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公元1015年:5次罢相,寇准一生为何大起大落?
楔子
你好,这里是《文明之旅》节目。欢迎你,穿越到公元 1015 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辽圣宗开泰四年。
这一年,大宋朝还是在原来的轨迹上往前滑动。“大中祥符”嘛,就是这么个时代:在人间的上面,再架设一层神仙;在老赵家的皇权之上,再刷上一层神权。那有用没用呢?
不好说。但真宗皇帝确实是玩得不亦乐乎:前一年,那个巨大的道观“玉清昭应宫”建成了。所以,从今年元旦开始,各种大型的、国家级的祭祀仪式就有了活动场所。真宗皇帝是真高兴啊,一开年就是大手笔,不仅大赦天下,还把沿黄河、长江、淮河,以及整个江南地区遭遇水灾的民田,今年的税收,全都免了。
这一年,在正史记载的那些大事儿之外,还有两件当时看来很小的人间悲欢。
悲的是,大词人柳永,就是那个写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永,这一年参加科考,又没考取进士。这一年他已经31岁了。有一个著名的文坛掌故,说有人向皇帝推荐柳永,但是因为柳永写词的名气太大,而且往往是那种艳词,所以皇帝就随口说了一句:“算了,还是让他填词去吧。且去填词。”就这一句话,可就把柳永给耽误了。他真正中进士,要到将近20年之后,那时候柳永已经50岁了。而且是改了个名字,从柳三变改成柳永,才考中。
这是一悲。但是科举考场上,有悲就有喜。
这一年,范仲淹,就是那个写《岳阳楼记》,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中进士了。时年26岁。这是范仲淹人生中的一大步,同时也标志着,大宋朝的下一代士大夫开始登场了。
顺便说一下,后来宋仁宗一朝的几个重臣,这一年都已经长成翩翩少年。名相韩琦和名将狄青是同龄人,今年都是7岁。欧阳修,今年8岁。文彦博,就是对皇帝喊出来那句名言,“你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是和老百姓共治天下”的文彦博,今年9岁。名相富弼,今年11岁。包拯,包公包青天,今年16岁。你看,要不了多久,大宋朝政坛上的华彩和风波,都是由这新一代人创造的了。
但是先别着急。老一代的名臣,这个时候还在舞台上做最后的表演。所以,未来连续几期节目,我们都要说到这批行将谢幕的老臣。
今天说谁呢?著名的寇准。为什么今年说他?你要是看过上一期节目的话,应该还记得:去年,真宗皇帝是一怒之下,把枢密院的几个长官全部撤职,提拔寇准为枢密使,也就是军事部门的首脑。寇准算是再一次又进入了权力核心。这是去年六月份的事儿,但是也就过了10个月,今年的四月份,他的枢密使的官儿就丢了,被外派到洛阳当河南知府。这是寇准第四次被踢出核心圈。
而且这还不是最后一次,他后面还有第五次,那一次更是:高高跃起,重重摔下。而那次摔下来,寇准就再也没有机会东山再起了,直到他病死在雷州。雷州跟海南就一海之隔。在那个时候,就是临近天涯海角。
那问题来了:寇准这一生,本事那么大、功劳那么大,但是仕途为什么这么不顺?
咱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穿越回公元1015年,大宋朝大中祥符八年。
少年宰相寇准
这一期我们讲寇准。因为寇准实在太有名了,所以我们要先花一点时间,讲讲传说中的寇准和历史上真实的寇准之间的区别。
首先,传说中的寇准是山西人,所以叫“寇老西儿”。其实不是。寇准是华州下邽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渭南人。他是“老陕”,不是“老西儿”。
其次,寇准不是平民出身。他的父亲,在五代时期还考中过状元,虽然兵荒马乱的,状元不怎么值钱,他父亲也没有当过什么大官,但有这样的父亲,寇准的出身也不是一般的平民可比。
再来,这个你可能要大跌眼镜了:民间传说中的寇准形象,是一个非常穷的官儿。评书里面讲,寇准当县官的时候,官服上是补丁摞补丁,乌纱帽的帽翅儿都没了。三班衙役都发不起工资,只好出去卖瓜子、捡粪,有事了才回衙门上班升堂。有上级来检查工作,泡杯茶都没有,在破草帽上撕一圈泡在茶壶里,还说,这叫“圈儿茶”。
那真实的寇准呢?
