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定州到苏州:古代顶奢缂丝兴衰录

2024-07-02 11: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作者:范健泉

注意!!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最近苏州吴文化博物馆策划了“新九州”系列展览,依次陈列古代“九州”各阶段的代表性文化,一隅之间就可饱览各地文化遗存,让人期待。其中首个展览为“定州”展,其中的“缂丝”与两地颇有渊源,一下子抓住了众人的目光。

有学者研究发现,缂丝技术来源西亚的“缂毛”技术,今日在埃及、法国等地仍有保留,通过草原民族逐渐在唐代左右传入汉地。缂毛技术与中国的蚕丝碰撞后,很快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诞生出缂丝这项技艺。中国人的耐心与深厚的审美传承,在缂丝这种载体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因为定州地处华北平原,太行山东麓,沃野千里,内有桑蚕之利,北临蒙古草原,与游牧民族接触方便,是中古时期北方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所以西来的缂丝技术最早在定州落地。

缂丝的得名,传统理论认为从上方俯瞰缂丝作品,其不同色彩的纬线之间相互断绝,“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犹如刀刻。但此说可能也有穿凿附会之嫌疑,观察缂丝实物,丝线之间联系致密,断隔痕迹并不明显,且缂丝又有“克丝”或“尅丝”等别称,笔者怀疑此名称乃外地传入之时的音译名称,一如FORD汽车翻译为“福特”,本身与“刻”字无甚关联,故一艺多名,发音却都近似。

△ 缂丝是织造工艺中的一种。所谓织造是指将经、纬纱线在织机上相互交织成织物的工艺过程。缂丝这一品种则指以生丝作经线,各色熟丝作纬线,用通经回纬方法织造。图源:央视新闻

中国丝织品种类繁多,大多采用“通经通纬”的织法,即所有纬线必须通过全部经线。缂丝却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以本色丝线作为经线,再配以各色彩丝作为纬线,纬线无需贯穿经线,而是通过局部回纬的方式织制,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

缂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作者 王鹏巍、薛璐

缂丝的技术原理并不复杂,但需要极高的人工成本与高超的技艺辅佐,从一诞生就注定只能被皇亲国戚、豪门大族消费。缂丝藏头收尾,圆融如一的技术特征又天然与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审美倾向相互契合,有很高的接受度,堪称中国古代的顶奢,乃至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后来宋金交战,定州因为处在前沿重地,饱受兵火侵袭,其缂丝技术逐渐衰弱,使工艺火种南传江南。苏州工匠凭借“无中生有”,生丝作画的技术,而在全国各地脱颖而出,让吴地成为缂丝生产中心。从南宋开始,他们便以梭代笔,将实用性的丝织布匹转化为纯欣赏的仿名人画作,把商品变成艺术,成为最顶级的奢侈品,深受皇室贵族和文人雅士的青睐。

缂丝《谢安赌墅图》 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州缂丝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随着社会的变迁,上下起伏,时而被人追捧升到云端,时而无人问津沉入谷底,载起载浮,兴衰更替多次。缂丝艺人们通过创新技术、细化分类、增加潜在客户、强化培养体系等方式,让缂丝在苏州得到传承与发展,涌现出无限生机。

缂丝《牡丹图册页》朱克柔 南宋 辽宁省博物馆藏

缂丝的兴衰历程,不仅是一段工艺技术的演变史,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与传承的缩影。八百年的兴衰史,见证了缂丝艺人的韧性与智慧,也为打造中国特色的奢侈品牌,提供参考经验与思想启迪,也为苏州与定州之间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道桥梁。

1.

南北归一的苏州缂丝

定州是中国缂丝艺术的发祥地。北宋宣和年间,艺人把缂丝与书画相结合,使得定州缂丝达到鼎盛。宋人庄绰在《鸡肋篇》记载道:

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棦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以小梭织纬时,先留其处,方以杂色线缀于经纬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连。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

“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是定州缂丝最大的特点。凭此,它成为丝织中的绘画。“合以成文,若不相连”表明纬线与经线相交之处,留下短痕,宛若尖刀刻镂,赋予了缂丝作品以立体感和艺术张力。

