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不费吹灰之力,他一举灭掉了李茂贞百战建立的岐国

2024-06-27 14: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李存勗灭后梁,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后梁所属的各个藩镇,还有那些只在名义上臣服后梁,以及连名义上都不属于后梁的各支独立势力。独立势力中最强大的杨氏吴国,一直是晋(后唐)反抗后梁的重要盟友,不过,随着徐温在吴国掌权,这种盟友关系渐渐淡化直至消失。

本文摘自《五代十国全史6:后唐三朝》

李嗣源奇袭郓州得手后,李存勗曾派使者到达扬州,请求吴国按照盟约出兵北上,与唐军南北夹击后梁。此时,徐温已将吴国的内政权力交给在扬州的养子徐知诰,但军事、外交方面的决策,徐知诰不敢自作主张,仍须请示徐温。坐镇金陵的徐温接到养子的报告后,打算派水师沿着海岸线北上山东,不过,并不是助唐攻梁,而是等唐、梁两军决出胜负,再加入胜利者一方,顺势捞点儿好处。

但徐温这个计划刚说出来,就遭到头号谋士严可求的反对,反对理由乍一看简直荒谬:“如果梁军邀请我军登陆援救他们,我军用什么理由来拒绝?”吴国和后唐不是同盟关系吗?后梁不是你们的敌人吗?这世上哪有敌人向你求援,一起去打击你的盟友,你还不好意思回绝的道理?可是,就因严可求这句话,徐温放弃了自己的计划,吴军按兵不动,不参与梁、唐之间的最后决战。

毫无疑问,严可求是一代智士,能说出看起来如此荒谬的一句话,原因恐怕是这样的:我们看得见的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晋国(后唐)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以及后梁越来越明显的衰退趋势,使吴国的最大假想敌发生了改变。徐温此前显然已悄悄背弃了与李存勗的盟约,转而同后梁达成了某种助梁抗唐的秘密协定。虽然对于这个秘密协定,徐温也是以实用主义态度视之,随时准备扔进废纸篓的。

等得知李存勗灭梁,徐温多少有些懊恼,埋怨严可求说:“你前些日子反对我的计划,现在可好,捅下的娄子怎么补?”

严可求不以为意,回复了一段后来证明极有预见性的话:“据我得到的情报,李存勗刚刚夺取中原,就已志得意满,忘乎所以,他统御部下,又没有一定法度,估计用不了几年,其内部一定会发生变化。我们现在只需对外放低姿态,用谦卑的言辞和厚重的贿赂来敷衍他,对内保境安民,做好自己的事,等着他出事就行。”

徐温对严可求的判断力还是比较信赖的,听了他的预测,宽心了不少,对后唐的畏惧之意大减。李存勗下诏书给吴国,吴国方面以自己不是后唐的属国为由,拒绝接受。直到李存勗将诏书改为国书,开头称“大唐皇帝致书于吴国主”,吴国方面才受书,然后回书称“大吴国主上大唐皇帝”。稍后,徐温派遣吴国的司农卿卢苹为使,前往洛阳觐见李存勗。

在卢苹出使前,严可求见了他,面授机宜,推测了李存勗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将如何作答写在密件上,交给卢苹。严可求堪称神机妙算,李存勗的想法让他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卢苹照着严可求的锦囊应对,把后唐皇帝说得龙心大悦。

卢苹回来后,向徐温报告说:李存勗自灭梁之后,懈怠政事,将过多的精力用于游玩打猎,又舍不得对部下论功行赏,听不进反对意见,对他不满的人越来越多……

李存勗的另一个老资格盟友——风云一时的岐王李茂贞,早在刘知俊降蜀之后,便一蹶不振。李茂贞本人也渐渐老迈,精力衰竭,所以岐国不论是实力还是声望,都已被边缘化。到李存勗灭梁之时,岐国的地盘仅剩下陇右一隅的区区六个州府(凤翔府、泾州、原州、渭州、仪州、陇州),只是苟延残喘。

闻听后梁灭亡,虚弱的李茂贞当然没有徐温那种与新朝纠缠的底气。他原先自认与李克用平辈,以李存勗的“季父”自居,等得知李存勗到洛阳,忙向后唐称臣,并遣使入朝。李茂贞派来觐见李存勗的使臣,级别要比吴国派来的卢苹高不少,是李茂贞着力培养的继承人,时年二十五岁的彰义节度使李继(yán)(后改名李从)。

不过级别和眼界显然不是一回事。《旧五代史》上说,李继是李茂贞的长子,但就像李存勗的排行是一笔糊涂账一样,这条记载也有问题。早在二十年前(唐天复三年,903年),李茂贞让儿子宋侃迎娶了昭宗李晔的女儿平原公主,那时李继才五岁,宋侃极有可能是他的哥哥。《五代史补》甚至说李继在“昆仲间第六”。

不管李继究竟是老大、老二,还是老六,他肯定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无须努力便会官运亨通。他还未成年,便得授谘议参军,赐绯鱼袋,领彭州副使、凤翔衙内都指挥使。李茂贞取得代替唐朝皇帝墨敕除官的权力后,又给这个儿子加了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四镇北庭行营、彰义节度使等一大堆显赫的头衔。

李继进入官场很早,官大官多,但本书此前没有提过这个人,因为他实在没有值得一提的业绩。李茂贞的这个儿子性格柔和,文质彬彬,擅长书画,但在政务、军事方面的能力很平庸。

虽然岐国比较穷,但也不能空手来,李继代表父亲向李存勗献上龙凤玉带,又向后宫刘玉娘献上宝装针珥,两面讨好。李存勗则很厚道地表示:李茂贞一直不向伪梁屈膝,实乃大唐遗臣、宿望耆老,应该享受特别的礼仪,所以改封岐王李茂贞为“秦王”,在所赐诏书不书其名,以示尊重。

不清楚李继在洛阳的这段时间究竟看到了些什么,但显然他的感受与卢苹、严可求大不相同,完全被李存勗的英武和后唐军队的强悍善战折服了。史书有很多李存勗在灭梁后热衷游猎,除了他本人本来就喜欢打猎,可能含有向各方来使炫耀武力的成分。在那个年代,游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替军事演习。不过,在文人卢苹的眼中,在人口稠密,到处是农田的汴梁、洛阳周边地区游猎,是不务正业,而且祸害百姓。

李继连忙回报父亲:唐军强大,我们不敌!刚刚取得秦王头衔的李茂贞更加惊慌,上书请求行藩臣之礼,李存勗用十分暖心的措辞下诏回绝:我怎么忍心接受秦王如此德高望重的前辈下拜呢?于是,李茂贞觉得自己的末日快要到了。这么想着,他就病倒了。同光二年(924)四月,李茂贞在凤翔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临终前,李茂贞上书,请求李存勗准许他的儿子李继接替自己,暂理凤翔的军政要务。李存勗同意了这一请求,让李继接了班,就任凤翔节度使,但不能继承秦王或岐王的爵位。

随后,李存勗派了一名叫柴重厚的宦官到凤翔担任监军,渐渐挤占了李继的权力,李继也不敢反抗。再后来,李存勗伐蜀,顺势过凤翔,李继被命令随同讨伐大军一道行动,被迫离开凤翔,负责为大军提供军需。于是,由唐末枭雄李茂贞百战建立的岐国,从名到实都不复存在。

这样,李存勗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用渐进手段,只付出了微小代价,就不声不响地吞并了一国。这是李存勗的成功,是他继灭梁之后又一个漂亮的胜利,也为未来的赵宋合并吴越提供了一个学习范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