我们就看正史里的说法:《宋史》说寇准是少年富贵,喜欢豪华奢侈的生活,喜欢喝酒,喜欢大宴宾客。为什么说他奢侈呢?因为他家居然不用油灯,而用蜡烛,厨房厕所里都用蜡烛。蜡烛当年是奢侈品。
还有一个证据,是很多年之后,司马光有一次教训自己的儿子,让他一定要勤俭持家,写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宋代的例子,都是说这些人怎么简朴,唯独说到寇准,说“这个寇准啊,当时就数他生活最豪奢。但是没办法啊,他功劳大啊,大家也不说他不对。但是你看,他家的家风就不好,子孙接着败家,现在怎么样?都很穷困啊。”
还有一点,传说中的寇准都有一点喜剧色彩,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他好像是一个很幽默的人。但是我在史料上读到的寇准,不仅没有什么幽默感,反而是一个做事有一点豪气的人。这个豪气,有的时候表现为果断,有的时候就表现为粗鲁。比如说他不是喜欢大宴宾客嘛,其中一个保留节目,就是拼命给人灌酒。关起门来灌,灌得所有人都受不了,灌到有人老婆来公堂上大闹。
好了,我知道说到这儿,你已经能把传说中的寇准和真实的寇准形象一分为二、完全划断了。什么寇准和杨家将的交道,什么“寇准背靴”、“夜审潘洪”这些故事,都是虚构的。
那真实寇准的政治生涯什么样呢?下面我就要讲一个你不熟的寇准的故事了。
这一年,1015年,寇准已经是54岁的人了。比我现在的年龄还要大几岁。在那个年代,这就算是一个老人家了。但是要知道,这可不是寇准政治角色的底色,他的底色是两个字——“少年”。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要看他的出身。寇准是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那一年的进士都有谁啊?我们前面这些期节目讲到的那些名相,比如李沆、向敏中、王旦,还有寇准,全部都是太平兴国五年这一科的进士。同榜进士,互称“同年”,在科举时代的官场上,那是非常近的关系,在道德上,甚至隐隐然都有一种互相提携的责任。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而在这一榜的进士里面,寇准的年纪又是最小的。
你看:中进士的时候,李沆是33岁,向敏中是31岁,王旦是23岁。那寇准呢?那年他19岁。风华正茂的少年郎啊,当时同一榜中年纪最小的进士还有一个专属的名号,叫“探花”。你可能会说,不对啊,探花不是科举中的第三名吗?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嘛。对,但那是北宋晚期之后科举里的说法。这个时候,探花指的就是一科进士中最年轻的那位。大家一起考中了进士,派年纪虽小的那个采点花来庆祝,这叫探花郎。
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在一个宿舍里,如果关系处得不错,最年轻的那位小弟,如果大家处得关系好的话,这位小弟往往是最受照顾的那个人。寇准这辈子的仕途,还真就有点这个意思。同年的这几位宰相对他都有明里暗里、或多或少的关照,而且关照就是一辈子的。
不仅如此啊。寇准年轻,皇帝,当时是宋太宗皇帝也非常喜欢。中完进士,寇准就从一个县官开始做起,最开始是在巴东县,就是今天的湖北恩施巴东县,三年后,就调回内地,到成安县当县官,在今天的邯郸,这距离首都开封就很近了。再过两年,宋太宗亲自任命寇准进京,当上了京官。又过了四年,再提拔,成了枢密直学士,成了皇帝的参谋和顾问,直接在皇帝身边工作。又过了不到两年,又提拔,成了枢密副使,这就是朝廷重臣了。
这时候,寇准才30岁。三年半之后,又提拔,寇准当上了参知政事,副宰相。这一年他才33岁。
你看,寇准这一路提拔,每一步都很扎实,而且非常快。古代当官就是这样,只要每一步都不耽误,三四年就升,三四年就升,这就是非常理想的节奏。33岁的参知政事,北宋一朝,到当时为止,这是最年轻的中央大员。
那你说,这是寇准本人的奋斗结果,还是有别的什么力量在背后助推呢?
