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圳观察|座无虚席,演艺产业正当时

2024-06-17 10: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文|李翰文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城市和乡村发展研究中心,全国演出经纪人员及全国导游持证人

演艺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核心板块,因其参与人数众多、瞬时聚集性强、演出空间密闭等特点曾在疫情期间遭受重大冲击和影响。进入后疫情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诸多行业尚未彻底复苏,而演出市场异常火爆”的奇特景象,演唱会、音乐节、话剧、音乐剧等各类演出呈出“供需两旺”的井喷态势,多项大型演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演艺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多元化的演出作品,让更多人享受现场演出的魅力,繁荣艺术创作、助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灯塔共同发布的《强劲复苏 在地共荣——2023年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显示,2023年我国大型营业性演出全面复苏,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场次达0.31万场,较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增长97.23%,票房收入177.96亿元,较2019年增长348.98%。“演出经济”的杠杆效应和溢出效应凸显,成为打造城市流量的新密码。

一、演艺产业现状特征

1. “演出举措”彰显政府诚意十足

目前,我国演出市场呈现全面繁荣的景象,从北京、上海等“演艺之都”到南京、武汉等“区域中心”再到部分地级市,均已成为演出市场新的承载地。发展演艺产业离不开企业、媒体和社会各界的配合,更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2023年该市共举办音乐节演唱会活动22场次,场均参与人次近3万,并位列平台年度“全国音乐节票房”和“音乐节想看用户城市”两个榜单第一,“青春乐都”称号火出圈。近日,副市长蒋鹏举更是现身某知名组合演唱会,除查看现场情况外还积极听取观众建议,当有网友提出“会场洗手间数量不合理的问题”时,蒋市长立刻回复“今天改善。”

//图:蒋鹏举个人社交媒体主页

此前,蒋市长曾在音乐节与马拉松赛事筹备工作会议上指出常州音乐节、演唱会的特点,就是各级政府搭台,各部门积极参与,企业主体唱大戏,共同打造人气、票房、口碑俱佳的合作模式。蒋市长在会上说“要乘着音乐节、音乐会火爆的东风,坐实常州‘青春乐都’的名号,通过音乐文化的推广和发展,促进城市的文化活力和经济发展”。

2. “跨城观演”凸显文旅融合趋势

“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已然成为很多人的旅游新选择。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形式,演艺经济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门票收入,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客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演出时间通常在晚上,这意味非本地观众大概率需选择留宿一晚,演出带来的巨大客流正在释放溢出效应,伴随而来的“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转化为巨大的消费潜力。据日本经济影响研究实验室(EIRL)推算,美国知名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于日本东京演出4天期间,吸引到场观众20余万,总票房约54亿日元(约合2.5亿人民币),带动东京相关消费高达341亿日元(约合15.9亿人民币),门票的经济连锁效益约6.3倍。除了实打实的“变现”能力,线下演出市场复苏,拉动了当地消费发展,也给产业链带来新机遇。

//图:Taylor Swift日本演出

演出不仅是观众的狂欢,也是城市文旅发展的东风。各地政府纷纷意识到演出带来的巨大客流正在产生溢出效应,积极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持续鼓励、支持和引导演出市场高质量发展,对行业发展也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短短数日,上万人的到访对于城市而言无疑是巨大且免费的流量。如太原市政府在演唱会期间通过免费地铁、公交以及部分景区免票参观等方式,实现演艺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有利于观众就地转化为游客,实现“流量”共惠共享。

3. “多元场景”创新观演空间体验

近年来,演艺产业已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和旅游发展当中。河南郑州“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浙江乌镇“戏剧节”、陕西西安“长安十二时辰”,均将沉浸式体验与城市空间相结合,进一步创新游客观演空间体验,拓宽旅游内涵。

原本的演艺活动大多聚集于剧场、剧院、体育馆等特定场馆内,座位数量有限。当演艺产业与当地城市空间(景区)相融合后,不仅给当地文化及旅游消费提供内容支撑,还带动相关空间活化利用,与演出相关的文创类产品消费也被带动起来。以河南开封万岁山·大宋武侠城为例,该景区以“大宋武侠文化”为核心旅游产品定位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魅力的武侠主题景区。常年推出精心编排的40余部(每天80多场表演)实景武侠剧目,系统的展现了大宋武侠豪情与江湖百态。其中“说媒王婆”更是把万岁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扮演者赵梅以真诚、真实、有温度吸引年轻人,连人民网都给予她极高评价:“因一人带火一景区,文旅营业不仅需要专业度,更需要有温度!”

