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复旦南区部分店铺搬离后将打造2.0版大学路?烟火气还会有吗?回应来了
复旦大学南区要打造一个“大学路2.0”版的街区?
6月10日,微信公众号“复旦青年”发布的一篇题为《复旦南区部分店铺将搬离,或用于打造综合社区中心》的文章,引起师生热议。
国年菜市场沿街店铺。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 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图
文章提到,位于政肃路的阳普国年菜市场(简称国年菜市场)周边店铺可能无法续租,将于近日搬走,附近商户也均有类似说法。清退后,国年菜市场所在建筑,可能改造为综合性大楼,这一带将打造为“环复旦国际人文社区”。设计团队希望利用周边高校的优质文化氛围,将复旦南片区打造为“大学路2.0”。
上述文章评论区留言多达两百余条。不少学生留言表示,不希望复旦南区打造为高大上的商业场所,希望顾及生活费有限的大学生日常饮食需求,保留烟火气。
如今的“大学路”是上海的网红街区,毗邻复旦大学,沿街露天咖啡馆、文化书吧、特色餐厅、酒吧、创意零售等特色商铺林立,其中还分隔出了一条约250米长的“限时步行街”,每周末及国定节假日面向市民开放。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所谓的复旦南区“大学路2.0”是要打造属于师生自己的大学路,而不是再造一条大学路,并且要维持低价亲民的烟火气,“沿街商铺和菜市场的空间与功能将会保留,改造后店铺租金不涨,改造完成后也欢迎店铺回来。”
日前,记者走访国年菜市场周边场所,与商家、学生等聊了聊,各方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首批5家沿街店铺6月底退场
6月12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上海市杨浦区政肃路国年路,路口有两栋紧邻的建筑。其中一栋是国年菜市场,另一栋一楼是沿街店铺、二楼是复旦大学南苑餐厅。
国年菜市场张贴的告知书
贴在一家苏式汤包馆门口的公告显示,国年菜市场首批退场商铺分别是308、309、310、311、312商户,退场时间在2024年6月30日合同到期后一周内完成清场,退场完毕后一周内结算相关押金、水电费等。公告落款为上海阳普菜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本次6月30日面临清退的徐记牛肉汤、手工肉夹馍、夸父炸串炸鸡、苏式汤包馆、老刘平价水果店等5家店铺,均为一楼沿街店铺。
据菜场内经营日用品店的翟女士透露,“之前听菜市场的管理方说,第一批六月到期的那几家店铺,是用作复旦南苑餐厅的扩建。”该说法暂未得到杨浦有关方面确认。
据苏式汤包馆店主刘女士介绍,目前苏式汤包馆月租在一万二三左右,店铺内扩建了三次。“现在后厨的地方之前是个豆腐店,旁边曾是个房屋中介店,再加上走廊台阶扩建,目前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作为第一批面临退场的店主,刘女士表示,“在这儿开店有二十年了,待习惯了,店内客流90%以上是学生,早中晚三餐都做。”
自从5月22日阳普菜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贴了清退商铺的告知书后,并没有相关工作人员前来沟通后续店铺该怎么处理。对此,刘女士也是焦头烂额,“不知道问谁后续该怎么处置,目前是菜市场管理方在管理,跟菜市场管理方签的合同。”
刘女士打算下周先找市场管理方,再到五角场街道询问店铺的后续情况,“到底这个地现在归还给谁,我要去找谁。”同时,她也在关心清退后的项目规划,“以后是不是还往外租?如果往外租的话,这些老店主们是否有优先权?毕竟我们也在这做了二十多年,学生们都吃习惯了。”
苏式汤包馆的楼上,是复旦南苑餐厅,饭点时有不少学生前来用餐。当记者询问是否知道这些店铺可能被清退时,几乎所有学生都有所耳闻。
刘女士透露,这几天好多复旦校友也表示可以帮忙问问后续安排,“最好你们(老店铺们)能回来,这样我们回来吃饭还有家的感觉”。
店主希望留下来,也要考虑房租等因素
除了第一批清退的商铺外,位于国年菜市场内的店铺也面临被清退的风险。大刀凉皮、每天新鲜果汁吧、山东杂粮煎饼、老北京卤肉卷、芝士火鸡烤冷面、正新鸡排、巴比中式包点等7家临街店铺目前可以续租到9月底。但9月底后情况如何,他们也不得而知。
据巴比中式包点的店主李先生透露,菜市场管理方给他们的说法是后续情况不明,三个月一续租,目前已经续租到9月底。对于接下来的打算,李先生也有自己的考量,“现在找个合适的店面不容易,在这里也工作生活了十年,目前管理方也没明确后续菜市场会进行怎样的改造,能留下来当然是最好,也会综合考虑房租是否涨价等因素,目前每个月一万一的房租也就等于赚个辛苦费,而且包子店也适合学生的消费。”
与菜市场外络绎不绝的学生客流不同,菜市场内摊位稀疏。摊主陈先生介绍,此前受疫情影响,经营户陆续离场,“今天走一家卖鸡的,明天走一家卖鱼的,我来这儿买菜都买不齐。附近居民本来就少,客流一少,生意更差了。”
国年菜市场内部
多位居民也表示,目前买菜要么是去邯郸路的沪陵农贸市场,要么是去国定路政法路的平昌菜市场,一般不会来这儿买菜,“像我们这种退休的,骑个电瓶车,去别的地方一样买。再说邻里邻居的大家都会说哪里价钱实惠,慢慢的也就不来这里了。”
记者在菜市场看到,居民们大多都是去菜市场内的日用品店、裁缝店和钟表店。问及菜市场内日用品店的店租何时到期时,店主翟女士透露,“也是到9月底,6月26日管理方会过来收房租,后面就不知道了。”
学生、居民怎么说?