这个地方,我要插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有一种很独特的思维方式,就是——更相信自己的努力,而不太看其他的变量。这可能跟我们是农耕民族有关系:土地就在那里,气候条件就在那里,土地里能打多少粮食,全凭自己努力,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嘛。今天的很多家长训小孩,不也是这么一句话吗?少看别人,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毫无疑问,这是中华文明的一个优势,我们是真勤奋、真努力、真舍得跟自己死磕啊。但这个思维方式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容易看不到环境的变量。
记得作家王小波曾经讲,过去农村有一种独轮车,非常难推,推好了需要很高超的手艺,那很多人就专心练习独轮车的技巧,技巧高到可以封神,封神之后也有掌声,以至于他们从来不考虑修路的问题。不考虑有了好路,我其实不用推这么难推的独轮车。
好了,回到我们的话题:寇准的仕途这么顺利,是什么原因呢?寇准本人当然是很优秀,但是恐怕更重要的原因是,宋太宗需要他这么顺利。不是寇准的独轮车推得好,而是太宗皇帝有意把他的路铺得更平。这就是一个我们平时不太注意到的环境变量。
过去,我们对皇帝这个角色的理解,往往失之于简单。觉得,皇帝也是人嘛,也充满了人性的弱点嘛,谗言顺耳就相信,忠言逆耳就恼火,遇到自己宠爱的人就提拔,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事就龙颜大怒。这么理解皇帝,就把皇帝看成了一个只有应激反应的小动物了。
其实,皇帝中不仅有非常杰出的人,尤其像宋太宗这样,可以算是半个开国皇帝,那更是人中龙凤,更重要的是,皇帝是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拱顶石”。他的位置决定了,他要思考的维度是非常多的:要防范背叛欺骗、大权旁落、结党营私,要平衡内忧外患、边疆内地、文臣武将,既要现在大权独揽又要未来平稳过渡,既要考虑眼前事也要顾忌身后名,等等。所谓“帝王之心”深不可测,就是这个原因。其实也没有什么玄妙的,就是因为他要考虑的维度多而已。
所以,朝中大臣感知到的是:我有多优秀,我有多努力,我哪句话挠到了皇帝的痒处或者痛处,我哪个表现让皇帝满意了或者反感了,所以他才会那么那么对我。其实,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
我们就拿宋太宗和寇准的情况来举例子。寇准确实很年轻,很优秀,很招人喜欢。但是太宗皇帝这么刻意培养他,肯定不是出于个人的偏好,帝王之心啊,一定是有更深的考虑的。我们可以简单说几个:
第一,宋太宗在位的那20年左右的时间里面,他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大规模地扩张科举。这背后有好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要打造自己的班底啊。考中进士的举子,都是天子门生嘛。尤其是雍熙北伐失败之后,军事上那么大的惨败,他还怎么笼络士大夫呢?发文凭当然就是一个好办法。
