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晨习】为官当以清贫为乐

2024-06-14 07: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古人云:“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

清贫不是指穷困潦倒,而是人在主观上甘于清正、清白的一种状态和境界。纵观古今之清官廉吏,无不是耐得清贫者,无论处境如何,固守清贫不易志,不动用权力谋取私利。

自古当官发财两条道。北宋名臣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依然居贫修德,坚守廉素。晚年,他谆谆告诫弟子:“老夫平生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清代著名清官陆陇其,初到嘉定为官,地方绅商按规例到府上拜会、馈赠,他一概婉拒,并以“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自警自励。在任期间,他抑制豪强,整顿胥役,深受乡民爱戴。

从古至今,那些为政清廉的典范思想境界和行为准则或有不同,正如明朝《薛文清公从政录》中有云:“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但无论哪一类,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注重道德修养,做到洁身自好,以不贪占、不苟取、不收受非分之钱财为美德。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回望百余年党史,共产党人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胸怀境界。当年身为八县苏维埃主席的方志敏手握经济大权,却一身清贫,竟拿不出一分钱给母亲、婶婶补贴家用,敌人以美女、高官厚禄引诱劝降,结果都被碰得一鼻子灰。

苏区好干部刘启耀,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寻找党组织继续干革命,他背着金条乞讨数年,却不动用公款分毫;罗荣桓去世时,再三嘱咐家人:“我死后,分给我的房子不要再住了,搬到一般的房子去,不要特殊。”他们的气节和操守,无不彰显出廉洁本色。

《贞观政要》中,魏征说人皆有欲:“嗜欲,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欲望适度为利,过度则为害,摆脱功利羁绊、摈弃贪欲包袱是明智之选。

现代语境下谈为官“忍穷”,不是说要回到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的状态,而是说思想上要安贫乐道、德行上要清正如水、操守上要知止有定。共产党人的权力姓“公”不姓“私”,作为“以百姓心为心”的党员干部,在面对诱惑时,当“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严守红线,不碰高压线。

反观一些落马干部,不少人曾经为官清正、兢兢业业,但看到别人发财,自己有权却清贫,心理逐渐失衡,忧贫丧德,贪婪无度,开始让虚荣和物欲占据大脑,继而吞噬了初心,迷失了方向,偏离了轨道,到头来身败名裂。

这种不平衡的心理无疑成了堕落的催化剂,他们看似赚得盆满钵满,名利双收,结果却掉进了欲望深渊,越陷越深,不可自拔。如果眼中只有利益、心中只有欲望,习惯搞以权谋私那一套,到头来,只会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世间没有好处占尽的“扬州鹤”,贪图享乐,放松要求,真到“出事”则悔之已晚。

为官乐清贫,就是要树牢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以“官肥民瘦”为耻,以“民肥官瘦”为荣。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当以拒利护廉的古今志士为标杆、以逐利失廉的落马官员为镜鉴,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事事用党章党规党纪约束自己,时时用违纪违法案例警示自己,筑牢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锻造清廉之身。

文章已摘编

原文作者:普志慧

作者系云南省宜良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图片来自千库网

历史文章

原标题:《【晨习】为官当以清贫为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