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前浪”闫子贝:胜仗总是孤独收场

澎湃新闻记者 胡杰 实习生 刘佳和
2024-06-14 14:20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全国游泳冠军赛的最后一天,闫子贝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最好的时间是七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七年前,闫子贝先后打破男子50米蛙泳和100蛙泳的全国纪录,一跃成为国内最顶尖的蛙泳选手。7年后,闫子贝仅在全国游泳冠军赛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获得第四,无缘巴黎奥运会。

“结果已经摆在那里,说什么都没有意义,我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没有遗憾了。”

闫子贝的“没有遗憾”背后却满是遗憾——比赛前两个月,他在训练时右手手腕舟骨骨折,保守治疗的他直到比赛期间,依然无法全力划水和转身触壁。

如果没有这次突如其来的受伤,闫子贝有望弥补东京奥运会“没让自己教练成为奥运冠军教练”的遗憾。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他淡然面对命运的安排,“七年前第一次拿到冠军,成为全国最优秀的蛙泳选手,当时是最好的时间。现在我们团队为了梦想依然不离不弃地去拼搏,这种亲情依然也是最好的时候。”

“受伤一瞬间,我觉得自己老了”

4月的全国游泳冠军赛结束后,闫子贝没有像以往一样投入备战集训,而是爬了一趟峨眉山,完成硕士论文答辩,并在5月底接受了微创植骨手术,修复右手手腕舟骨的陈旧性骨折。

时针拨回到大年初五,闫子贝为了备战全国游泳冠军赛,留在基地训练。为了练习爆发力,训练跳箱,当闫子贝尝试跳到齐胸高的箱子上时,双脚却堪堪贴在箱子边缘,他随即失去重心朝后摔去,右手撑地时造成手腕舟骨骨折。

“受伤的一瞬间,第一反应是自己老了。”再次回想受伤的情景,闫子贝笑着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是一个很基础的动作,以前随便就能跳上去,那天我还带了一个助跑,但不知道是思想不集中还是弦没绷住,就从上面掉了下来。”

受伤之前,闫子贝的陆上力量和水中力量训练都有进步,特意强化力量训练的他,冬训期间增重了3公斤。

提升力量是他冬训期里全新的尝试,想借机突破这两年的瓶颈期。按照他的说法,过去一个周期的世锦赛和亚运会,成绩虽然稳定,但一直没什么亮点,因此想通过新的训练方式“拼一把”。

突如其来的伤病,让训练计划戛然而止。

“卧推和杠铃这样大重量的项目完全不能做,只能做一些很基础的力量训练和水中的慢速游,因为游快了之后,水阻会让手的负荷很大。”

雪上加霜的是,这次受伤让闫子贝的右手连正常发力都无法做到,“我右手之前发力发得很好,受伤之后发力到一定程度就会疼,相当于我的右手不能百分百地去发力,只能发力百分之五十。”

手腕的伤势让闫子贝打了八周的夹板,也使得他的系统性训练中断了八周,直到比赛前一周才拆掉了夹板。

“因为受伤,训练和正常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有一点不自信,如果没有受伤的话也许能更自信一些。”闫子贝坦言。

拆除夹板并不意味着伤势好转——腕部舟骨附近没有血管,是人体骨折后最难愈合的位置之一,即便经过八周的保守治疗,闫子贝的骨折依然未见好转。

为了比赛,闫子贝赛前打了一针封闭,最终在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游出了59秒70的成绩,排名第四。根据《2024年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选拔办法》规定,这一成绩意味着闫子贝将无缘巴黎奥运会。

完赛后的闫子贝先是朝着观众席鞠了鞠躬,然后说道:“挺好的,竞技体育就是这样,这些都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团队让我有和任何人过招的勇气”

这是闫子贝第一次经历赛前受伤,甚至整个职业生涯中,他都没遭遇过类似的大伤。

比赛结束一个月后,再去回溯这段经历,闫子贝的话里没有“遗憾”相关的字眼,倒是给出了“感谢”二字。

“感谢身边有一群与我一起拼搏的队友,感谢帮助我的队医,尤其感谢教练,能让我有勇气站在出发台上,让我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有和任何人过招的勇气。”

竞技体育,运动员是整个团队的绝对核心,但闫子贝却总爱将团队挂在嘴边,就连受伤的瞬间亦是如此。

“当时第一反应是我老了,第二反应是要赶紧爬起来。”相比右手传来的疼痛,闫子贝更在意教练和队友的感受,“教练和队友在旁边看着我,一直在地上躺着的话,他们会害怕,所以我得赶紧爬起来。”

即便受伤后非常着急,但闫子贝表面上却努力镇定,“这样能让教练和团队稍微安心一点,不然我一着急,他们比我更加着急。所以我努力在控制自己的情绪,疼的话就忍一忍。”

受伤那段时间,闫子贝依然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日常,但发布的照片中,他会刻意遮住受伤的右手,或是用贴纸挡住右手的石膏。

备战阶段争分夺秒,闫子贝也尽可能照顾每个人的情绪,因为在他看来,整个团队并非只为自己服务,而是更像家庭的存在。

闫子贝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手腕受伤后,教练郑珊不断开导自己“放手一搏,不要有任何顾虑”,才让他有勇气站在赛场。

“我从小就跟郑珊教练在一块,什么都是她教我的,跟她聊什么都能聊到一起去,她也会慢慢开导我,去教我怎么去做,指引我走向最正确的一条路。”