所以你看,宋太祖的时候也搞科举,平均一榜也就录取13个进士。而到了宋太宗的时候,扩张了十几倍,平均一榜要录取186个进士,寇准他们太平兴国五年这一榜,119个进士,不算多,他老人家最后一次科举,淳化三年那一榜,居然录取了353个进士。
光录取不行啊,还得让这些进士看到前途啊。宋太祖时候的进士,在他活着的时候,进入权力核心圈,就是宰相、副宰相、枢密院这个级别的,一个也没有。而太宗就不一样,他活着的时候,他录取的进士,有16个人当了中央大员。其中升官最快的,像吕蒙正这样的,只花了6年时间。相比起来,寇准花了14年,不算快的。
所以,按照现在的话讲,寇准不是自己有多牛,而是踏进了一个特别牛的赛道,遇到了一个注定要起飞的风口:在宋太宗一朝的早期考上了进士。
第二个原因,宋太宗这个阶段刻意提拔寇准,是要为自己将来的接班人——下一任皇帝,提前培养一个宰相班底。太宗把寇准提拔成枢密副使,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是什么时候?公元991年,淳化二年,这时候太宗年过半百了,而且受过箭伤,身体不好,而且这个阶段在为接班人的问题揪心。
寇准在同一榜进士中最年轻,这个优势就发挥出来了。在太宗皇帝看来,寇准现在虽然只有三十多岁,再过十年,也才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是他资格老啊,三十多岁都当过副宰相了。将来交给子孙,这样的人比较镇得住场面。
所以,太宗皇帝其实刻意强调这一点的。寇准刚当上参知政事的时候,有一次大臣们陪同皇帝一起饮筵,宋太宗亲手拿起一朵花,赐给寇准,来来来戴上戴上,咱们这群人里头,就寇准年少啊,他正是头上插花,大碗饮酒的年纪啊。
以太宗皇帝的那种深沉的性格,这应该不是随口开个玩笑,这是在当众标定寇准的政治地位:他虽然现在是副宰相,但是年轻啊,我这是为未来班子搞梯队建设呢。
你可以想像一下那个场景,头戴御赐鲜花的少年宰相,玉树临风地往那儿一站,你就说众人是不是得叹服?
明白了这一层,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来为了一些小事,太宗就把寇准赶到地方上任职,到了地方,又公开问:寇准在外面过得好不好啊?这是在干啥?是动了真情,想念吗?不不不,宋太宗这种性格的皇帝,他这是在释放信号。
你要是一个领导,刻意培养一个年纪相差20岁左右的年轻人,你也会这么办。让年轻人受点挫折,多点历练,但是又不能一棍子打死,话里话外要让上下左右所有人都明白,他是你在培养的人。
皇帝培养寇准,还有一个原因。
他现在还不是宋太宗,那是死了之后才有的庙号,但是他活着的时候就想当唐太宗,这是肯定的。但一个人扮演不了唐太宗啊,需要有人跟他演对手戏啊,说白了,需要有一个直言极谏的魏征,他才能当虚心纳谏的唐太宗啊。对,最适合扮演魏征角色的人,就是寇准。
话说有一次朝会上,寇准说话说得很直。太宗火了,站起来就要走。寇准说,哪儿让你能走啊?上前砰地拉住太宗的衣裳,把他拽回到座位上,直到达成一致,才让皇帝走人。那太宗皇帝生气了吗?没有!他说,这样做事的人才是真宰相啊,又说,我有了寇准,这不就相当于唐太宗有了魏征吗?