根据清退告知书显示,国年菜市场一带将“用于打造环复旦国际创新人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据“复旦青年”披露,现有国年菜市场所在建筑,可能改造为综合性大楼,兼具商业、文化、教育、便民服务等功能,为高校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公共活动场所,为社区老人幼童提供公共食堂与休闲空间。同时,设计团队希望利用周边高校的优质文化氛围,将复旦南片区打造为“大学路2.0”,计划2025年6月改造完毕。
网友评论。“复旦青年”微信公众号留言截图
2022级硕士生邸同学表达了对这条街“环复旦国际人文社区”建设的担忧。此前有学生进行项目调研时,就有一位阿姨提问,“这个国际人文社区,是怎么体现出国际化的?有哪些国际化的东西呢?这跟我们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她表示,希望项目建设能以周围学生和居民的视角,更多倾听大家的需求和声音。
政肃路常被复旦学子称为“南区驻外食堂”。对于经常光顾的店铺将被清退,大多同学表示不舍。
网友评论。 “复旦青年”微信公众号留言截图
大四直博的任同学表示,“大家都对这个事情很关注,我一周会在这里吃三四次。虽然说价钱和口味跟二楼餐厅差别不大,但是这些店铺提供了多样性。我记得‘复旦青年’文章推送出来的第一天,好多人就跑过来排队,要跟这些摊子告别。”
大一的张同学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复旦周边消费还是比较高,这里离教学楼近,大家来这里最大的需求也就是吃饭,这里的消费比较符合学生,不太希望搞成大学路那种都是比较昂贵的连锁店或者快餐店。”
复旦大学南苑餐厅一楼沿街店铺
2022级硕士生杨霏(化名)回忆,在复旦读书的六年,周边变化很大,比如消失的北区一条街,以及大学路上因为改造而撤离的一些店,“希望那些承载过学生时代记忆的店不要那么快消失”。
也有附近居民支持改造。
有周边居民在网络上留言表示,“几十年如一日的不干净和有点乱,当然是不是第二个大学路,咱见仁见智。”“国年菜市场大约五年没进去过了。要改造的这一段不足100米长,差不多只有大学路的十分之一,我是赞成改造的。”
还有居民表示,菜场品质不佳,很少去买菜,水果店水果不新鲜,价格也不便宜,沿街店铺的食品有的也不干净不卫生;还有附近居民希望有一个离家更近的长者食堂等等。
大学路2.0与大学路1.0会有何差异?
南区的改造是否征询过复旦师生和周边居民的具体需求?
据五角场街道微信公众号“魅力五角场”4月9日的文章报道,聚焦复旦国际创新人文社区建设,街道组织老师、学生、居民、设计团队等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
国际人文社区·整体方案结构。“复旦青年”微信公众号 图
老师们建议将片区内的部分载体打造为“从0到1”的创新创业初始单元,以较低的租金或免费向学生开放;对于综合体空间,建议在学校和社区层面建立沟通渠道,倾斜学校资源进社区,在综合体空间内提供如幼儿托管、老年课堂、公益讲座等公共服务。学生们提到,希望街区在改造时保留部分同学们喜爱的、有特色的餐饮老店,同时可以设置一些流动小摊,销售适合学生消费能力的日用品与食品。
复旦大学的一位李老师在活动中表示,作为老师同时又是居民区的一位居民,他希望国际人文社区的打造能够多听听居民的意见,在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到片区的历史以及人群特色,同时也要关注规划的关联性和延续性。
政肃路·高品质的便民空间。“复旦青年”微信公众号 图
南区改造后,“大学路2.0”将会是什么样的?在此开了多年店铺还能再回来吗?
澎湃新闻记者近日从相关人士处获悉,政府部门已经关注到了复旦师生们的诉求,之前也收集了上百份的居民和师生的建议。
相关人士表示,关于国年菜市场的改造规划,沿街商铺和菜市场的空间与功能将会保留,菜市场二、三层空间将会主要留给社区和复旦师生的服务功能。国年菜市场及对面的政肃路沿街店铺后续也可能会根据美丽街区的要求进一步升级改造,改造后店铺租金不涨,保持不变。
对于定位“将复旦南片区打造为“‘大学路2.0’”,相关人士表示,“所谓的大学路2.0就是要打造属于复旦师生自己的大学路,而不是再造一个复旦北区的大学路,这样才算得上是2.0版本。并且要维持低价亲民的烟火气,提升书卷气,不过度商业化,体现复旦百年的人文精神。”
针对商户传言的南苑食堂扩建,上述人士表示,复旦南苑食堂和国年菜市场产权关系复杂,目前还不清楚其安排,最终方案仍未敲定。
同时,对于这些即将搬迁的店铺,上述人士表示,“如果店铺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又符合复旦师生的口味和需求,总体上在改造完成之后是欢迎它们回到政肃路的。”
截至发稿前,记者多次联系国年菜市场管理方负责人及五角场街道方面,暂未得到进一步回应。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