//图:人民网相关评价(网络)

事实证明,新演艺空间不仅是一个演出剧目生产或者体验项目的载体,更是一种文商旅融合的试验,强调运营主体需要具备商业运营思维。观众及游客需要的是良好的体验感,充斥着求新求变的探索感,如果运营主体多以“体验感”切入,就有可能制造“流量密码”。

二、展望深圳演艺未来

深圳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自2004年在全国率先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到将“打造演艺之都”写入《深圳“十四五”规划》。通过政府支持、文化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推动下,吸引了大量优秀的演艺人才和企业,促进了演艺市场的繁荣。据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推出《2023年度热门产业盘点(演艺产业)》显示,目前我国现存演艺企业约75万家,其中广东省现存11.6万家,具全国第一;从城市来看,深圳以2.8万家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广州(6.2万家)、北京(6万家)、上海(2.9万家)。

深圳演艺产业取得长远进步,也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来看,深圳演艺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深圳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尚不匹配,与“演艺之都”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1. 借助科技力量融合发展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科技与演艺产业融合态势愈发凸显,各种数字化技术将进一步拓宽演艺作品的深度与广度。未来,深圳演艺作品创作可进一步发挥深圳科技产业优势,充分挖掘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潜力,推动演艺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通过举办各类数字化内容创作、数字化线上传播、数字互动体验等活动,提升演艺作品内容原创力与科技含量,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

同时,深圳需要充分发挥城市科技产业底蕴,顺应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加快科技技术在演艺作品创作、传播、消费等环节的全面赋能,形成“演艺+科技”“演艺+旅游”等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开启演艺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无限可能,激发演艺产业市场活力。

2. 营造精品演出创作氛围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共有24部作品获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3部作品获评省“五个一工程”奖,居于广东省前列。在“荷花奖”“金菊奖”“山花奖”等各艺术门类代表国家最高艺术水平的作品评选中,深圳文艺精品全面开花、喜报不断。同时,深圳大力扶持文艺作品创作,一批诸如舞剧《咏春》、首部人工智能题材舞剧《深AI你》、歌剧《卡门》等“深圳出品”蜚声中外,不仅展现了深圳的城市活力和多彩文化氛围,更对周边城市形成强大的“文化磁吸力”,成为大湾区城市群中一张亮眼的文化名片。

优秀的原创演艺作品可以从多方面提升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要营造精品演出创作氛围,要多方合力、多措并举:政府可以通过专项基金、设备租赁、场地供给等方式鼓励原创作品创作与演出;高校及文艺团体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提供专业的课程培训和实践机会,帮助有需要的创作者提升专业技能和创作水平。同时,可以加强市场引导与宣传推广,提升原创演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培养观众对高品质演出的欣赏与认同。

3. 盘活多元演艺空间载体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消息,2023年深圳共举办240余场包括演唱会、音乐节、音乐剧等在内的各类演出,演出产品类目丰富,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除剧场、剧院、体育场等传统演艺场所外,各类互动式小剧场、“黑匣子”、商场舞台等场所成为演艺市场新的增长点,尤其是脱口秀、即兴喜剧、街舞说唱等潮流演出节目深受市场欢迎。这些演出规模体量较小,从而更好的将演出空间与商业空间巧妙结合,对场所周边消费也起到良性带动作用,部分演出场次的增速甚至超过传统演出场所。此外,深圳多个景区与商业综合体也举办了各具特色的音乐节,多场活动门票都能瞬间售罄,现场更是掀起人潮热浪。

未来,深圳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措施支持多元演艺空间的良性发展,在演艺新空间的市场探索基础上,完善相关空间建设标准与安全规范,进一步扩大演出空间供给规模。支持相对成熟的演艺作品与特定演艺空间相结合,通过“保留剧目制”“场团合一制”等方式,探索建设常态化演出的精品剧目,进一步提升城市区域文化软实力。同时,推进内容与商业模式创新、丰富演艺市场消费,持续改进和完善场馆设施和服务,提供良好的观演体验,也能为城市文化旅游消费带来多重作用。

//封面由深圳草莓音乐节主办方供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