合花线(合色线)长短戗缂示意图

图源:央视新闻

沈子蕃是定州最出彩的缂丝艺人。早在隋唐年间,沈氏先祖将西域缂丝技艺带至中原,并在河北定州孟家庄扎根。沈子蕃不仅承袭了家族的传统,更以书画为蓝本,将高雅古朴的织物与生动传神的图案巧妙结合,开辟出全新的制作方向。

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沈子蕃的缂丝名作《梅花寒鹊图》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被列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这幅作品不仅包含了他的心血与智慧,更是定州缂丝艺术的瑰宝。

缂丝《梅花寒鹊图轴》 沈子蕃 宋 故宫博物院藏

定州缂丝的繁荣景象,只持续至北宋末期。随着金兵的入侵,大批定州缂丝工匠南迁,为江南丝绸业注入活力。当时南京、苏州、杭州乃至南通等城市的丝织工匠,都得到了定州缂丝艺人的指导。时光飞逝,苏州最终成为缂丝艺术的中心。其他地方的缂丝技艺因种种原因逐渐没落,甚至面临传承断绝的危机。

在定州缂丝南传的过程中,女艺人朱克柔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是南宋高宗时期的缂丝艺术家,从时间上推算,其作品可能受到沈子藩的影响。她不仅完美继承了定州缂丝“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的传统技法,更融入了宋代宫廷院体画。朱克柔的作品,构图简洁,色彩富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符合当时上流人士的审美。通过自身的探索,朱克柔为苏州缂丝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确立了以欣赏品为主,实用品为辅的发展路线。

缂丝《莲塘乳鸭图》 朱克柔 南宋 上海博物馆藏

缂丝南传之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了苏州作为落脚点,而是四面散开,随处生根。例如与苏州一江之隔的南通,南宋时期也有过产出缂丝为皇家所用的记载,说明其当时的水平也已不低。毕竟蚕丝不是稀罕物,哪里有缂丝工匠,哪里就有高水平缂丝。

苏州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氛围,为缂丝的发展提供沃土。缂丝需依托书画底本来创作,苏州文人雅集,绘画艺术蓬勃发展,为缂丝的创新提供了大量样稿。例如吴圻、朱良栋等苏州匠人,采用唐寅、文徽明等人的画稿为蓝本,把艺术糅合到手工中,创作出富有文人审美情趣的缂丝欣赏品。

缂丝《秋山诗意轴》 沈子蕃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此之外,统一的市场和便捷的交通网络帮助苏州缂丝制品畅销全国,甚至出口海外。社会学中的“马太效应”证明,占有优势的一方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信任和投资。苏州凭借交通与市场双重优势,得到各地艺人青睐,成为名副其实的缂丝中心。

缂丝在扎根苏州的同时,却在定州遭遇了挫折。其背后的原因颇为复杂,定州缂丝曾作为珍贵的贡品,专为宋辽皇亲国戚所享用。两宋动乱期间,新入主的金国皇族对缂丝艺术却并不青睐。失去了主要客户的支持,定州缂丝技艺逐渐在当地失传。

《黄色缂丝云蝠寿袷袍》 清乾隆 清宫旧藏

与此相对照,苏州缂丝不仅维持了传统的客源,继续为南宋皇族提供服务,同时也拓宽了市场渠道,将目光投向了日益富裕的市民阶层。在王朝更迭和上层客户结构发生巨变的特殊时期,苏州缂丝依靠民间市场的力量,顽强地生存下来。

1969年,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发掘出众多丝织品的残片,经过专家鉴定,确认为宋代缂丝。为延续传统技艺,定州特意从苏州聘请国家级缂丝大师,教导当地年轻人,让这项技术又重新回到了定州。这也是为什么苏州缂丝曾经是定州缂丝的徒弟,但苏州缂丝技艺2006年作为全国第一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定州缂丝却要在2021年第五批入选。

元集绘册 《缂丝翠羽秋荷》 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历经八百年的风雨变迁,缂丝艺术仿佛完成了一次时空的穿越,从苏州回到了它的发源地定州。如此失而复得的技术传承路线,不禁让人想起了金庸先生在小说《天龙八部》中塑造的经典形象“慕容复”。

他在书中常常自称是大燕国的皇室,一生都在做着恢复故国的努力。他口中的大燕国,曾经的首都就在定州,而慕容复却被设定为出生在姑苏城的燕子坞。不知道金庸先生在安排这段情节时,是否参考了当年沈子蕃由定州迁居苏州的史料?小说终了,慕容复发疯癫狂,终究未能实现梦想。来自他家乡的缂丝,却是借着苏州这盏油灯,又将技艺重新传回了定州,堪称奇妙,引人喟叹。

2.

