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遇到这些虫子,千万别做这个动作
原创 小明 皮肤科杨希川教授
一直觉得6月是个挺特别的月份,它看着一批青少年踏上高考,看着盛夏开始,也看着各种小动物开始活跃。
比如最近频频上热搜的蠓虫、每天在耳边嗡嗡叫的蚊子、开始自由飞翔的蟑螂…
如果在户外活动较多,还可能遇上以下几种,发现它们落到皮肤上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拍打,会后悔的。
蜱虫
4月~9月是蜱虫活跃期,别看个子小小的,身上携带的病原体可不少,是多种疾病的传染媒介,导致包括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埃立克体病等近200种疾病,有的可以致命。
(图源网络)
蜱虫嗅觉敏感,能够在几米之外就闻到人或动物的味道,提前就位伺机吸血。而且它还很狡猾,在叮咬时分泌少量具有麻醉性质的唾液,导致很多被叮咬的人都说不痛不痒没啥感觉。
不过叮咬过程中皮肤会出现一系列反应,比如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通常在蜱虫叮咬的24~48小时内出现,大家在户外活动后可以观察皮肤裸露部位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图源文献2,吸血后蜱虫变化)
怎么办?
●发现身上有蜱虫爬行,拍死、捏爆、火烧都不行,可以一指弹直接弹飞它,或者用纸巾包裹住。
●若是蜱虫已经钻进皮肤里叮咬,且所在位置离医院较远(有条件还是建议就医处理),可以自行拔除。(越早取出感染风险越小)
●用细尖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抓住蜱虫,以稳定、均匀的压力向上拔除。注意不要左右摇晃或猛拉蜱虫,这可能导致口器脱落并留在皮肤中,取出后把蜱虫放进一个容器或密封袋中。
●如果没有镊子,可以戴上手套或者隔着纸巾用手拔除蜱虫。
●去除蜱虫后,用酒精或肥皂和水彻底清洁叮咬区域和双手。
●带上蜱虫及时就医,医生会评估你感染疾病的风险是否需要使用药物提前预防。
毛毛虫
毛毛虫是鳞翅目类昆虫的幼虫,不会咬人,但它只要落到皮肤上,身上的毛刺就会刺入皮肤引起刺痛感。
如果毛刺中含有毒液,还可能引起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比如刺蛾幼虫。
(图源网络)
刺蛾幼虫俗称洋辣子,全身长针状毛刺,刺入皮肤后,开始可感觉刺痒、灼痛,稍久后外痒内痛,可能还会有水肿性红斑、风团或大片水肿,通常1~2周才能完全恢复。
刺蛾幼虫生活中树林、草地上,如果你在户外活动时命运让你们相遇了,那你的面部、手臂、颈部等裸露部位的皮肤都有可能遭殃。
(图源文献1)
怎么办?
●可以用树枝把它从皮肤上挑出来,或者直接大力甩掉也行(注意别甩头上去了),不可直接拍死,不然更多的毛刺会扎进皮肤中引起更严重的皮肤症状。
●用胶带在患处反复粘贴拔除毛刺,拔除后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或外用类固醇激素,瘙痒明显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果出现全身症状者建议及时就医。
隐翅虫
隐翅虫是一种在夏季出现频率较高的昆虫,在南方地区分布较多。
隐翅虫体内有一种强酸性毒素,接触皮肤可引起皮肤急性炎症反应,如隐翅虫皮炎,一般表现为成片的红斑,常伴有丘疹、水疱甚至脓疱,且有明显的瘙痒和痛感。
不过这种毒液一般不会释出,也就是说隐翅虫单纯在皮肤上爬行时的话没啥事,只有当虫体被压破或击碎时, 皮肤接触毒液才引起病变。
所以遇到隐翅虫,尽可能不要挑逗它,能用嘴吹走就吹走,或者用手指轻轻拨开,千万别拍。
如果不小心拍死了……
怎么办?
●应尽早用肥皂水清洗,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皮质类固醇霜剂。
●若红肿明显或糜烂时,应用1%-2%明矾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冷敷,待渗液减少后涂氧化锌油。
●瘙痒明显可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西替利嗪等。
●若有脓疱或发生继发感染,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俗话说得好,惹不起就别惹,拍不得就别拍,记住了,路遇这三种虫子千万别急着下手
〔参考文献〕
[1]Eric W Hossler, MD,Lepidopterism: Skin disorders secondary to caterpillars and moths,UpToDate
[2]Linden Hu, MD,Evaluation of a tick bite for possible Lyme disease,UpToDate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2024年06月07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策划团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