你看,寇准的臭脾气,居然有这样的妙用。如果寇准一方面能保留这样的臭脾气,另一方面对太宗皇帝的这个心思洞若观火,那双方配合起来,一唱一和,没准儿真能创造很多政坛佳话。
你看,寇准是进士、寇准很年轻、寇准脾气不好,这居然都是皇帝培养他的原因。
但是,茨威格有句话说得好啊:“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被好运气砸中了的寇准,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孤臣”是把双刃剑
太宗皇帝为什么要用寇准,其实还有一个更加隐秘的原因。
有这么个事:话说有一年大旱,老天一直不下雨,太宗皇帝就急了,问身边人,我是不是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以至于老天爷要这么惩罚咱们?大家都说,这怎么能怪您呢?这都是命里该着啊。
只有寇准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是因为我们司法不公正。皇帝一听,你说说看,怎么个司法不公正。寇准说,你把宰相、枢密使这些大官都叫来,我就说。皇帝说,行,都叫来,你说。
寇准一张嘴,说出了一件旧案。
什么事儿呢?同样是官员贪污受贿,有的人被发现之后,就被杀了头。而当时的参知政事,副宰相王沔的弟弟王淮,犯了一模一样的罪,但就因为他哥是副宰相,居然就只被罚了打板子。而且这个板子还不是在公堂上打的,而是他自己回家打的,官儿也没丢。
寇准说,这也太不公平了,司法不公到了这样的程度,老天爷不下雨也是应该的。太宗皇帝一扭头,问王沔,有这事不?王沔说,有。然后王沔就被责备了一番。
史书上记载,自从这件事发生之后,太宗皇帝就知道了,寇准这人可以用。把他提拔进权力核心,就是这之后的事儿。好了,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事发生之后,皇帝就判断寇准可用呢?
因为他揭发了一件大案?肯定不是。
一个副宰相能那么公然地包庇自己的弟弟,这肯定不是偷偷摸摸干的,宋太宗是一个情报工作做得非常到位的皇帝,这件事应该得到了他的默许。所以,如果有人包庇,这里头不仅有王沔,应该也有太宗本人。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寇准有勇气在朝堂上把它揭发出来。
这也还不是核心。核心的秘密是——这是我在北大历史系教授赵冬梅老师这本书《千秋是非话寇准》里才看到的解释——原来寇准和这个王淮是科举的同年。没错,寇准、王淮,还有名相李沆、王旦,都是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你看,这是历史学家对这个阶段的史料熟到这个程度,才能看出来的破案线索。
看到这一点,我们才明白,为什么太宗决定用寇准了?因为寇准这个人六亲不认。
你想,寇准的社会关系是非常简单的,祖上几辈都是平民,父亲虽然是状元,但也没当过什么大官,所以他没有任何复杂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关系。如果非要说有关系网,那也就是“太平兴国五年进士”这个科举同年的关系网了。事实也确实如此,李沆、王旦这些人对寇准一直是明里暗里帮忙的。但是寇准呢?眼皮都不眨,就在公开场合把他的同年王淮给告发了。你想想看,一个官员,什么背景都没有,居然一抬脚就敢把唯一的关系网给踹破了,这个勇气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站在寇准的角度看,可以管这叫“大义灭亲”,或者是“公正无私”,但是看在皇帝眼里,这可不是一般的道德高尚,而且一个关键的政治品质,这叫“不党”。一个不搞任何关系网,不党的臣子,这叫“孤臣”。
要知道,在中国古代政治里,“孤臣”是对一个臣子非常高的评价。李鸿章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给自己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当然,李鸿章肯定不算什么孤臣,但说明,他还是希望历史给自己这样一个评价的。所谓“孤臣”,那得自己不组建小集团,也不依附于任何政治集团,就凭自己的能力为皇帝效忠。这样的大臣,那肯定比大熊猫还要罕见。
如果他不仅没有帮派,他还有能力,还有担当,那就更不得了。
你就想嘛,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你自己亲自面试招进来的一个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年轻,业务能力强,而且谁的账都不买,公司里面那些呆够了年头的老家伙们,不敢说的话,他张口就敢说,为了公司发展,他什么人都敢得罪。你说,你是不是也得把他当成个宝?肯定要刻意培养啊。
这个时候,宋太宗眼里的寇准,就是这么个角色:一把雪亮的宝刀,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而且只有一个握在皇帝手里的刀柄。这是不是宝贝?
