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逃离一线,花10万,我回县城开了一家便利店
小县城的便利店正经历一场鏖战
我国连锁便利店的规模正在不断增长,如今触角已经的伸向小县城。
3年前,悦悦从一线城市回到河南下辖某个小县城准备开便利店时,就发现自己所在小区周边已经有8家便利店。
纵观国内便利店分布的庞大版图,可以清晰地看出各连锁便利店正在不断“下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显示,厦门、太原、东莞、长沙、广州的便利店发展指数名列前五位。调查结果显示,各城市间便利店的发展差异性较大,大多数城市的便利店同比2022年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便利店下沉市场发展趋势仍然在持续,目前已经下沉到四、五线城市及县域级市场。
那些为了逃离一线城市内卷的年轻人,似乎也看到了县城便利店的商机,纷纷入局这个年赚10万的“好项目”,但同时,他们又陷入新一轮内卷中。
县城开便利店也用上了智能售货柜
悦悦生活在河南某县城。她的便利店开在自家小区旁边的商业区,这里人流量不错,客源相对稳定,进进出出的多为小区的业主,时间长了以后大部分顾客都已经和悦悦熟络。
近日,胖鲸走进这家便利店时,悦悦正站在门口边的收银台,她一边招呼进店的客户,一边熟练地收银,并为顾客把选好的商品装进塑料袋里。与顾客闲聊时,她也会提醒顾客,自己刚刚进到了对方想要的那款零食。
这家便利店囊括了各种生活必需品。“要让来过店里的顾客都能感受到这里的生活气息。”悦悦说道,自从在小区里开了这家便利店后,她和老公几乎每天都在过着这样重复的工作。
2021年9月,悦悦就职的深圳公司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她因此丢了工作,“本来没想着回老家,当时投了三个月的简历,但也没找到符合预期薪水的工作,但是在深圳的生活成本实在太高了。”
失业前,悦悦每月到手收入约7000多元,除去每月的房租、交通、话费、伙食等日常开销,几乎不剩什么。失业让她彻底没有了收入来源,再加上是独生女,年岁已高的父母一心想让她回到老家,在本地找个对象安定下来。2021年年底,悦悦收拾行李回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老家。
当时的她并没有想好要做什么营生。
“大概回来快一个月的时候,有天晚上和朋友吃饭到很晚,回家的路上,朋友非要喝可乐,但是县城晚上12点钟所有的超市都关门了,后来我们在一个路口看见一家24小时便利店,没想到这么晚了,店里也有一些进进出出的顾客,我突然想如果开家这样的便利店也挺好,有需求肯定有市场。”悦悦回忆。
她想,便利店看起来是个低门槛,又没有技术含量的行业,开一家便利店投入成本也不高,风险也不会太大。
于是,悦悦开始通过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博主内容,了解开便利店的步骤及费用。
2021年11月中旬,在父母的帮助下,悦悦在自家小区的商业区找到了一个120平的店面,房租每月1200元。紧接着,悦悦开始装修、申请营业执照和烟草专卖证。
从悦悦的开店经历来看,便利店启动资金并不算太高:购买设备花了大概三四万元(烟酒架、货架、收银台、收银设备、监控、雪糕柜、水柜、智能售货柜等),装修花了两万多(天花板、地板、招牌、灯光系统等),然后是找到首批商品的供货商。悦悦透露,开这家便利店前后花费大概15万元。
“我家周边小区大概有五千多名住户,在县城里人流量还是不错的,慢慢地也有了回头客,很多顾客我都知道ta是几点下班,几点来买东西。”谈到现在的生活,悦悦说道,她现在每天工作的时间是早8点到晚11点,晚上11点以后就用智能售货柜。
生鲜零食引流,日均流水过万
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一线城市房租、人力成本过高,并且消费人群大量流失,当下便利店经营的压力不容小觑。随着二三线城市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便利店市场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入行门槛低、操作简单的优势,也使得便利店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人创业的新选择。
相比很多一线城市开在办公商圈的便利店,紧邻居民区的便利店往往更接地气,且充分融入社区,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沉市场、社区化”正成为便利店行业的新景观。
不过想经营好一家便利店,有稳定的盈利,并非易事。
与所有实体店一样,便利店这类业态真正实现稳定盈利,即便经营者每天最少工作15小时、几乎全年无休,行业真正赚钱与否,还与便利店的选址、商品利润和现金流等息息相关。
悦悦的便利店现在日流水能达到1万5左右,“每月净利润感觉能有8千元出头,赶到过年期间,也能再翻个倍。”
实体店能否赚钱的关键在于选址。开店周边的居民数量以及小区的常住人口成为市场调研的第一步。
“比起一线城市,县城的夜生活相对比较单调,因此,便利店最好是选择在密集小区周边、人流必经的交通要道的位置。最好能精确到大概500米范围内就有2000户的入住量最佳。”悦悦告诉胖鲸。
另外,她不建议将门店开在人流密集的路口处。一般这种地段不仅租金贵,并且,还需要小区居民绕出大门才能来到店里,比较麻烦,顾客往往会选择在楼下便利店购买。