别具特色的苏州缂丝

苏州缂丝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历经时光的淬炼,逐渐形成男女同业、缂绘结合以及题材包罗万象的特色。

缂丝属于丝织技艺,传统上被认为是女性的领域。在现实的苏州缂丝行业中,从业者的性别界限已被打破,男女皆有涉猎,且在掌握高端技艺的群体中,男性占据了多数。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颇为复杂,可以归结于缂丝技艺的高附加值,以及其创作过程中对丝织与书画艺术融合的高要求。

《蚕织图卷》(局部)梁楷 南宋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缂丝是中国古代非常贵重的奢侈品,多被用于收藏与观赏,具有高附加值。加上缂丝非常耗费时间,常常一年都不能出一件作品。恰好缂丝以易于学习上手著称,为了尽快完成作品,拿到高额回报,男女之间会轮换操作织机,以此保证体力与效率。而且缂丝技术源自西北少数民族,男女都从事编织。受其影响,北方的缂丝从业者有大量男性,沈子藩就是其中典型。苏州民众在接收定州缂丝技术的同时,也形成男女同业的观念。

缂丝《秋实图》作者:马惠娟

缂丝以书画为蓝本的创作模式,也有利于男性从业者。以欣赏为主的缂丝,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绘画基本功。男性可以与文人画家当面交流技法心得,比起只能在深闺中自学的女性,占有太大优势。故此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缂丝艺人多为男性。

除了男女同业外,苏州缂丝还缂绘结合,擅长用颜料或毛笔弥补作品的缺憾。这种方法不是苏州首创,却是依靠苏州发扬光大。它始于宋,用微描补完作品,兴盛于明清,几乎到了无补笔不缂丝的地步。这种技术在明清大兴,很可能与明代兴盛的斗彩瓷器有关。

《斗彩三秋杯》明成化 故宫博物院藏

斗彩需两次烧造,先用高温将器物烧成青花瓷,接着在表面二次施彩,经低温烧结,令瓷器变得绚丽多彩。缂丝的补笔类似于二次施彩。随着斗彩的流行,缂丝中的补笔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胆。

缂丝工艺以卓越的可塑性、机动性与适应性而著称,它能够织造出各式各样的装饰图案,以及风格迥异的绘画作品。但缂丝高昂的价格决定其作品以吉祥如意、欣赏收藏为主,题材主要分三类,书画作品、吉祥纹样与佛经佛像。

自南宋以降,缂丝织品逐渐转向以纯粹的审美价值为主导,专注于绘画与书法的艺术表达。工匠们在挑选画稿时极为审慎,以院体画为蓝本,汲取其精髓。清代书画鉴赏家卞永誉评价道:

宋缂丝仙山楼阁,文绮装成、质素莹洁、设色秀丽、界画精工、烟云缥缈,绝似李思训。

缂丝《仙山楼阁册》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缂丝仙山楼阁是一幅宋代缂丝作品,作者未知,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李思训是唐代画家,擅长山水、楼阁、花木及走兽等,被明人董其昌尊为“北宗”画派之祖。将缂丝作品比喻为“绝似李思训”,表明工匠对书画理解极为深刻,甚至本身就是书画大家。

缂丝发展为纯欣赏的工艺品后,也带有了装饰作用。除了摹缂书画外,吉祥纹样亦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主题之一,以此迎合人们在审美享受之外,对吉祥寓意的深切渴望。其中的佼佼者当属万历皇帝的龙袍——“红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它的前后襟、左右两侧横摆及衣袖之上,共绣有十二团龙纹。团龙之下,寿山福海的图案以波浪翻滚之势呈现,而上方则有流云缭绕,营造出一种祥云瑞气的氛围。

红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复制品) 明 出土于北京昌平十三陵的明神宗定陵 图源:@卡拉·蔡

中国民间兴盛的信仰活动,也为缂丝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其中佛经佛像占主导。织者多为拥有质朴情怀的农村妇女,同时她们又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来理解佛教教义,通过利用佛教题材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此心态下,缂织作品必然务求精良,殊加精制。

