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八届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启动面征稿

2024-06-09 10: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4年6月3日起,备受瞩目的第八届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启动面向社会征稿。作为一个以发掘和培养中国优秀艺术家为宗旨的国际绘画赛事,自2010年引进中国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吸引了数万名中国艺术家参与。本届大赛共将评选出六件获奖作品,其中新增设了当代水墨奖。所有获奖作品都将在2025利物浦双年展期间在利物浦国家美术馆展出。本届大赛由上海久事美术馆与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共同主办,投稿截止至2024年10月3日。

6月4日晚,在久事美术馆举办的第八届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征稿启动仪式上,约翰·莫尔绘画奖基金会理事路易斯·比格斯宣布启动本届赛事的征稿工作;久事集团副总裁、久事美术馆馆长谷际庆,评委杨福东、王天德,以及英国利物浦市中国合作伙伴主席、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副校长、英国驻沪领事官员等进行了致辞。由英国利物浦市副市长率领的利物浦与上海友好城市访问团一行六十余人参加了仪式。

约翰·莫尔绘画奖

约翰·莫尔绘画奖是1957年创办于英国利物浦的绘画赛事,也是英国最重要的绘画赛事,至今已有六十七年历史,从中走出了多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十四年前该赛事引进中国,设立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迄今已有数百名入围者作品参展,三十多位获奖者赴英国驻地,创作、交流、办展,赛事已经成为中英两国艺术界交流的重要桥梁。

第八届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将继续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欢迎所有对绘画充满热情的艺术家参与。赛事组委会将邀请五位国际知名艺术家担任评委,通过匿名评选机制,发掘新颖、出色的画作。“聚焦绘画本身”的赛事将不分年龄、职业,为优秀艺术家提供被发现与再认可的良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新增的当代水墨奖,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新尝试,旨在探讨如何在当今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把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引向世界。

大赛评选分为照片初选和参展评选两个阶段。包括一件当代水墨奖作品在内,本届大赛评选出的六件获奖作品以及通过两轮评选之后入围展出的作品将于次年在久事美术馆等场馆展出。

评委介绍

(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瑞秋·霍华德是一位英国画家,曾在国际上多次举办过展览,其作品被世界各地的公共机构和私人收藏。瑞秋·霍华德 1969 年出生于英国达勒姆郡。1991 年,她从金匠学院毕业,获得艺术学位。霍华德目前在伦敦生活和工作。她最著名的作品是抽象画;在这些作品中,霍华德将颜料层层浇筑,让重力、精准度和偶然性同时发挥作用。她使用强烈的垂直和水平线条,使这些画作更有深度。在她的具象作品中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画布上的颜料与实物具有同等的分量。在这些作品中,人物本身通常使用她传统的重力控制浇注颜料。霍华德的作品在欧洲各地广泛展出。

西蒙·格罗姆博士是苏格兰国立美术馆现当代艺术馆长。西蒙·格罗姆毕业于爱丁堡大学英国文学专业,之后在日本生活和工作了一年,在意大利生活了三年,并在佛罗伦萨大学教授英国文学和批评。回到伦敦后,他在考陶尔德艺术学院(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完成了艺术史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习,论文主题是法国、日本和意大利的战后艺术。在剑桥水壶场艺廊(Kettle's Yard) 担任策展人的三年中,他策划了日本团体 Mono-ha 在英国的首次回顾展。2003 年,他被任命为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展览部负责人,策划了众多现代和当代国际艺术展,其中包括开创性的展览 "——真实的东西: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2007 年 11 月,他被任命为爱丁堡苏格兰国立现代艺术馆馆长。在此期间,他策划了许多展览,包括 2024 年的 "奇幻视觉":他还致力于建立和发展苏格兰国家现代艺术馆在推广现代和当代艺术方面的形象,建立和提升苏格兰作为国际领先的当代艺术中心的声誉。

索菲·冯·海勒曼,1975年出生于慕尼黑。她的画作让人联想到寓言、传说和传统故事的外观,这些都是她潜意识的产物,而不是现有的图像。她的画作充满浪漫气息,色粉抹过的画布往往被安放在一起,暗示着复杂的叙事线索。索菲·冯·海勒曼将纯颜料直接涂抹在未上底漆的画布上,她使用的宽笔触为她的画作增添了一种轻盈感。索菲·冯·海勒曼的画作借鉴了古典神话和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创造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在题材和风格上,索菲·冯·海勒曼将想象与现实对立起来。索菲·冯·海勒曼获得了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学士学位和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硕士学位。她从1999年起多次在英国、德国、法国的各大城市举办了个展。

王天德,1960年出生于上海。198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后于该院书法系获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教授。王天德以其对传统中国艺术的革命性创新享誉中外,被誉为中国当代水墨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王天德以独创的水墨山水叠加烟烫或香烫绘画的技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后又将自己的山水创作与自己收藏的古代碑拓相结合,在古与今,毁灭与创造,永恒不变与稍纵即逝之间寻求连接与对话。王天德曾在国内外知名画廊以及重要博物馆与学术机构举办个展及群展。王天德的作品亦被国际知名美术馆及学术机构收藏。

杨福东,1971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杨福东从九十年代末起就开始从事影像作品的创作。无论是摄影、绘画、电影还是装置,均以多重的文化透视、交错的时空体验形成独特的文化视觉诠释。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多重透视特征,其作品探讨着神话、个人记忆和生活体验中身份的结构和形式,每件作品都是一次戏剧化的生存经历,一次挑战。曾参加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法国里昂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等多个重要的国际当代艺术大展。

征稿信息

本次第八届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已开启征稿,投稿者必须年满16周岁以上,生活和创作在中国境内,在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官网(http://www.johnmooreschina.com/)完成报名参赛注册登记及表格填写、缴纳报名参赛费200元人民币、上传作品数码照片。

大赛分二轮进行。参加首轮初选者需提交作品数码照片,入选二轮评选者需递交作品原件。

最终所有获奖作品都将在2025利物浦双年展期间在利物浦国家美术馆展出。

六位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获奖者:

一等奖1名,在英国举办为期1到2周的个展、在英国驻地一个月并参加群展。优秀奖4名、当代水墨奖1名,在英国驻地一个月并参加群展。

报名参赛及作品征集起止时间为:

2024年6月3日——2024年10月3日

联系方式

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项目办公室

常务联系人:武佳音

咨询电话:18916216303

工作时间:10:00-18:00,节假日除外

可以通过大赛微信公众号进行在线咨询。

【约翰·莫尔绘画奖公众号,扫码关注咨询】

【报名咨询通道】

1

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须全程由成年人陪同参观,并负责其安全。

2

观众在馆内参观期间按照《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科学佩戴口罩,排队和观展时请保持社交距离。

3

当遇到馆内人流密度较大等情况时,馆方将视情采取控制入馆速度等措施。如遇突发情况,请积极配合工作人员,按照指示离场。

4

单位或者个人进入美术馆组织开展讲解、导览、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等活动的,应当提前告知馆方,并在馆方指定的时间内开展相关活动,听从馆方的指导和管理,不得损害其他观众的权益,不得影响美术馆正常运行秩序。

当前展览

上海久事美术馆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7号6层)

周一至周日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展览免费

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8号2层)

周二至周日 10:00-18:00(17:30停止入场)

原标题:《第八届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启动面向社会征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