此外,便利店的亮化装修也很重要,比如灯光一定要明亮,门头的招牌也要足够显眼,这样晚上才能更吸引顾客。“其实我也是干便利店这三年后,才发现这个行业的很多门道,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悦悦感慨。
便利店的选品也是重点。开店第一年,悦悦利用小区周边儿童、学生人群多的特点,靠网红儿童玩具、网红零食,并定期更换货架商品,很快有了第一波人流和回头客。同时,也要关注日常采买需求,“在小区周边的便利店最好添加蔬菜、生鲜类目,这种需求还是很大的,并且还能保证店里基本现金流。”
“对于任何便利店来说,比较高的利润产品就是有关吃喝的,我店里生鲜和饮料只占了商品总量的5%,却有60%的营业额。”悦悦说,烟酒这类产品价格透明化,利润并不高,但快消品利润很好,比如饮料1.2元进货就能卖2.5元,利润在50%以上。受之前疫情影响,蔬菜等生鲜也是店里的主要引流产品。
和传统超市不一样,便利店讲究“快进快出”,就是要做到高进货率、低库存,这样才能确保现金流稳定,并且持续盈利。小镇便利店更要有自己一套库存管理模式,每天把资金流动起来,才能赚更多的钱。
县域便利店竞争加剧
除了小镇青年,连锁便利店企业也在扩大下沉市场的规模,因此,三四线城市的便利店也变得随处可见。便利店的密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23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4248亿元,同比增速为11%,便利店门店规模达到32万家,同比增长7%。其中,2023年中国便利店TOP100企业共计拥有门店182412个。
便利店这一业态源自美国,繁荣于日本,自上世纪90年代席卷中国城市,随后罗森、全家等外资品牌进入,凭借其便捷、精准与增值服务,在中国零售领域独占鳌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便利店TOP100》显示,美宜佳以33949家门店位列第一,第二、第三名分别是拥有28633家门店的易捷、19780家门店的昆仑好客,天福以7208家门店位列第四。
在这些本土品牌之外,近年来疯狂在华扩张的外资品牌也备受关注,罗森门店总数6330个,位列第五,7-ELEVEN以3906家位列第7,全家以2707家位列第11名。
它们正逐渐将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地域,不仅局限于大城市,更试图在四五线城市和县域市场扎根。
如7-ELEVEN,其门店遍布江苏、陕西、湖北、河南、湖南、福建等地。而罗森紧随其后,它在中国已经覆盖了17个省和直辖市,进入了125个城市,2023年中国罗森营业额(含税)超过142亿元。
随着连锁便利店越来越深入低线城市,类似悦悦这种的夫妻便利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社区“生根发芽”。新经销《2020-2021快消零售小店B2B2C调研报告》显示,下沉市场的夫妻店占全国夫妻店总数的75%。
2023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调查显示,受地理距离、供应链、管理效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跨区域发展的连锁便利店品牌仍然较少,处在刚刚起步阶段,随着一些连锁便利店品牌供应链能力、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提升,部分城市的便利店市场竞争逐渐加剧。
“现在这条街上,除了我们这家便利店,又新开了3家。县城里繁华地段的居民区、楼前楼后小区内,甚至300米的距离内就能开出3、4家便利店。”悦悦解释道,“而且他们有的店特色是新鲜蔬菜,有的会用微信私域,在他们自己的社群里发一些熟食,几乎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竞争点’。”
悦悦告诉胖鲸,她所在的小区周边已经倒闭1家夫妻店,还有1家换了人。
“有家店转让广告发了快1年,一直转不出去。”悦悦透露,便利店投资回报时间还是相对比较长,像她这样的便利店真正实现盈利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手头资金紧张的建议不要开店,零售类行业的投资其实是一次性支出,开店后能尽快实现盈利还好,不盈利的话,还要持续投入,资金链早晚撑不住。”
结语
相较一线城市,低线城市具有低房租、低人力、低水电的优势,被视作便利店的“最后一公里”。
在2024中国便利店大会上,江西乐豆家便利店董事长杨翔表示,下沉市场一定要做。他举例说,有些城市级别越高的百货门店销售业绩越低,城市级别低的城市或县域的门店销售业绩反而越高。
同时,我国各城市间的便利店发展差距较大,东南区域的城市便利店发展明显要优于西北区域,多数城市便利店的发展还未达到成熟市场程度,给市场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而抛开宏观趋势,聚焦个体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开便利店归根到底仍是一个慢生意,赚的都是辛苦钱。如果说便利店象征着零售行业变化的脉搏,在当下新消费的浪潮中,县城市场正迎来一股新的变化。
可以预见,便利店将面向年轻群体,进行更多社交化、场景化的渗透,并且低线城市、社区型便利店依旧是行业发展的焦点。这种趋势不仅推动了三四线城市零售业的蓬勃发展,更为便利店这种业态赋予了更多的市井底蕴。
作者:林小白
编辑:张婷
监制:范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