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创造中的她”论坛上,听女性电影人探讨行业挑战
6月12日,“创造中的她”中国女性电影人峰会在上海外滩源壹号开幕,吸引了众多行业杰出人士。
中国女性导演专题论坛现场
其中,分论坛一请来了著名导演许鞍华、北京大学教授戴锦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导演刘伽茵以及编剧兼导演滕丛丛在内的电影业界和学界知名人士,主题聚集女性在电影艺术中的创造力与影响力、挑战与未来前景。通过跨代对话,从资深导演到新兴创作者,各代女性电影人共同分享了她们在影视行业的经验与见解,同时探讨了导演的女性身份如何塑造了电影的创作过程。
毛尖
毛尖教授作为峰会分论坛一的特邀主持人,向在场的几位女性电影制作人和学者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性的问题。她询问许鞍华导演关于其对女性主义的理解,同时探询刘伽茵导演是否在创作时有特别的自我认知。滕丛丛导演被问及她在《我的阿勒泰》中塑造的女性“苦中作乐”的看法和作为女性导演的身份认同。戴锦华教授则被邀请分享她对女性电影和中国女性导演能见度的看法。
导演许鞍华分享了她关于女性主义和电影创作的见解。许鞍华首先澄清了她对女性主义的看法,她表示自己并不自认为女性主义者,但她的工作已自然流露出对女性主题的敏感和关注。作为女性导演,她无法忽视从自己的性别视角进行创作。与此同时,她也观察到一些女性似乎内化了“男性视角”,这令她困惑,她通过反思,持续探讨自己与女性主义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影响她的创作过程。
许鞍华
在回应主持人毛尖关于“渣男”的提问时,许鞍华金句频出,她说,很奇怪为什么很多好好的男人,一结婚就变成了“渣男”,这里的渣,包括对妻子的控制和限制等。关于电影创作的态度,许鞍华谦虚表示,电影制作是团队合作的成果,她强调《天水围的日与夜》等作品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中编剧还有摄影师的提议。
戴锦华教授作为此次论坛的学术主席,把更多发言机会留给了三位业内人士,她笑言许鞍华的谦虚和不揽功恰恰是不少男性导演缺乏的品质,甚至是女性独有的美德。戴锦华也分享了自己的个人成长经历,甚至坦诚了她在四十岁前对于个人外貌的自卑,如她在许多场合曾经提到的那样,是女性主义令她意识到很多问题和困境不应归咎于自身,也帮助她完成了自我和解。
戴锦华
戴锦华指出中国女性电影的发展是一个复杂且非线性的过程,时有反复。她认为女性导演的创作自由和主体性非常重要,不必为了证明女性能做男性做的事而选择某些宏大题材,而应该根据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创作理念来决定作品的方向。
策展人汪汝徽说,自电影诞生之际,女性就已不仅仅是摄影机前的表演者,而是作为电影剧本的创作者和导演参与其中,展开了对电影语言的深入探索。这次的展览专注于展现那些在电影工业尚未成熟时就开始发展自己独特电影语言的女性导演。
汪汝徽
举例而言,汪汝徽提到了Alice Guy——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导演。Alice Guy在卢米埃尔兄弟的放映前就已经开始拍摄电影,并且创作了世界上第一个虚构叙事电影。这表明她不仅仅是个早期影视工作者,而是真正的电影先锋。此外,她也提到了谢尔曼·杜拉克,她不仅是印象主义电影的奠基人之一,而且在电影史上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尽管她的成就通常被忽略或被男性同行如路易·德吕克所掩盖。
汪汝徽说,展览中包含了许多通过珍贵的修复作品呈现的电影,尽管某些电影只能通过残片观看,如谢尔曼·杜拉克的作品《西班牙的节日》,原长达90分钟的影片现只剩下20分钟的片段,但这些都足以显示女性在电影史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她进一步强调说,通过举办这样的展览,旨在纠正历史视角,重新认识和评价女性在电影历史中的地位及其作品。
刘伽茵
导演刘伽茵回应说,作为电影学院的教师,她也非常遗憾在教科书中很少看见和听到这些女性电影人的名字,她认为重建电影史的纵深感是非常重要的,她感谢了此次展览和策展人的贡献。
刘伽茵说,她在过去两年开始深入考虑自己作为女性的导演身份,发现性别视角自然地影响着她的创作风格和内容选择,而她曾经一直无法厘清究竟是性格因素还是性别因素在影响她的作品。她特别提到,在她的作品《不虚此行》中,曾考虑性别角色的转换,意识到这样的改变引发了对社会性别期待的反思。她还谈到,尽管女性在创作上有平等机会,但社会文化和传统观念往往限制她们在选题和表达上的自由。此外,刘伽茵指出,她作为教师观察到00后的女性学生们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勇气和自我意识,她鼓励女性导演探索广泛题材,追求创作自由。
滕丛丛
导演滕丛丛最近因为《我的阿勒泰》热播而引发广泛关注,滕导演认为女性主义在公众层面不需要走得多么深,而是需要厘清公众对它的妖魔化和片面化的误解。她还笑言《我的阿勒泰》中的“巴太”就是创造出来的理想男性形象,“现实中根本不会存在”。
滕丛丛在论坛上直言,电影行业中仍然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包括剧组内的不尊重和性骚扰行为,表示这些都是她创作生涯中不断面对的挑战。
在论坛现场面对澎湃新闻关于“女性是否往往不如男性更加团结”的提问中,滕丛丛否定了这种看法,她认为以往女性需要雌竞往往是因为她们本身不掌握资源,只能靠依附男性,而今天女性已经可以依靠自己安身立命,“雌竞”则成了伪命题,也远不如“雄竞”来得残酷和令人不齿。滕丛丛通过她个人的敢言,令线上线下观众都感受到了新一代女性导演的魄力和勇气,对于不喜欢的现象,她敢于抨击,对于希望实现的愿景,她们也在通过作品来表达。
最后,滕导表达了对未来女性导演地位的乐观看法,认为随着社会逐渐进步,女性导演将拥有更多机会和自由来探索多样化的创作路径。她鼓励所有女性导演勇敢地尝试不同题材,保持创作上的真诚。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