性,以及其在作品中捕捉人类经验的复杂性。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霍克尼的纸上作品。 

第一部分的两个主题《玩味:在表面舞蹈》和《忧郁:物件惰性》呈现了霍克尼作品中活力与萧寂之间的二分法。 

展览现场

幽默、自发性和实验性是霍克尼作品的核心词汇。霍克尼以其鲜艳的色彩方案和优美的日常场景绘画而闻名,他常常在作品中唤起轻松的氛围,无论是通过泳池中嬉戏的图案,还是他对室内空间的透视变形。围绕这一系列作品,霍克尼的艺术暗示了一种玩乐的轻松气质,而这正是他的探索。

展览现场

《静物》平板印刷

展览现场

尽管霍克尼以其鲜明且富有活力的构图而闻名,他也在一些作品中探索了阴郁和停滞的主题,尤其是在那些展示更安静、更内省时刻的作品中,传达一种失落或单相思的情感,例如作品《向日葵 I&II》中描绘的枯萎花朵。霍克尼的“忧郁”系列作品通常采用单色调色板和控制的线条,这在一些更具插图风格的作品中可见。另外,情感的沉重感也通过将人物孤立在广阔而宁静的空间中得到增强。

展览现场

《我和我的英雄》凹版蚀刻版画

展览第二部分的《疏远:我们之间的半影》和《亲密:情感的亲近》,通过霍克尼与他的保姆、朋友和生活环境的关系探讨了亲密关系。这一分组用相似画面中传递的不同情绪,反映了人类社会经验中孤独和满足的相互关联状态。

《戴绿色帽子的西莉亚》彩色平板印刷

《移动的焦点之西莉亚》手工纸上彩色平板印刷

霍克尼的艺术充满了情感和身体上的亲近感,这在他对模特、朋友和环境的描绘中尤为明显。这种倾向创造了一种个人联系和情感风景的视觉索引。亲密感在他的肖像画和家庭场景中最为明显。霍克尼标志性的明亮、饱和色彩营造出一种温暖、宜人的氛围,将观众带入他与亲近之人的私人世界。值得一提的是,霍克尼充满亲密感的室内画与印象派画家亨利·马蒂斯的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

《西莉亚》等系列作品捕捉到了亲密关系的细微差别,让观众得以一窥霍克尼对不同媒介的敏感处理。

《狗》

《狗》

上世纪90年代,霍克尼失去了许多朋友。他和他心爱的腊肠狗斯坦利和布吉一起隐居在马里布。他完成了一系列关于他的狗的素描和油画,他的“最好的朋友”。 

《艺术家与模特》蚀刻版画

霍克尼的许多作品向观众展示了人际关系的困境一亲近可能带来伤害、错误和痛苦,但距离却带来冷漠和孤独。在这些作品中,霍克尼通过情感和透视为他的主题提供了一种距离感,这在他描绘的空旷的空间景观和独处的人物形象中尤为明显。

《朋友之郁金香边的亨利》纸上彩色平板印刷

《桌边的亨利》平板印刷

展览第三个部分的《破碎:奔溃的视角》和《宁静:抵达静止》主题,展示了霍克尼的生活经验,展现了破碎与和谐的构图。一些看似不可协调的画面,反映了人类有关失去、创伤、愈合和恢复的经历。霍克尼大胆革新的实验和对艺术界限的不断突破,使他的作品能够唤起深刻的情感感知,以此邀请人们沉思和反省所有人类的情感内心世界。

《梅尔罗斯大道》平板印刷

在霍克尼的作品中常常可以找到一个从生活的动荡转而抵达静谧的美好结局,这在他对宁静的景观和安静的家庭室内绘画中尤为明显。这些作品鼓励观者对艺术品进行冥想式的参与。光线和生动的风景之间轻柔的交互引导着观者停下脚步,将自己置于当前时刻的宁静之美中。这些创作都反映了霍克尼对周围世界的平静观察。

展览现场《2011年东约克郡沃尔盖特的春至》系列,纸上转印iPad绘画

 霍克尼经常将对矛盾和脱离的感觉转化为异样的形式和布局。这一章节的作品涉及到空间的分裂,似乎故意在违背平衡,从而触及每个人内心复杂矛盾情感的不同方面。大卫·霍克尼对分裂和矛盾的探索在他称之为“ joiners ”的照片拼贴作品中尤为明显。在创作这些拼贴作品时,霍克尼组装了单个场景的多张拍立得快照,将它们拼贴在一起,形成复杂而分裂的构图。这种方法打破了摄影传统的单一视角,从而提供了多种重叠和分歧的视角。

《京都》彩色激光打印摄影

《椅子》纸上摄影绘画

展览还特设了一个体验区。联合策展人Russell Tovey介绍,本次展览的策展侧重在于突显艺术家在每件展品创作过程中不同的氛围处理。所有艺术品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创作和展示的,每件都隐含或坦率地反映了艺术家的观察、情感、意图。在霍克尼的视觉艺术中,经常会看见"模特",即描绘的视觉主角。"模特"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物体,如椅子或花瓶,并且通常会真实地坐在艺术家面前,作为想象的基础原型。

展览体验区

“在体验区我们设置了三个‘模特’,每个模特都被放置在高台上,就犹如一处处想象的舞台。我们希望观众在观看这些模特时将自己想象成艺术家。然后,每隔几秒钟,不同的光线、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案就会投射到‘模特’身上。这种光线和颜色的交替往复使得在物理对象不变的情况下,氛围也得以发生改变,并加以影响我们对环境的感知。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希望通过聚焦于霍克尼高超的氛围营造技巧,让我们重新审视他的艺术。”Russell Tovey说。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0日。

    责任编辑:李梅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