缂丝《八仙祝寿图》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州缂丝接受定州传承,形成男女同业的特点,更是涌现出吴圻、朱良栋等男性大师。它又将缂绘结合的技术发扬广大,形成自身的特色。其题材以书画为主,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每一件作品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这些特点使其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社会活力的风向标

身为奢侈品的苏州缂丝,无法摆脱随波逐流的命运。经济上行时,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较为乐观,从而更愿意购买奢侈品,以此展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经济下行时,人们的收入和购买力下降,倾向于减少非必需品的支出,奢侈品往往是首当其冲的削减对象。苏州缂丝是最顶级的奢侈品,其数量与质量更是与经济息息相关,堪称社会活力的风向标。

缂丝《孔雀图》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看透了奢侈品的本质,西汉名臣晁错有“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的论断,金银珠宝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是上层追捧出来的产物,没有实际效用。同样的,明代人张习志对苏州缂丝也有类似的见解,他在朱克柔《牡丹图》上记述道:

克丝作盛于唐贞观开元间,人主崇尚文雅,书画皆以之为标帙,今所谓包首锦者是也。宋仍之。靖康之难,多沦于民间,好事者见光彩绚烂,缋如精致,虽绘事所不逮,遂缉成卷册,以供清玩。元人尤工之,有裁为衣衾者。我圣祖见其似作淫巧,始禁之,而人间乃为罕物矣。

“人主崇尚文雅”正是缂丝发展成奢侈品的原因。“靖康之难,多沦于民间”“以供清玩”,表明南宋时期缂丝转变成纯欣赏的仿名人书画作品,实用性大为减少。在大家印象中,南宋从建立到灭亡,一直面临着严峻的国防压力,无论如何都跟社会安定繁荣搭不上边,为何却能大力发展苏州缂丝这类奢侈品?

缂丝《赤壁怀古》 作者 王鹏巍、薛璐

实际上南宋以海贸立国,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借助商贸获取税金良多,远超前代。在此背景下,缂丝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在外贸中占据优势,成为拳头产品。且极富艺术气息的缂丝受上层士大夫欢迎,具有强劲的国内市场。在内外双重因素影响下,南宋的苏州缂丝发展到鼎盛阶段。

缂丝《吉祥喜金刚轴》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初,蒙古贵族对缂丝工艺的偏好转向了实用性,正如张习志所言:“元人尤工之,有裁为衣衾者。”这种转变,使得原本以欣赏性为主的缂丝技艺逐渐走向衰退。元代后期,上层人士在汉文化的深刻影响下,其审美趣味开始发生变化。宫廷中的缂丝工艺逐渐回归到南宋时期的审美标准,再次焕发出欣赏性的光芒。

明初倡节俭,朱元璋的出身决定了缂丝绝对属于“淫巧”范围,被他当做典型的烧钱例子,除了敕制和诰命,也就是官服能用缂丝,民间则禁用。因此张习志才会发出“人间乃为罕物”的感慨。

缂丝《芝兰并秀纨扇轴》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然而随着明朝中期经济恢复,苏州缂丝不仅被用于帝王贵族的华服之中,还被用来精心复制名家的书画作品,使之得以永久保存。因苏州绘画艺术繁荣,名家辈出,他们的画作纷纷变成缂丝艺人的蓝本,导致吴中缂丝的质量与数量大幅提升,成为行业标杆。

明代晚期,手工艺品的商业化趋势日益显著,这一现象逐渐渗透至缂丝行业之中。经济利益的驱动,如同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促使那些仅为应酬而作的缂丝作品数量激增。好在苏州画工技术高,这种缂丝和绘画结合的作品也不乏精工之作,可谓缂画艺术的完美结合,反而开拓新赛道,扩大缂丝市场。

缂丝《戏婴图》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苏州缂丝迎来新的高潮。满族对汉文化有着很深的理解。他们设立专门的缂丝机构,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致力于模仿宋代的缂丝作品,更在工艺上不断探索和创新,研制出一系列新技术和新品种。乾隆时期,苏州缂丝艺术达到鼎盛,据史料记载摹缂乾隆皇帝的书法、绘画及题字作品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在清宫珍藏的缂丝书法作品中,乾隆皇帝亲笔或临摹的作品竟高达68件,而在花卉题材的缂丝作品中,乾隆皇帝的作品或为前人题字的亦有12件之多。这里并不包括乾隆时期的其他缂丝,由此可以看出乾隆皇帝特别欣赏缂丝艺术,有计划地组织大量人力织造。清人沈初在《西清笔记》中提到乾隆时期的苏州缂丝:

