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浙江下姜村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变迁记

澎湃新闻记者 张刘涛
2018-12-26 08:23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看着大巴车在村口“梦开始的地方”几个大字前缓缓停下,老村书记姜银祥和往常一样,将便携式扩音器往腰上一系,迎了上去。

姜银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的基层联系点。2003年至2007年,他四次来到下姜村调研,担当了下姜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义务导游讲解员,是这个66岁的老人现在的工作。7年前,当了28年村支书的姜银祥退休了,他主动跟村委会请缨,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讲述下姜村的“逐梦故事”。

顺着姜银祥讲解的指示方向看去,群山萦绕间,凤林港蜿蜒穿村而过,将下姜一分为二。过桥,既是村民的生活,也是村庄的希望。

行遍下姜村,要走三座桥:凤栖桥、连心桥、富民桥。三座桥的对岸,可以到达三个地方:毛竹林、民宿群、产业园。在下姜村民看来,三座桥架起的是村庄的三个彼岸:“木炭土窑” 到“绿色沼气”的温饱梦、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小康梦、从“电气化”到“再电气化”的振兴梦。

三座桥,三枕梦,这是一个村庄命运的痕迹,脱贫致富时代由此开启。

温饱梦:从“木炭土窑” 到“绿色沼气”

姜银祥满怀感慨讲述的“下姜故事”,就从“梦开始的地方”说起。

这座位于浙江省淳安县枫树岭镇的小山村,一直很有名。过去出名,是因为“穷”。有这样一句民谣:“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

脱贫,是下姜村民生生世世的想、年年岁岁的盼。

急于摆脱贫困的下姜人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把山砍秃。“最多时40多座木炭土窑同时开烧,大量树木被砍倒用于烧窑。短短几年间,6000多亩林子不见了,群山成了瘌痢头。”随姜银祥漫步街巷,他口中的下姜村,昔日是另一番模样:“空中缭绕着呛人的烟雾,地上是被雨水一冲便肆意流淌的猪粪猪尿,苍蝇满天飞,村里肠道传染病不断……”

“说起来可不好意思哦!我们当时就在这种环境下迎来了习书记。”聊起往事,姜银祥有一肚子的话。“习书记第一次来我们村那回,就一下子就揪住了‘牛鼻子’。”

2003年4月24日上午,习近平书记辗转来到下姜村--从淳安县城颠簸了60多公里的“搓板路”,又坐了半小时轮渡,再绕100多个盘山弯道才到了村里。当时,他看着被砍秃的山,说:“要给青山留个帽”;看着脏乱差的村容村貌,建议修建沼气池,并叮嘱随行的同志:“资金由省财政解决。”

从下姜回去不久,当年6月,在习近平同志的部署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浙江全省拉开序幕:花5年时间整治和改造1万个村庄、培育1000个示范村,自此浙江开启人居环境蝶变之路。

姜祖海是全村第一个用上沼气的村民。这位和共和国同龄的老人,马上就要70岁了。

沼气建成后,习近平同志再一次来到下姜村。姜祖海至今清晰地记得,那是个春雨天,远山雾气如岚。习近平同志穿着雨鞋,兴致勃勃地听姜祖海谈沼气使用情况。他说:“20多年前我在陕北农村当支部书记时,建起了陕西第一个沼气村。”他幽默地补充:“要论建沼气,我也算得上是半个专家。沼气建好了,还要维护好、使用好。”他又布置了农户厨房改造、太阳能利用等配套工作。

十多年后的今天,澎湃新闻走进姜祖海家,见到了当年那个沼气池。猪圈与沼气池相连,厨房和卫生间配套改造,既解决了脏水的去处,又提供了照明、做饭的能源。

“真是一举多得。没多久,全村就有65户人家用上了沼气。”姜祖海还为记者算了笔账,“一个沼气池每年省500多千瓦时电,相当于一年少砍林地3.5亩、少排污水140吨。”

小康梦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在沼气池边没说几句话,姜祖海急匆匆就往屋里走。

让老人惦记的原来是电烤箱里正在烘烤的番薯干,热乎乎的焦香弥漫在整个厅堂。十几年前带头建沼气,七年前这位老党员又带头创办下姜村第一家民宿--“望溪农家乐”。

“以前和老伴养蚕,辛苦一年赚一万元不到。现在开了民宿,有四间房间。自家烤的地瓜干20元一包,销量好着呢。现在的收入啊养老足够了。”澎湃新闻被姜祖海家的民宿所吸引:实木装饰的清雅厅堂里,微波炉、电磁炉安放有序。整洁的客房内,空调、电视机、吹风机、热水器一应俱全。

姜祖海站在自家阳台上,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供电所服务好啊,用电方便一切都不用费心。眼瞅着沼气池要退休咯!”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一个乡村振兴的演进,既需大智大勇,又需至纤至悉。

作为基础性、前置性环节,农网升级改造伴随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历了一段久久为功、持续升级的建设历程。如今行走在下姜村,空中不见电线杆,不见高低压架空线,连电缆分支箱、大型配电房、变压器都住进新“洋房”。

穿过一条清幽弄堂,澎湃新闻跟随国网浙江淳安大市供电所所长纪前走进了一间院落。三层的朝南楼房,粉墙黛瓦,素然而立。青苔萦绕着砖墙,红花散落于青瓦,大门匾额上手书“玖玖·廊桥溪语”的民宿格外醒目。

“我这民宿越做越红火,电力可是帮了大忙,所有电器一起开都不会跳闸。6个套间,高峰时每月电费就要五千块。”说起用电感受,老板邵君忍不住夸上两句。近年来,下姜村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民宿已达30余家,全村旅游收入两千多万元。在外漂泊了20多年的邵君决定回乡创业开起了民宿。

