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首映|《头脑特工队2》能否打响暑期档第一枪?

澎湃新闻记者 程晓筠
2024-06-14 10:00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头脑特工队2》预告片(01:28)
6月13日下午,由迪士尼集团出品、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头脑特工队2》(Inside Out 2)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华特迪士尼大剧院举办了中国首映礼。在影片正式放映前,衍生自该片的人偶形象乐乐和忧忧,带着新伙伴怒怒登场亮相。值得一提的是,有着八字眉、拘谨又不苟言笑的忧忧,如今已是迪士尼乐园花车巡游环节中最受欢迎的人偶之一。这恐怕是九年前她初登银幕时没人能想到的,也从侧面印证了这部作品的深入人心。

《头脑特工队2》剧照

2015年,由彼得·道格和罗纳尔多·德尔·卡门执导的《头脑特工队》以8.57亿美元排名当年全球票房榜的第七位,更一举夺下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长片、安妮奖最佳动画长片等多个奖项。即将于6月21日在北美、中国等地同步上映的《头脑特工队2》正是这部佳作的续集。

《头脑特工队2》的时间背景放在了前作的两年之后,莱莉已经完全适应了旧金山的生活,交到了知心朋友,还成了冰球队的主力,即将进入高中就读。而在大脑总部里,乐乐、忧忧、怒怒、怕怕、厌厌一如既往热热闹闹地守护着她,也守护着新结出的自我意识之花。然而,接踵而至的青春期,令莱莉的情绪变得更为复杂。于是,大脑总部里又住进了焦焦、尬尬、丧丧和慕慕这四位新来的小伙伴。其中,焦焦似乎格外强势,大有取代乐乐成为老大的架势。

《头脑特工队2》剧照

就在莱莉前去参加冰球夏令营之际,她意外得知自己无法跟两位好友升上同一所高中。于是,她决定努力表现自己,以求进入目标高中的冰球队。不料,这却导致大脑总部的各种情绪措手不及,五位原住民和自我意识之花被焦焦赶了出去。就在乐乐带领大家想方设法寻找自我意识之花的时候,焦焦掌管下的莱莉的情绪却渐渐走向崩溃的边缘。

《头脑特工队2》改由凯尔西·曼(Kelsey Mann)执导,第一部的功臣彼得·道格担任监制之一。前者的履历不算丰富,他曾经参与过皮克斯动画剧集以及短片的制作,《头脑特工队2》是其担任导演的第一部动画长片。不过,既然有彼得·道格的保驾护航,好莱坞业界原本对于这部续集的质素就没有过多的担心。而昨日该片口碑解禁后在各大评分平台的出分情况,也证明结果的确如此。目前,它在“烂番茄”影评网站上的新鲜度达到92%,MetaCritic上的评分达到74。虽然跟第一部98%的“烂番茄”新鲜度和94分的MetaCritic评分相比确有差距,但以迪士尼旗下两大动画工作室近年推出的作品来看,已算不错的成绩。

《头脑特工队2》剧照

个人看来,这部续集还是承袭了第一部的最大优点,就是以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承载深层次的情绪管理的问题。它不是通过说教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而是在剧情里早早埋下伏笔,促使观众自己一步步走近主题,最后直捣问题的核心;由此真正做到老少咸宜,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能从中获得不同的看点、得出不同的感悟。

要说与第一部相比究竟有哪些不足,首先“青春期”的概念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更多的只是一个略显俗套的由头。更为主要的是在趣味性上,《头脑特工队2》力有不逮,虽然多了不少新角色,可惜没有像第一部里的幻象中朋友那样打动人心的设定。另一方面,脑后区域、意识流、幻想乐园2.0等新场景的出现的确丰富了影片的内容,但连珠炮似的台词轰炸和密集的场景转换,令影片的节奏过于紧张,显得张弛无度。这恐怕还是在于导演凯尔西·曼的功力不够老到,有待磨砺。

《头脑特工队2》剧照

《头脑特工队2》定于6月21日上映,就国内市场来说,正是今年暑期档的开山之作。然而,这个档期其实暗含危机。今年端午档创下近十年来的新低,很大程度就在于正值学生备考之际,端午档里的两部动画电影《哆啦A梦:大雄的地球交响乐》和《加菲猫家族》的票房都未得到完全释放,在暑期档的伊始依旧还有发挥的空间。此外,即将于本周上映的《神秘友友》同样是合家欢电影,由动漫剧集衍生的《排球少年!!垃圾场决战》又是重度粉丝向作品,预计都会分流走《头脑特工队2》的部分目标观众群。

在《头脑特工队2》上映三周之后,《神偷奶爸4》就将登场亮相。要知道,正是在九年前,《头脑特工队》与第一部《小黄人大眼萌》也是时隔三周上映,最后《小黄人大眼萌》后来居上拿下11.5亿美元全球票房,高居全球年度票房榜第五位——比《头脑特工队》高两个名次。

因此,《头脑特工队2》这个档期可谓前有狼后有虎。今年暑期档的第一枪究竟是响炮还是哑弹,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因素。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