刻丝者其原画亦在取以相较树石层次笔意相同,而傅色鲜艳,刻丝反盛,近来吴中工匠亦有能者。

缂丝《乾隆御笔卞和献璞说》 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中工匠亦有能者”表明苏州的缂丝工匠不仅能织丝,更懂得书画原理,兼画家与丝匠两重身份。2004年,清乾隆《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以3575万元的高价成交。17年后,它又以2.415亿元的价格,创下缂丝作品世界最高拍卖纪录。可见乾隆年间苏州缂丝作品的精致与奢华。

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局部)乾隆御题诗、仿李公麟流觞图

清代中晚期,苏州的缂丝行业逐渐衰落,从业人数急剧减少,昔日的繁荣不再。到了民国初年,缂丝织品的市场日渐萎缩,苏州城郊的许多缂机因市场需求的减少而被迫闲置。苏州《明报》记载道:

战前吴中操此者约百人,在此数十年中,固有因年事之增进而死亡,其遭遇战争之逼迫而流亡者亦颇不少,今能织造者恐不足六十人,而艺人精者不过二三十而已。

缂丝《喜报生孙图轴》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州从全国的缂丝中心,到不足百人的织造者。回顾苏州八百年的缂丝史,可以得出其受社会经济影响颇深。国家肇始,百废待兴,缂丝这类奢侈品因其繁琐浪费而遭受压制,等到社会恢复,百业兴旺,缂丝又凭着出众卓越的外观,得到上层人士的喜爱,它如一叶扁舟,随着社会兴衰而上下起伏。

4.

结 语

缂丝作为一项产生于河北定州,兴盛于江南苏州的技艺,历经将近千年的传承而愈发熠熠生辉,更是成为苏州与定州两座城市交流与互相帮助的见证者,不可谓是文化史上的一件奇事,蔚为壮观。

缂丝《摹沈子蕃梨花双鸠》作者:马惠娟

今日的苏州匠人为了让缂丝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颇费了一番思量。缂丝所需人工浩繁,价格必然高昂,想要为一般百姓所能消费,就专门设计了团扇之类的小件,只在紧要的地方绘制了缂丝,其余部分加以巧妙裁剪,优雅端庄,大受市场的欢迎。

缂丝 图源:央视新闻

除此以外,很多从业者也从缂丝的历史中看到了顶奢的影子,逐渐兴起打造出中国爱马仕的雄心,夺回属于中国人的奢侈品市场。缂丝技艺貌似传承古早,但历次市场危机中,其总能找到新的突破点,在风浪中得以生存,例如前文所提到的结合皇家院画、间或颜料补笔,都是顺应时事的精彩革新。但是今日的苏州缂丝工艺,技艺多数花在继承传统,题材多以常见的花鸟、人物为主,似乎还没有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不知随着国力与文化自信心的强大,苏州缂丝行业能否恢复往日的荣光,形成新的产业链,打造出富有时代性与民族性的产品?届时苏州城内的百姓又是否会购买?

参考文献:

1. 李建亮:《论苏州缂丝的艺术特色》,苏州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2. 朴文英:《缂丝》,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 郜莉:《苏州缂丝的现代传承与发展研究》,苏州大学2014届硕士论文。

4. 赵丰:《中国丝绸艺术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

5. 郑丽虹:《中国缂丝的源流与传承》,《丝绸》,2008年第2期。

6. 严勇:《中国古代的缂丝艺术》,《收藏家》,2005年第7期。

7. 孙佩兰:《丝绸之路上的刺绣与缂丝》,《西域研究》,1995年第2期。

8. 范金民,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93年版。

9. 王晓娟:《定州缂丝的现代传承与发展——以“思本堂”为例》,《美术教育研究》,2020年第15期。

10. 缪秋菊:《苏州缂丝文化技艺保护与传承探析》,《丝绸》,2014年第2期。

11.《缂丝传承人:“雕刻了的丝绸”如流淌的乡愁》,微信公众号,河北省诚心文化促进会,2018年10月17日,https://mp.weixin.qq.com/s/y1DqKCamubSRtVvXlPXWEg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