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沦为废墟的百年乡村学校,长出一棵反客为主、遮天蔽日的大树

2024-06-07 16: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周坑村洋楼▲

旧时台山的墟集,常以开墟时间命名,比如“四九墟”“五十墟”“三八墟”等。它们后来的建制各有不同,如今台山有四九镇、五十村,至于三八,当年曾是三八镇,后来被并入台城。

如今仍存的三八墟,管辖着一个个自然村。上世纪30年代,台山依托于侨资和新宁铁路的开通,虽然地处偏远,仍然营造出繁荣商贸体系。墟集往往成为地区经济中心,云集各种商号、旅社、餐馆,甚至还有当年非常稀罕的咖啡馆和电影院等。归侨们也热衷在墟集一带规划新村、兴建洋楼、碉楼和学校。如今在墟集周边,这样的历史旧迹寻常可见。

我要寻找的新联学校就在三八墟附近,但几次途经三八墟,我从未见到它。因为我能找到的资料仅仅是一张学校照片,称其在三八墟,没有详细地点,也没有建校时间。

直至有一次,我偶然见到一个视频,当地一位博主拍摄了新联学校。虽然视频中和评论区并无任何学校的背景和历史介绍,但仍然提供了一个我极其需要的信息——他标注的是“三八墟周坑新联学校”。也就是说,它应该位于三八墟的周坑村。

之后的事情就变得简单,导航周坑村即可。周坑村位于大路边,村口一条弧形道路伸向村内。外围基本都是新房,唯一例外是一栋两层洋楼。砖墙围绕的独立小院,一楼是南粤中式合扇门,顶端山墙虽然斑驳,但十分精美。

周坑村村口洋楼▲

周坑村洋楼▲

顺着村道驶入,半月塘和广场前是一排老房子,正是旧村所在。这排两层洋楼外观各异,有精美拱窗,也有别致的拱廊露台。虽然外墙斑驳,但均保存完好。

相比之下,村尾的新联学校就与“保存完好”四字完全绝缘,它的破败程度超乎想象。

单以建筑本身而论,新联学校很美,对称结构,门廊处两根廊柱直通顶端。一楼和二楼两侧以不规则外凸结构配西式窗花,即使所有玻璃都已破碎,部分窗户被砖块填塞,仍然可以看出昔日精美。

新联学校▲

但可惜的是,新联学校的建筑已经完全荒废,门窗均已消失,连房顶都已坍塌,一棵巨大的榕树在建筑中间顽强生长,反客为主,如冠盖一般遮蔽了整座建筑。

一棵巨大的榕树如冠盖一般遮蔽了整座建筑▲

学校正门▲

走进大门,旧时纵深可观的礼堂仅剩断垣残壁,墙砖斑驳,地上长满各种植物。两侧教室也遍地杂草,榕树的枝干钻墙而入,又从另一端破墙而出,看起来相当魔幻。

新联学校内部礼堂▲

内部教师墙壁被榕树穿透▲

榕树侵蚀建筑,在华南地区很是常见,一栋建筑往往荒废一二十年就被榕树“侵占”。从建筑形貌推断,新联学校应该是上世纪30年代的产物,以榕树的成长情况来看,废弃时间应该起码有十几年,所以应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乡村学校撤并大潮中告别教育使命。

新联学校全貌▲

离开周坑村时,我回头远望新联学校。建筑中间长出一棵大树,在视觉和猎奇角度当然值得一看,但一座老学校变成这个样子,还是让我相当唏嘘,希望这样的老学校越少越好。

图源 |叶克飞摄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