从小看着长大的同门师弟孙佳俊,如今也会在闫子贝出现情绪波动时主动安抚,“闫队打了一次封闭之后,手反而肿得更厉害了,我会跟他分享我膝盖打封闭的经验,让他平复心态。”

在团队中不断汲取能量的闫子贝感慨:“我觉得大家团结在一起才能产生更大的能量,一个团队好了,个人才能更好。所以我现在很看重队里教练、工作人员、队友的团结一致。”

“胜仗总是孤独收场”

总把团队挂在嘴边的闫子贝,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孤军奋战的状态,原因在于中国游泳曾经的格局。

蛙泳在中国泳坛具有开创性意义,中国泳坛第一个世界纪录、第一枚亚运金牌以及第一个男子世界大赛奖牌,均出自男子100米蛙泳项目。

进入21世纪,中国游泳整体实力都在提升,男子项目均有所突破——张琳、孙杨和宁泽涛的先后出现,弥补了中国自由泳项目上的空白;仰泳项目,徐嘉余2017年收获世锦赛100米仰泳冠军亦是创造历史;蝶泳项目上,更是曾出现赢过菲尔普斯的吴鹏。

唯独在男子蛙泳项目上,自曾启亮在1998年珀斯游泳世锦赛摘得男子100米蛙泳银牌,往后20年再无一位中国选手能进入世界大赛男子蛙泳决赛。直到2017年7月的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21岁的闫子贝闯入百蛙决赛并最终获得第七。

早在当年4月的冠军赛上,从日本外训归来的闫子贝就在创造惊喜——那届冠军赛上,他先后打破50米和100米蛙泳全国纪录,100米蛙泳的成绩距离当时北岛康介创造的亚洲纪录只差0.02秒。

往后的六年时间里,男子50米蛙泳和100米蛙泳的全国纪录一直由闫子贝保持和刷新,更是在2019年光州游泳世锦赛上4天4破亚洲纪录。

纵然已是国内二十年难遇的蛙泳天才,但在亚当·皮蒂统治蛙泳的年代里,闫子贝只能算世界赛场的优等生,与最拔尖的选手仍有差距。雅加达亚运会三块单项银牌,光州世锦赛铜牌,他离梦寐以求的冠军领奖台始终差一些。

闫子贝彼时的心境,从社交账号上便能体会——他一度将自己社交账号的昵称设为“胜仗总是孤独收场”。出处来源歌曲《齐天》的歌词,略带伤感的“胜仗为何孤独收场”后面,是“我一句承让偏不认输”。

蛙泳单项上始终处于挑战者位置的闫子贝,真正的战略价值是让中国游泳接力拥有更多可能。

中国混合接力的第一枚世界大赛奖牌,是闫子贝与队友在2017年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收获的男女4x100米混合接力铜牌;中国混合接力第一枚奥运奖牌,是闫子贝与队友在东京奥运会上拿到的男女4x100混合接力银牌。

按照一位资深泳迷的说法:“比赛时,闫子贝蛙泳这一棒几乎没有拉胯过,而且经常是接力游得比单项还好。”

闫子贝也承认,自己对接力项目有着更多特殊的情怀:“我很喜欢团队项目,大家在一起的话,我人会更兴奋一些,而且表现得也更好。接力的每个人实力都很强,也让我心里更有底。”

前浪,未完待续

从2017年到2023年,闫子贝撑起了中国蛙泳最低谷的阶段,直到2023年覃海洋接连打破闫子贝的亚洲纪录,宣告新老“蛙王”的交替。

面对年轻选手的冲击,如今的闫子贝时常把“后浪”二字挂在嘴边。

2023年杭州亚运会,闫子贝说:“竞技体育就是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2024年全国游泳冠军赛,闫子贝又开启祝福模式:“希望后浪们越来越好。”

面对99年的覃海洋、04年的潘展乐、07年的张展硕等人,闫子贝无疑是中国游泳的“前浪”,而他也在适应这样的身份转变。

5月国家队开启集训,他录下了队友孙佳俊和彭旭玮的出征视频,并配文:“往前吧,带着我们的梦。”对于平时一直扎在一起训练的三人来说,这次的国家队集训是三人第一次不在一起训练。

回忆那个瞬间,闫子贝感慨:“之前都是他们来送我跟郑教练,现在变成了我在下面送他们,自己可能会感觉遗憾,但更希望他们能代表大家,完成我们的共同的心愿、共同的梦想。”

闫子贝未来计划成为一名教练,“把自己去日本和美国训练的经历,以及和各个优秀教练一起训练的经验总结起来,然后再传承下去。”

但采访间隙,他身上总能冒出运动员独有的那份倔强,“这次比赛我输了,所以下一步我肯定是要以一个冲击者的身份去冲击他们。该跟他们拼还是跟他们拼,我也绝对不会怂。”

5月底,闫子贝在北京接受了微创植骨手术,修复右手手腕舟骨的陈旧性骨折,整个手术历时5个多小时,恢复期则需要100天。

“手术一切顺利,但过程让我有些害怕。因为我全程都处于清醒的状态,也能听到医生说话,尤其是取骨头的时候,拿锯子锯骨头,我整个手臂都在震动。”手术结束后的闫子贝,依然笑得大大咧咧,甚至术后放风时还调皮地向大家展示自己清晰的腹肌。

当探访的记者问他是否会冲击2025年新加坡世锦赛时,闫子贝算了算说道:“我努力一下。”

显然,属于闫子贝的蛙泳故事只是未完待续,就像他手术后发布的两条社交媒体动态,分别写着“雨过天晴”和“期待破茧重生”。

    责任编辑:朱轶
    校对:姚易琪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