在下姜,走一步似乎就能听到一个故事。今年旅游季之前,果蔬采摘园负责人冯波急需业扩报装。“经验”告诉他,变压器要扩容升级,手续可不简单,少不得跑一趟市区的电力营业厅。

没想到,传说中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冯波很快就享受到了。“手机上下载掌上电力App,提交办电申请,坐等工作人员主动预约上门服务。不到半个月,新的设备就接上了电。”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多办事”,是见于微末的点滴变化,却是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为乡村振兴作出的用心实践。

振兴梦:从“电气化”到“再电气化”

随着姜银祥沿环村绿道缓缓而行,下姜的全景展现于眼前。“瞧,东侧,带塑料棚的是220亩葡萄园和60亩草莓园;向西,是占地150亩的‘世外桃源’基地,里面种着桃树;不远处,黄栀子灌木遍布山坳,那片是500亩中药材黄栀花……”姜银祥如数家珍。

2005年3月22日,习近平又一次来到下姜村。他看完黄栀子基地后,对随行的同志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不断完善特派员、指导员制度,真正做到重心下移。今后,驻村指导员,全省要做到每个村一个。”

不久,驻村指导员走进了浙江的3万多个村庄。

在驻村指导员帮助下,下姜村将乡村振兴这台大戏唱得风风火火--这片土地上,下姜人种出了一年四季的果蔬,种出了一茬接一茬的收成。农村农业现代化对生态环境和供电质量的更高需求,推动新一轮电气化进程开启。

走进村北头的百亩葡萄园,门口4米多高的巨型木牌上,醒目地写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葡萄示范基地”、“技术依托葡萄首席专家:吴江研究员”。

记者循声走进其中一个棚内,湿润温暖的空气中,自动喷洒装置如水雾绢带般飘向绿毯似的果苗,温度和湿度控制装置在智能运转着。

48岁的余绍红种了半辈子地,近几年越来越体会到优质电力为农业生产带来的“美”丽和“魅”力。

余绍红掏出手机点开APP,熟练地设置大棚的湿度、温度、光照等。受益于充足电力的保障,大棚内的卷帘、排风、采暖、浇灌等都是电气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网络实时控制。“以前大棚里的用电都是我们自己扯的线,生活用电和大棚用电混着,不规范更不安全。现在供电公司帮忙更换了线路,非常安全,夜里人走了都可以放心用电。”余绍红一脸满足。

原村党总支书记杨红马告诉澎湃新闻:“2003年习书记第一次来下姜的时候,村里人均收入只有2600多元。2017年,村集体收入117万元,人均收入有27045元,整整翻了十倍。”15年来,下姜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一步一脚印,实现了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逆袭。

采访结束离开下姜村时,太阳慢慢西斜,楼房投射的影子越拉越长。村民们忙活一天后坐在树荫下聊天,忆起往事,盼着未来的日子。廊桥边的“思源亭”里,姜银祥正在接待当天第三批游客:“习书记虽然离开了浙江,但一直惦记、关心着下姜村。石碑上刻的就是习近平同志给下姜村寄来的回信……”

远处,大片红火的云霞洒满了整个山头,正如下姜村百姓越来越红火的日子。

采访手记:再读下姜,滴水窥海

下姜,半年里来了两次。从夏虫蛙鸣的初夏,到硕果盈枝的深秋,每次读下姜,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漫步在白墙黛瓦、山清水秀的下姜村,77岁的余彩元用电磨机做出的豆腐在村里公认第一,供货给全村的农家乐获好口碑;江顺民用电蒸锅做的麻糍,香味弥漫在整条村道;电动纺织机织出的江南布艺,在水乡姑娘衣裙上如云霞般靓丽依旧;光伏路灯自动调节亮度,照亮了千年青石板路;农家乐实现全电气化厨房,保留下原汁原味的乡野味;查看“e充电”App就能找到最近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让绿色旅游出行无忧……

澎湃的洁净电力在这片古老灵动的土地上荡漾开来,让传统山村生活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

今日之下姜,从旭日升起游人涌动,到月亮之上点缀阑珊;从枫林港畔霓虹初绽,到溪水两岸渔火盏盏,时间跃动的每一帧,都留下了优质电力赋予下姜之美的印记。

正如习近平同志在下姜调研时说的一句话:“下姜村的发展,就好像一滴水,折射出全省农村发展的整体状况。”

面对这滴水,我们读到了不变。念念不忘,这里是习近平同志心底始终如一的牵挂。多次到下姜实地考察、座谈回信,帮助村民建沼气池,推荐村民种黄栀花,安排科技特派员……在习近平同志和下姜村民之间,太多故事传为佳话,传递出民意为先的深情。正因此,一个个“下姜”才可以与新时代共奋进。

面对这滴水,我们读到了变化。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从“八八战略”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乡村振兴”,10多年来, “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在电力人身上传承闪耀。在下姜村,“汗滴禾下土”的农民没有了,电气自动化设备随处可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旧模样没了,优质电力令乡村生活换新颜。智能温控、现代民宿,村民荷包“鼓”起来;拨个电话、划着手机,办电速度“快”起来;以电代煤、以电代气,乡村生态“新”起来。

下姜,古名“雅墅峡涧”。意为,山谷峡溪里的风雅村舍。采访结束时,老村书记姜银祥眉眼带笑说,昔日村里穷,“雅”在绿水青山的自然风光;今时建成“绿富美”的小康村,“雅”在这绿水青山间流淌出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名副其实了!

我们记录这些平凡的点滴电力故事,记载从“一处美”到“一片美”“全域美”的演变,记住一个时代如何于细微处渐渐脱胎换骨。愿下姜人家,繁华永不落幕;愿执灯之人,初心不变,步履不停。

    责任编辑:谢春雷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