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刘兴华:书写正在创造的历史 | 书评

2024-06-18 10: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我认真阅读了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先生的《亲历改革——与青年谈改革开放》。这是作者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详细描述我国改革开放奋斗历程的一本新著。读讫掩卷,让我不禁久久陷入回忆和深思。我认为,在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有更多亲历者来认真书写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这部改革开放伟大历史。

回顾历史是为了创造更好未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年,党中央将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

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40多年来,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走上了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划时代调整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深刻改变了每个中国人的前途命运,重新标注了中国在全球坐标系中的时代方位。中国以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同时也参与塑造了新的全球发展格局。

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成为一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记忆,也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放在一个更长远的时间尺度上向前看,改革开放也将继续深刻影响和全新塑造中国的未来。

深入了解历史才能把握正确方向、创造更好未来。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使用过粮票、布票、棉花票、肥皂票,没有点过煤油灯,没有用过缝纫机,没有经历过当年价格双轨制、价格并轨、价格闯关引发的社会阵痛,没有亲身感受到当年供给短缺与如今市场繁荣之间的巨大反差。许多人并不清楚社会活力到底是如何焕发出来的、历史脉络究竟是如何演进到现在的。因此非常有必要让如今的年轻人和未来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真正了解改革开放的时代逻辑和真实脉络。

因此,迟福林先生热切盼望“向青年人讲讲改革开放的历史,给当今青年人鼓鼓劲,从回顾历史中找到前进的方向",他说“这是我们这代人的重要责任,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改革开放缘何而起

迟福林先生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他的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中国人民在“组织起来"以后,国家实行高度计划经济的年代。在那个年代,全国人民虽然可以 “勒紧裤腰带"办成一些大事,但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国民受教育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而且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这些差距,从经济发展维度通俗地概括,那就是 “短缺匮乏";从居民日常生活角度形象地描述,那就是“简陋落后"。全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短缺匮乏,城乡居民衣食住行和生活条件简陋落后。当时从米面油肉到棉花煤油,从自行车到缝纫机,全国城乡居民都需要凭票购买。甚至从其他省市到北京走亲戚,都需要先在当地人民公社开一份介绍信,才能去国有粮站兑换全国粮票,在县城火车站购买火车票,否则就上不了火车,出了远门也吃不上饭。

在那个物质短缺的年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不由市场来决定,而是由政府物价部门说了算。当年曾经流传一个段子,其实也是真实的故事。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某直辖市,全市国营商店里的火柴从两分钱涨到三分钱,要上两次市委常委会讨论才能最终决定。因为如果火柴涨价,连带着许多日常生活资料也会涨价,实在不得不慎。在那个高度指令性计划经济年代,全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没有发挥基础性,更没有起决定性作用。

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末,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全球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正在兴起,许多发达国家再次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发展。中国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如何应对世界之变,加快国家经济建设,摆脱贫穷落后面貌,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这是当时面临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抉择。

1978年10月,邓小平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日本,这是新中国成立近30年后,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访日。10月26日那天,邓小平一行乘坐新干线列车从东京前往京都访问,当日方陪同人员问到乘坐感受时,他一语双关地回答:“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适合坐这样的车。”邓小平回国后不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正式拉开。

一个国家能不能顺利发展,与这个国家能不能随着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战略策略密切相关。

40多年前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是被饥饿和贫穷、被“短缺匮乏"和“简陋落后” 逼出来的,也是被国际形势“催"出来的,当然更是有历史担当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动选择!

让中国“活跃起来"

正是当年中国最高决策层顺应时代大势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政治决断和基本国策,才让中国社会“活跃起来”,才使亿万中国人有了新的人生选择和奋斗历程。

这其中就有迟福林先生。改革开放彻底改变和塑造了他的人生道路。他是改革开放的亲身经历者和见证者,对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有着精微深切的体会;他更是改革开放的勇敢实践者和积极推动者。他与全国各行各业许许多多奋斗者一样,对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具备清醒深刻的认识。

在这本《亲历改革一一与青年谈改革开放》中,迟福林先生从自己在改革开放前的思想困惑写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意气风发,从在军旅生涯艰苦历练写到在高等学府勤奋求知,从转业后在中央部委忘我工作写到只身南下全身心参与描绘海南特区改革开放蓝图,从主持海南省体改委工作写到主动辞职创办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从一项又一项实打实的改革开放决策咨询报告写到一篇又一篇深度理论探索文章,从对建设海南自贸港的前瞻认识写到对全球经济演进的深刻洞见,从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分析写到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建言,从开展国家和省部级决策咨询课题研究写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一一全书全景式描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改革开放历史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通篇充满理性思维、饱含家国情怀。毫无疑问,这既是一本极具作者个性特点和时代特色的回忆录,也是一本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教科书,还是一份非常珍贵的改革开放历史资料。