寇准前半生的顺利,说起来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后半生的困顿和挫折呢?其实也是这个原因。
太宗皇帝那么喜欢寇准,栽培他,提拔他,但最后不得不跟寇准翻了脸,这是996年,宋太宗去世的前一年。当时的寇准虽然名义上是参知政事,副宰相,但实际上,宰相吕端和其他同僚,都知道寇准在太宗心目中的地位,平时处理政务,都是寇准怎么说就怎么办。说白了,寇准已经是主持政务,大权在握了。要知道,这时候太宗身体已经不行了,当年战场上受的箭伤一直就没好。那你想,如果不是忍无可忍,太宗皇帝怎么可能把自己多年刻意培养的宰相接班人给轰下台呢?
发生了什么事呢?起因是一个小事,有人觉得寇准在人事安排上不公平,就告到了皇帝这儿,指责寇准专权。
寇准当时不在现场,皇帝就问宰相吕端,怎么回事啊?吕端说,这种人事安排,都是寇准定的。他这个人性格刚强,喜欢说了算,我也不好跟他争辩,怕伤了国家的体面。
这也算是实情。正说着呢,寇准来了,马上就说,这种人事安排,都是和你们一起决定的,怎么现在算到我一个人头上呢?就大声吵吵起来。皇帝就提醒说,别这样,你们这些宰相大臣在大殿上这么争执,有失体统啊。如果这个时候寇准就此罢休,可能也就算了。但是不行,寇准的倔脾气上来了,非要争个是非曲直。太宗皇帝脸拉得老长,说了一句很重的话,就是一只鸟一只老鼠,也通人性啊,何况你是个人呢?
万没想到,第二天,寇准竟然抱着一堆宰相府的文件记录本出现了,来来来,不是说我不对吗?文字记录都在这儿,咱们一条条地掰扯。太宗皇帝一声长叹,也罢,你走吧。寇准被罢职。
回顾这个过程,太宗为什么对寇准绝望?不是因为具体哪件事做得不对,也不是因为什么专权威胁到了皇帝,只是因为寇准坚决只当一把锋利的刀,他拒绝和周围的网络合作、妥协、包容,甚至对皇帝也是这样。他是一把宝刀,但是太宗发现,他的锋芒会伤到周围所有的人,而且自己的手也不见得握得住刀柄。那怎么办呢?这样的刀,再锋利,也只能放弃啊。
这是寇准第二次被从皇帝身边的重要岗位上撵出去。后来还有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每一次的原因也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他自以为做了正确的事,而与此同时,他也严重破坏了和周围的关系,最终因为成了一个麻烦制造者,或者是和整个政局格格不入的人,不得不被排除出了政治中心。
你可能会说,这是那个时代对一个坚持原则的、不愿意同流合污的人的不公。
你也可能会说,性格决定命运,这是一个才华出众但是性格糟糕的人的悲剧。
那寇准的故事,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呢?
一出成长的悲剧
有人说,寇准的一生是一个性格悲剧。如果是性格悲剧,他压根就没有前半场的辉煌。
我倒是觉得,他是一个成长悲剧。
回到这一年,公元1015年,这一年寇准已经54岁了。他又一次有机会在宰相位置上工作,但还是因为把一点点矛盾闹得不可开交,最后真宗皇帝还是只好让他走人。真宗当时说了这么几句话:这个寇准啊,岁数也大了,经过的事儿也不少了,我以为他那些毛病多少也能改改了。哎,没想到啊,我看他今天做事的样子,比过去还要过分。
其实这样的话,真宗以前也说过,更早,太宗也说过。这两代皇帝从一开始就知道寇准性格中的强项和弱点,他们只是觉得,毕竟人才难得,我敲打敲打,他能好点?我让他在基层历练几年,吃点苦头,他能好点?我找个人,比如毕士安那样的老臣放在他上面,他能好点?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了,他也该成熟了,他能好点?
