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时期我国生态恢复实践进展 | 2024年绿皮书摘录(六)
【中国绿发会讯】本文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3月出版的《2024年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分析》第二篇“理论探索与战略研究”中的“全面推进生态恢复 夯实绿色发展基础”,原作者为周晋峰、赵玉萍、孔垂澜。
新时期我国全面推进生态恢复实践,助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改善,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为我国绿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具体从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山水工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海洋生态恢复项目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山水工程
山水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标志性工程,是新时期最具中国特色的创新性生态恢复实践。2022年年底,我国山水工程成功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该工程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态恢复范例之一”[1]。自2016年开始,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已部署实施52个山水工程项目,实施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000万亩。2023年10月,相关部门公布了山水工程首批15个优秀典型案例,其中涉及矿山恢复5个、湿地类6个、综合治理类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类1个。
二、矿山生态恢复
持续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恢复。2022年《“十四五”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行动计划》(自然资办发〔2022〕31 号)印发实施,提出2022-2024年在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和生态区位重要、生态问题突出的地区,进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预期完成生态恢复面积 1.49 万公顷。2023年,位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的18个项目成功入选第二批示范工程;自“十三五”以来,全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累计恢复治理面积超30万公顷[2]。
同时,我国积极开展矿山生态恢复相关调查和技术研究。完成全国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历史遗留矿山数据库和任务台账;联合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指导沿黄河 9 省(区)实施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破坏与污染状况调查评价;组织开展矿山生态恢复成效评估相关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研究等,不断提升矿山生态恢复科技水平[3]。
三、海洋生态恢复
海洋生态恢复对我国沿海区域绿色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点领域。根据生态环境部最新统计数据[4],我国监测的24个海洋生态系统中,17个呈亚健康状态(约占70.8%),7个呈健康状态;上海崇明东滩、广西山口红树林、江苏大丰麋鹿、福建漳江口、山东黄河三角洲和江苏盐城等6处国际重要湿地存在互花米草入侵问题,入侵面积依次为219公顷、460公顷、60公顷、371公顷、5424公顷和20000公顷。
近年来,我国扎实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截至2023年底,我国恢复滨海湿地60万亩,整治修复海岸线2000公里,红树林面积已达43.8万亩,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做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5]。另外,2023年,我国启动实施了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完成互花米草清除60万亩[6]。2023年9月25日,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联合发布《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其中共收录了8个在海岸带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总结出的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实践案例,其中5个来自中国,为全球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减灾风险提供了中国方案[7]。该案例集侧重于通过对海岸带进行生态恢复以提升其消浪护岸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自然力量达到减灾协同效果。
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为深入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规范实施和监督管理,2023年3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规范实施和监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印发实施[8]。《通知》就某些地方生态恢复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前期工作不扎实、监督管理不到位、进度滞后、实施不规范等问题,从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项目实施管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项目实施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2023年12月,自然资源部在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上发布了我国首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名录和37个典型案例,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创新适用技术、科学措施和各地经典做法进行了总结。其中,37个案例涉及17个省,涵盖了湿地、沙漠、矿山、退化土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以及自然保护区、流域、海岛、江心岛、海岸带等多种地域类型。
参考文献:
[1]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召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推进会》,2023年10月16日,https://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2310/t20231016_3911245.htm,2024年1月30日
[2] 薛亮:《2023自然资源工作答卷之五: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自然资源报,2024年1月9日,https://www.iziran.net/news.html?aid=5293727,2024年1月25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3》,地质出版社,北京,2023年10月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3年5月29日,第49页,https://www.mee.gov.cn/hjzl/sthjzk/zghjzkgb/202305/P020230529570623593284.pdf
[5] 常钦:《美丽中国的生态根基不断厚植——2023年我国自然资源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人民网-人民日报,2023年1月17日,http://jx.people.com.cn/GB/n2/2024/0117/c186330-40716498.html,2024年1月29日
[6] 郭香玉:《2023年我国国土绿化任务超额完成》,新华网,2024年1月23日,http://www.xinhuanet.com/travel/20240123/468dbe6b65fc47928430d6e1fd0a5c0c/c.html,2024年1月29日
[7] 焦思颖 李倩:《〈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中英文版)发布》,中国自然资源报,2023年9月26日,https://www.iziran.net/news.html?aid=5272223,2024年1月20日
[8]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规范实施和监督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3〕10号),2023年3月7日,https://scs.mnr.gov.cn/scsb/shyw/202303/5d1fb79790184829a35b32428c4283fb.shtml
本文基于已出版作品整理。引用本文观点,请按照正规格式注明来源出处。
推荐引文格式:
周晋峰, 赵玉萍, 孔垂澜.全面推进生态恢复 夯实绿色发展基础[M] // 谢伯阳,周晋峰,唐人虎,王斌康,郑喜鹏. 2024 年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4 :60-76.
文 | ZYP
审|Kong
排版| angel
本文来自“中国绿发会”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