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刘江辞世:篆刻可言事言志,也在普及文化

宗和
2024-06-10 14:25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澎湃新闻获悉,中国美院教授、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刘江于2024年6月9日21时57分辞世,享寿九十九岁。

对于他所钟爱的篆刻,刘江曾说:“篆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我不仅用它来健脑,也通过它来言情、言事、言志,主要是为了普及中国传统文化。”

刘江

刘江,1926年7月生,重庆万州人。西泠印社名誉社长,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浙江省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等。曾获中国书法家协会颁授的“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是“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书坛泰斗沙孟海曾对刘江先生的为人和为艺给予了“艺事精能,不拘一格,英绝领导望之斯人”的高度评价。

其子刘丹今天在社交媒体公布了刘江辞世的消息。

刘江之子刘丹朋友圈发文

刘江幼承家学,酷爱书画。1945年中等师范毕业后,考入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预科习绘画,1949年投笔从戎,1957年复学于浙江美院国画系,得校长潘天寿教授书法、篆刻。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书法、篆刻等课程。

潘天寿(前排左五)、吴茀之(前排左六)与国立艺专师生摄于重庆(1944年)

刘江(左一)全班同学与潘天寿校长(左六)黄羲、方增先、高培明等老师在西湖(1959年)

他师诸乐三、法吴昌硕,后追探古玺印之神韵,尝试以卜文、汉金文入印。出版有作品集6种、专著15种。 篆刻师诸乐三、法吴昌硕,后追探古玺、印之神韵,尝以卜文、韩金文入印,偶参九叠文笔意,并熔封泥、陶范于一炉,在浑穆中求灵动,朴拙中寓雄秀。出版有《刘江篆刻选》、《刘江篆书唐诗百首》等六种。创作之余,重视书法篆刻理论,撰有《论甲骨文书法》、《略论唐宋元官私印》、《论气》、《吴昌硕艺术精神》等论文四十余篇,发表在国内以及日本、韩国等地。有《中国印章艺术史》等十余种专著面世,其中《篆刻技法》、《篆刻形式美》等四种已被译成日、韩等国文字出版。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二、三、四、五届书法篆刻展。

刘江 岁岁有鱼

对于“印章”“印学”的提法,刘江认为,古之就有了。篆刻是到了明清以后才叫的。春秋战国就叫“印章”,秦代汉代都是印,官印、私印,明代因为文人加入图章这一行,形成了流派。当时以篆书为主,所以叫“篆刻学”。哪个更合理一点呢,“我觉得是‘印学’更合理一些,像我写篆刻史,古代的许多肖形印,放不进去,现在也有很多肖形印,放不进去。文字里面除了篆书以外,隶书的印章,楷书的印章也有啊,草书的印章也有,如果称作篆刻的话就是以篆书为主了,我觉得还是‘印学’更能够全面地概括印章艺术所有各个门类。”

刘江 四川万州孙家乡佛印山下人

对“印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刘江此前曾说:民国时孔云白的《篆刻入门》,薄薄的一本。沙孟海先生有《印学史》,大概有十万字,后来我从他借来,摘抄了很多。潘天寿先生也出版过一本,那原来也是一本草稿,当时在重庆的时候,没人上篆刻课,他来上,编了本教材。前十年左右,潘公凯叫我把它重新整理一下,我把其中的错字改过,重新出版了,名字叫《篆刻丛谈》。后来杭州的叶一苇,写了《中国篆刻史》,大概是十万字。他们的书我都读过,也都仔细研究过,但我觉得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后来我自己也编写了一本《中国印章艺术史》,大概五六十万字。《中国印学史》、《篆刻史》还有肖形印,还有人专门写《边款史》。另外还有《中国印论史》,用绘画的观点来剖析这个印论,也有很高的贡献。还有邓散木的《篆刻学》,大本的,这个比《篆刻入门》更具体更系统一点,因为它在这里面对章法的分析更具体一点。因为其他学科对我们的影响,加上时代观点的变化,每个人的观点也都不一样。我觉得还有很多路可以走,比如说印学美学……论也分两种,一种是技法理论,另一种是深一点的理论。

刘江 篆书杨万里诗  83x50cm  纸本  2006年

对于篆刻刀法,刘江曾说:印章艺术是书法艺术与雕刻艺术的统一体,而构成雕刻技巧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刀法。历来有名的篆刻家,没有一个不是对书法同时对刀法有着高深的造诣的。只有书法的基础而不熟谙刀法,可以成为书家,而不可能成为篆刻家。在古今印史上,有关治印刀法的著述很多其中有不少宝贵的经验,也有不少无稽之谈。对于这份遗产,应当加以分析研究,去粗存精,古为今用。很多印人对于刀法多存在着一些片面的看法。一种认为刀法是不传之秘,得之只言片语,即视为金科玉律,或注释某印为某刀法所成,某刀法方可治某种印文;另一种是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历代刀法之论,多巧立名目,“亦如篆书之三十二体也,毫不足法”(见孔云白《篆刻入门》)。我认为这两种态度均不可取。刀法,大多是历代印人的经验总结,也有的是文人学士故弄玄虚之谈。我们学习继承,不能囫囵吞枣,更不能因噎废食;应小心谨慎,实事求是,即使有半点可取之处,也不应疏忽;更不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或未深入认识,就一棍子打死。对待这份遗产,只有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有利于篆刻艺术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责任编辑:黄松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