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参数化建筑 | 有点儿“危险”也有点儿“有趣”
陈忱对建筑圈看参数化是有批判的,是小众化的观点。
参数化还没有泛生活化,还处于一种非常小众的思潮中。
扎哈的参数化建筑
扎哈是一个形式感非常好的天才,创造了之前没有的建筑形式类型,也创造了一种影响力,出现了一万个追随其后的小扎哈。但她成为一个品牌之后,逐渐被消费、被标签,使她的社会危害盖过了灵感本身。
MAXXI博物馆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参数化建筑是什么?
参数化是工具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会产生不同的过程和结果,它需要极端缜密的逻辑思维,去输入输出像程序员一样的语言。
Beko总体规划, Zaha Hadid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
文艺复兴时期对几何的推导,就是最经典的参数化设计。但是建筑本身也很理性,参数化建筑由于当今电脑的介入,精确的条件输入和唯一精确结果的输出,使之成为一个百分百无菌的环境。
由于参数化工具的快捷和易用,常常出现毁灭性的力量。它很危险,就好像教给一个没有是非观的人如何使用核武器,这种强大的工具一定要有一个强大的大脑支配。
参数化到底有几个元素?
小尺度上:数字建造(digital fabrication)是一个有趣的分支,很多人在这方面有实践。研究一个模块通过变体,与其他模块结合生成建筑小品。从参数化转到数控机床再到3D打印,这套体系完整而又纯粹。
memoryscape_作者:陈忱,任天,徐珂
大尺度上:让几万公顷的尺度和几百平米之间有关联,跨尺度的空间关注十分重要。
陈忱作品Delta City_参数化辅助高程及洪灾系数分析 ©陈忱
建筑立面的优化:是一种优化复杂形体的工具,能使一万个模块缩减成100个,节省时间。
大连马戏团参数化膜结构优化系统_作品 ©reMIX
形态生成的工具:例如玛雅(MAYA)计算机图形软件,在消费社会中抓眼球能力极强。很多人用玛雅(MAYA)形成复杂形体。
用软件去“生成”建筑,有点“可怕”。国内的建筑界有很多很棒的建筑师,十分开放,对新兴技术接受能力也极强,但缺乏了批判性和免疫机制。
参数化教育
参数化教育没有基础,也没有完整的教学体系,都是以商业培训的面貌出现。这样的教育会在短期内形成一个“技能”,但其实是对技术缺乏深度理解和批判的迷恋。
建筑不是这么回事儿,建筑是探索,是引发一场讨论。
所以陈忱拒绝在短时间内教授这种工具。学生们没有得到系统的理论铺垫和批判的辩论过程,就获得了似乎无所不能的参数化工具,去瞬间产生巨大数量的复杂形体,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
陈忱作品fluXXtuation ©陈忱
参数的设置
在AA的景观都市主义研究生课程中,参数化设计就是你的大脑,也是主观与客观的连接点。
参数是设计师去设置的,而每个设计师的设计过程带着一定的设计意图和观察的偏见,因而参数化设计并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过程。
陈忱作品Delta City_参数化辅助高程及洪灾系数分析 ©陈忱
观察者本身总在不可避免的预设,去个性化自己的工具,每个人设置的参数不同,输入方式也不同,这是个非常主观的过程。我们能利用它更好的生成设计,但它却不能代替你思考。
自由的开关参数化的模式
要善于做主观决策,哪一步在参数化的推导逻辑链中,而哪一步要跳出来。
景观作品vertical territories_参数化地形设计系统 ©陈忱
在波士顿做退伍机场变城市公园项目时,她要考虑什么地方设步行网络,什么地方有自然,怎样让百分百的人工强度慢慢“消隐”,回到自然状态。这时,用参数化的加入能适时地“消隐”。参数化把建筑过程变得缜密了,它把1000个问题变成了10个问题,把大尺度变成了小尺度。
陈忱作品Delta City_设计原型 ©陈忱
在休斯顿做能源项目时,在农田上建新城,第一条路怎么画?这时用参数化设定基础数据,能成为一个高级提问者。
陈忱作品重叠城市_场景预览 ©陈忱
用数据计算达到一个草图状态,给你第一笔灵感,这是计算机特别美的存在。
把控“停”与“走”的关系
要搞清自己的逻辑,要在自己的战略里行走。
陈忱经常会设想她是上帝的棋子,去设想她想要的城市是什么样子,再回到上帝视角,去设置参数。
陈忱作品重叠城市_场景预览 ©陈忱
参数化的存在,让她在上帝和棋子之间随意切换。
本期索引
档案编号20180730
【61-2-1】参数化建筑:一种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自动生成设计方案的方法。核心思想是把建筑设计的全要素都变成某个函数的变量,通过改变函数,或者说改变算法,人们能够获得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
【61-2-2】玛雅(MAYA):Autodesk Maya是美国Autodesk公司出品的世界顶级的三维动画软件,Maya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平面设计(二维设计)领域。Maya软件的强大功能正是那些设计师、广告主、影视制片人、游戏开发者、视觉艺术设计专家、网站开发人员们极为推崇的原因。Maya 将他们的标准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61-2-3】扎哈: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中包括米兰的170米玻璃塔,蒙彼利埃摩天大厦以及迪拜舞蹈大厦(DANCING TOWERS)。扎哈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是广州大剧院 [1] ,北京银河SOHO建筑群、南京青奥中心、和香港理工大学建筑楼等也都出自她手。
本文图片由临界工作室提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