但是没想到,寇准这一生真是印证了那句话:“男人至死是少年”。他34岁的样子,和54岁的样子,没有什么区别。一样的嫉恶如仇,一样的我行我素,一样是想到了就做、看不惯就吵。说白了,他这20年,没有什么成长。
什么是成长?很多年前,有一位老前辈是这么跟我说的,他说,一个人的硬实力,其实到20多岁就基本定型了。后面的成长,其实都不体现在他自己身上,而是要反映在他周边的社会网络上。总结一句话就是:“人的本事靠自己,人的成长在网络”。
我就问这位前辈,你这话,简单理解,是不是就是要搞好和周边人的关系?
他说,不是啊,是向周边网络“输出秩序”,这恰恰是讨好别人做不到的事儿。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还记得他还说:20岁,“有人带你”就叫成功;30岁,“有人用你”就叫成功;40岁,“有人捧你”就叫成功;50岁,“有人跟你”就叫成功。
这是一个从社会网络来看一个人一生成长的视角。人这一辈子,应该向周边的网络输出什么秩序。你看——
20多岁的人,最大的成功,不是自己变得多强大,而是被强大的社会网络接纳,也就是所谓的“有人带你”;
到了30岁,你就必须成为网络的一个很重要的节点了,能够独当一面,大家把什么事交给你,就能放心,也就是所谓的“有人用你”;
到了40岁,你的周边的社会网络进一步强化了,不仅你这个节点很强,你周边的节点也很强了,强节点和强节点的互动,这就是所谓“有人捧你”。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会,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的那些同学一个个都嫩得很,互相也帮不上什么忙。但是40岁一到,发现,自己的同学每个人都开始有点社会地位和独特资源了,可以互相帮忙了;
那到了50岁呢,一个人应该呈现出那种桃李满天下的状态,你不仅是网络的重要节点,而且应该可以向整个网络输出秩序,周边节点都因为你的存在而受到好处,这就是所谓的“有人跟你”。
我大概是30岁左右听到了这番话,一直受用到现在。
成功不成功的,咱们先放到一边。这段话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看到了:人原来不是孤立的个体,人的一切价值都可以从网络的角度来观察。这对当时的我来说,震撼不小。
你想,我们这代人,价值观基本都是在学校时候形成的。那个时候,我们以为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以为:考试是不许交头接耳的,人人是各凭本事闯世界的,世界是按照个人的本事来公平分配果实的,人是只要真理在手就可以走遍天下的。
你可以对照一下今天我们讲的寇准,他可能就生活在这样的观念世界里。科举出身的人,考场上凭自己的本事,一字一句拼杀出来的,这么想问题也确实很正常。
但是真实世界是这样的吗?不是啊。我举一个例子,你感受一下。
寇准一生,有一个著名的转折点。就是澶渊之盟达成之后,寇准立下了大功。他自己是志得意满,真宗皇帝对他也是非常感激。据史料记载:这个时候王钦若就在真宗耳朵边上进谗言,又说什么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又说什么寇准是个赌徒,拿皇帝的命当赌注,孤注一掷。据说,真宗皇帝就此开始讨厌寇准,后来果然就不让寇准当宰相了。
事实是表面看起来的这样吗?就算这段史料是真实的,如果用人之常情来推断,我们还可以设想另外一种可能性:
你想,寇准当时已经到什么程度了?他公开对真宗皇帝说,“你看看,如果在澶渊的时候,我什么都听你的,澶渊之盟这事能办得这么快吗?”皇帝笑着说,“对对对,都是你的功劳”。
皇帝的修养再好,这样的大臣,也肯定是一个问题了,不能用了啊。你功劳再大,皇帝也不能就这么容忍你。
但是皇帝的难处在于,寇准刚刚立了这么大的功劳,皇帝也不好公开地、无来由地跟他翻脸,只能慢慢找机会。这个时候王钦若凑上来给寇准进谗言,什么“城下之盟”、什么“孤注一掷”,说了一堆。这些问题,皇帝是因为王钦若的提醒才意识到的吗?不可能嘛。真宗皇帝又不是傻子。这些念头他肯定早就有过。
那王钦若说这番谗言,有什么用呢?有用。至少皇帝得到了两个信号:第一,王钦若愿意跳出来,公开和寇准唱对台戏。第二,王钦若提供了批评寇准的说辞。这意味着,把寇准请出中央,不是皇帝一个人的意思了,有人愿意下手,有人愿意背锅。那真宗皇帝就正好顺水推舟,把这事给办了。这不是皇帝我翻脸无情啊,是有人看不惯寇准哈!
