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习时报: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

田永坡/学习时报
2024-06-10 07:43
舆论场 >
字号

2024年6月2日,江苏淮安,省工会产改企业专场暨市“职等你来 遇则淮安”综合招聘会。视觉中国 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分析一些行业出现用工缺口的原因,从破解“有活没人干”入手,解决“有人没活干”的问题。在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的当下,破解供求错位难题是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的内在要求。

“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并存是我国就业市场长期存在的局面,是结构性就业矛盾的直观体现。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成因繁多。一方面,从需求侧看,随着技术技能岗位需求快速上升,劳动者能力无法满足岗位要求,人才短缺的情况比较明显。特别是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了劳动力市场要素组合方式和运行规则的变革,对劳动者能力水平、结构以及提升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催生了一大批新职业、新岗位、新工作,但同时也对一些传统岗位产生替代,出现了“就业极化”“就业替代”“就业互补”等现象。另一方面,从供给侧看,人口结构转变和教育培训事业发展推动劳动力供给由数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5岁—59岁人口占63.35%,比2010年下降6.79个百分点。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两个指标出现上升。这种变化导致一些传统行业和岗位的劳动力供给减少,而对于科技新兴领域特别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领域,人才培养的速度和方式又无法及时满足市场的需要。而且,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劳动者的职业观念和择业倾向也在发生变化,更加追求自由和个性,一些重复性、内容相对枯燥的工作对其吸引力下降。

结构性就业矛盾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需综合施策。一是科学研判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提升职业变化监测的科学化水平,选取部分受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的行业,建立职业动态变化监测机制。发挥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基层工会服务站点等作用,建立数据采样点,分季度对岗位需求、能力要求、工资水平等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需求信息。二是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立足人口变化新趋势,结合岗位需求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着眼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发挥教育、培训等各类活动优势,对于基础性、综合性等需要长时间培养的能力,通过在校学习获得;对于时效性、针对性强的能力和技术,通过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等方式获得。三是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为劳动者提供方便、可及、有效的各类服务,切实提高劳动力供需匹配精准度。四是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把个人的理想和专长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之中,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工作岗位,以平实之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一番新业绩,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以现代化人力资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面临就业领域的新形势、新现象、新挑战,啃下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这一硬骨头,需要从供需两端着手,高效满足用人单位用工需求,发挥劳动力各方面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责任编辑:王晓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