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点开朋友圈,我很不快乐,怎么办?
本文共2304字,建议阅读时间10分钟
@ Andrea Yolanda
作者:青心
小编:肘子
美编:周驹驹
不知道你刷朋友圈时,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朋友圈里的世界,好像全是幸福生活、诗与远方,而我正面临的生活,却是柴米油盐、一地鸡毛,一种不平衡感涌上心头。
为什么别人却可以变着花样领略各地风景,而我要重复单调枯燥的工作?为什么别人又发paper了,而我还在为找实验材料发愁?
最近,豆瓣评分直升的台剧《不够善良的我们》中有相似的情境。剧集一开始,女主为人妻、为人母的平淡生活就冲击着我们的内心:
一切似乎没什么不好,只是光看着就累到窒息。
在某天同样琐碎繁忙的日子里,看到睡着的儿子,迎来41岁生日的女主突然发现自己好久没有快乐过了。于是,为了给生活找点刺激,她暗下决心:我要给自己找一个生活的假想敌,我一定要过得比她好,这样我就会快乐了吧!
一首歌让她想起了唯一可寻的假想敌:昔日情敌Rebecca。通过社交媒体动态的蛛丝马迹,她发现Rebecca或许正在与30岁的小鲜肉男友交往,有着自己独立的公司,过着潇洒快活的自由生活,于是内心开始幻想这个假想敌现在的生活,艳羡、比较……
图片来源:《不太善良的我们》
其实,我们知道,朋友圈的人们只是展示着他们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而很少会让人们看到普通的,甚至悲伤的一面。
可当那些美好的生活在短短几分钟向我们扑面涌来时,我们仍可能会感到压抑和难受,于是,我们或决定说“我接下来都不看朋友圈了,又浪费时间又被一些‘美丽的外衣’所迷惑”,又或者决定“我明天必须也要像他一样......”。
可是,这样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前者或许可以得到短暂的平静,但不久后可能又因为好奇心点开了朋友圈,后者可能顶着ddl的压力“努力”地玩了一天,却发现自己并没有体会到多少快乐,反而更焦虑了。
图片来源:网络
1
为什么不快乐?
当我们做出上述两种选择的时候,或许只是在逃避自己真正的内心冲突。
“当我看到朋友圈中的美好生活,什么点触发了我的情绪?”“生活中有没有其他瞬间也让我产生了这样类似的情绪?”
如果我们真诚地向自己发问,或许会发现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经常暗戳戳拿自己和周围的人比较,在为一些事情努力时,也可能觉得别人也和自己一样在“卷”。这其实和剧中的女主一样:把他人当成了“假想敌”。
究竟为什么会有“假想敌”的存在呢?
假想敌一般在竞争情境下产生。从小到大,我们可能经历了无数次的“被比较”,听到过“别人家的孩子”。在以竞争关系为主导的环境里,我们逐渐产生了比较的习惯。
同时,社会比较——通过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进行自我评估的倾向——是竞争行为的重要来源(Garcia等, 2013)。而参照群体理论告诉我们,同辈群体(指由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相似的人组成的非正式小群体)是社会比较的重要参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更容易受到朋友圈的影响而非教科书上的成功人物(吴 & 张, 2020)。
假想敌让我们内耗。、同辈群体有“比较压力”效应,同辈的能力越强,本人感知的压力越大,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吴 & 张, 2020)。
看到学长学姐顺利毕业,我们会担忧自己毕业困难重重;看到周围的人都找到了“心仪”(可能只是你觉得别人的都是心仪的)的工作而自己没有,我们会十分沮丧;看到同期进公司的同事顺利晋升而自己还不被赏识,我们会感到无力......
所以,是“习惯和他人比较”而非“刷朋友圈”这个行为本身让我们丧失了快乐的能力。
2
我渴望改变,要怎么做?
如果我们正处在这样的状态里,并渴望改变,要怎么做才好呢?
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中辨析了一对概念:“原因论与目的论”。原因论是指:过去的某件事或是某些外部条件导致了某种行为的出现。而目的论则是说:为了达成某一目的或取得某种好处,我主动采取了一种行为,而那些所谓的原因其实只是理由。
例如,书中提到了一个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女孩,她一和别人说话就会脸红,所以她一直迟迟不敢向心仪的男生表白。她认为是因为自己有社交恐惧症才不能去表白。但其实,她的社交恐惧症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她害怕被拒绝,认为如果表白一旦被拒绝,就证明自己是不被人爱的。所以,为了达成“不面对自己心中的害怕”这一目的,她主动选择了一社交就脸红,这样就可以永远逃避面对这一问题。
要实现改变,我们需要更多地采取一种目的论而非原因论的视角,原因论只是一种解释,告诉我们自己行为产生的外部原因,而将自己的行为归结于外部因素也常常导致自我设限。我们需要站在目的论的视角向自己的内部需求发问,找到自己行为的目的。
如果假想敌的设立是为了能通过“比较”促进自己做某件事的动力,那希望在某件事上取得成功才是我们的目的,切换一个视角,就不难发现:我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精力专注在事情本身,以此获得成功。同样,如果假想敌的设立是为了提升自尊,那我们也会发现,提升自尊的关键在于自己而非他人。
此外,相信自己的行为可以改变、相信自己可以自我提升也非常重要,这种信念在心理学中叫“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在目标设定上,成长型思维的个体更加倾向于设立掌握型目标,将目标定位于通过学习以让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增长上,因此,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个体往往能取得更理想的成绩,并且获得真正的自我提升(Haimovitz & Dweck, 2017)。
mindset
类型
growth mindset
成长型思维
fixed mindset 固定型思维
含义
持有这种思维模式的儿童认为他们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良好的策略和他人的指导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持有这种思维模式的儿童认为,他们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们无法改变这种状况。
作用
成就目标:掌握目标导向
能力的内隐观念:能力增长观
成就目标:表现目标导向
能力的内隐观念:能力实体观
表格:成长型思维的来源“mindset”概念辨析
总之,目的论让我们站在一种以“我”为中心并且可控的发展的视角看待问题,而成长型思维让我们能够相信自己可以做出改变,从而真正解决问题,达成目标。
或许,让我们不快乐的并不是朋友圈里领略各地风景、发了paper的他们,而是习惯把他人当成假想敌,丧失快乐能力的我们自己。
所以,把目光焦点放回自己身上,尝试站在目的论的视角看到真正的渴望,用成长型思维铸就更好的自己吧!
小 丘 说
言曾在文学作品中写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有许多的不如意,不公平,会有许多的失落,也会有许多的羡慕。你羡慕我的车,我羡慕你的房,你羡慕我的工作,我羡慕你总有休息时间。”
最后,小丘想借莫言的话告诫自己:“不要盯着别人、羡慕别人。到最后,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是一碗白开水,你每天都在喝,却一直都在羡慕别人手里各种颜色的饮料。但那些其实未必有你的白开水解渴。”
参考文献
吴愈晓, & 张帆. (2020). “近朱者赤”的健康代价:同辈影响与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 教育研究, 41(7), 123–142.
Garcia, S.M. , Tor, A., & Schiff, T. M. (2013). The Psychology of Competition: A Social Comparison Perspective.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8(6), 634–650.
Haimovitz, K., & Dweck, C. S. (2017). The Origins of Children’s Growth and Fixed Mindsets: New Research and a New Proposal. Child Development, 88(6), 1849–1859.
参考书籍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岸见一郎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