迟福林先生在书中特意讲到当年吃发霉花生米的事情。那是1971年,当时他在部队当干事,星期天休息,与连队的几个单身汉把发了霉的花生米用开水烫一下,晾干后,再用一点儿油炒熟,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2021年他在东北大学讲课时,问年轻学生,那个年代为什么吃不到花生米?学生们给出三种答案:“花生米出口了;花生米榨油了;受灾了,花生米产量减少了。" 这让迟福林先生很惊讶。年轻学生们根本就没想到,这实际上是在“以粮为纲"、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年代,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而花生属于副食产品,国家实行严格计划种植和收购,只有过春节时,凭户口本一个人才能买上2两花生米。

事实上,不仅是花生米,直到上世纪 90年代初,全国各地都还在使用粮票和五花八门的各种票证。民以食为天。解决十亿人的温饱问题,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最大的任务。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在全国范围内完全取消粮票制度。

温饱问题解决后,接下来还有许多新的生活目标需要实现。在1996年冬天,我第一次有机会出国考察,第一站是到意大利都灵市参观菲亚特汽车公司。考察团团长说,再过10年,中国城市家庭就可以拥有一辆像菲亚特这样的轿车。我当时却说,再过10年不可能,就是再过20年,这大概也是很难办到的事情。事实证明,我当时大大低估了改革开放的伟力,特别是低估了中国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以后国内制造业产生的巨大力量。

1998年,中国的汽车产量只有163万辆。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汽车工业获得长足发展。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均突破3000万辆。汽车出口量也达到5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汽车产销量的飞速增长只是大时代的一个缩影。如果从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础设施建设、大学毛入学率、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对外投资等等各项指标数据来看,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国制造业生产水平升级换代,城乡居民购买能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改善,国民受教育年限持续增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中国已经连续19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第一,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8%,并且已经与美国和德国并列成为全球价值链三大枢纽。

之所以出现如此巨大的历史性跃迁,原因何在?迟福林先生在书中以亲身经历,通过回顾自己40多年如一日为改革开放献策立言的过程,给出了一系列具体答案。他从当年农村改革重大决策写到“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为什么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写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毫不动摇支持发展民营经济,从 “小政府、大社会"改革写到“为什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任务" ,从“为什么改革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写到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从“为什么要将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写到自己孜孜不倦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建言……这虽然是身处大时代中的个人经历,却折射出一代人的足迹和心路,体现了一代人的责任和担当,彰显了国家和人民因为“活跃起来”而迸发出的蓬勃生机!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

46年来,中国人民筚路蓝缕、循序渐进、尽精微而致广大,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出现巨大历史性跃迁,殊为不易。正是因为在最大程度上顺民意、集民智、汇民力,才在华夏大地上焕发出无穷的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

实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以来,中国已经有两代人出生长大。即使是1978年出生的人,现在也早已进入不惑之年。这46年光阴放在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来看,只是不到百分之一的时间片段;然而对于中华民族的命运来说,这个时间片段却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因为它意味着中国亿万个家庭命运的巨大转折,饱含着中华民族奋力“赶上时代”所付出的巨大努力,集中体现了大时代演进的规律和逻辑,生动记录了华夏大地上跨越数百年的沧桑巨变。

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我们仍需继续跋山涉水。特别是如今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关头,任何犹豫、停顿和退缩都会造成历史的倒退。就改革开放事业来说,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决心更关键的是担当,比担当更需要的是智慧。决心、担当和智慧不仅来自党的各级领导机构和各级政府,而且更重要的是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说新中国成立是让中国人民“组织起来",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是让全社会“活跃起来",那么我认为,如今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是要让经济社会更加活跃起来,但是同时也要真正规范起来。因此要增强改革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前瞻性,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在世界历史上,每个国家走上现代化的方式各不相同,道路各有差异,并无一定之规。然而在对外开放的条件和环境下,通过不断改革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有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发展水平,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让全体国民有安全感、公平感、获得感、幸福感,让所有从业者葆有创业、创新、创造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大概是各国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而在当今时代,在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实现现代化,为全体人民幸福生活拥有新未来,为华夏文明繁荣进步增添新动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贡献,关键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这正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深刻含义。

(来源:原载《百年潮》,转载时作者略有修改)

刘兴华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长期在中央国家机关从事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曾任中国证监会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现兼任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理事、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