高明的政治家从来都是这样的,他们不是天天按照自己的意志予取予求,他们是紧紧地盯着整个政治网络,观察里面每一个细小的变化,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找到各种力量之间的每一个缝隙,用纵横捭阖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诉求。
所以你看:这个故事要是这么理解,这就不是一个王钦若进谗言,真宗皇帝变心了的故事。而是整个政局网络,出现了一个不利于寇准的裂缝,真宗皇帝借机请寇准出局的故事。寇准不是被王钦若和皇帝赶走的,而是被这个网络格局的变化挤出去的。
你再看:这其中的所有人都不是我行我素,对环境的刺激做简单反应的。所有人都是盯着这张“网”,因时而动,因势而变的。
而寇准呢?他一生都相信自己这个节点的本领,一生都孤立在网络之外,一生也不怕得罪网上的其他节点。他觉得,凭自己的本事,凭自己对大宋的忠诚,自然就能获得皇帝的信任和支持,那就没有什么做不成的。
孤臣寇准,这是皇帝对他的期待,也是寇准对自己的期许。但是很可惜,世界不是这样运行的。如果我真是能穿越回去,见到寇准,我特别想把我那位老前辈的话告诉他:“人的本事靠自己,人的成长在网络”。就像那句著名的诗说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
寇准的悲剧还没有完,我们在后面的1020年,还会再次说到他,那个故事更凶险,更血雨腥风。
但是今天的最后,我们还是跳跃一下,来到寇准的晚年。
那时候他已经不是当朝宰相了,公元1022年,62岁的寇准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一个非常非常小的官,还差点性命不保。
突然有一天,寇准得到消息,他的死对头,一直想要谋害他的那个丁谓,居然也被贬了,居然贬得比他还远。寇准在雷州,丁谓居然还要从雷州渡海去对面的海南岛。两个政坛死对手,在雷州要来一个擦身而过。
这个时候寇准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他派人送了一只蒸羊给丁谓。在宋代吃羊肉最高级,这是一份厚礼。丁谓一看,就问,我能见见寇准吗?寇准说,算了,算了,不见也罢。
第二件事,寇准家里的仆人想去趁机杀了丁谓,报仇嘛。寇准知道之后,把大门一关,在院子里摆出一张大桌子,上面放了赌具,说,大家都来吧,坐,随便玩,就是不准出门。寇准自己搬了一个躺椅,坐在上面看大家玩。直到丁谓走远了,他才下令打开大门。
我读寇准的史料,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内心里有一种欣欣然的感觉。
隔了1000年,我好像和寇准对视了一眼。寇准!寇平仲!寇莱公!你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终于显露出对世界宽容的一面,你终于漂亮地把握住了和他人相处的分寸,你终于和这个时代、这个网络和解了,融为一体了。
恭喜你啊。
这就是我为你讲述的公元1015年。咱们明年再见。
参考文献
(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2004年。
(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
(宋)吴曾撰:《能改斋漫录》,中华书局,1960年。
赵冬梅:《千秋是非话寇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
张维玲:《从天书时代到古文运动——北宋前期的政治过程》,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
何冠环:《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中西书局,2018年。
王瑞来:《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中华书局,2010年。
王晓波:《寇准年谱》,巴蜀书社,1995年。
吴铮强:《寇准谋废东宫考》,《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2021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