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抹“中国青”点亮南京六朝博物馆

2024-06-06 09: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青,东方色也。从魂牵梦萦的“青青子衿”到“江州司马青衫湿”,广纳天地的青色包容世间万物,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目前,“只此中国色·青”特展正在南京六朝博物馆展出。这个初夏,到博物馆寻找“一抹青”。

此次特展以中国特有的青色为主题,展出涵盖玉器、瓷器、书画、服饰等类别共计180余件文物以及众多现代艺术作品,以“何为青色”“青雅如玉”“天地青翠”“只此青绿”“青韵中华”五个单元,展现色彩美学和古人审美情趣,阐释中国青色文化深刻内涵。

中国传统的“五色观”从自然中生发。“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对应东方,是四时五候中的春,是生命开端之色。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五件“五色”展品。“其中对应青色的霁蓝梅瓶,釉色明艳如同蓝宝石,釉面浓郁莹润,是清代霁蓝瓷器精品。”策展人张蕾介绍。

第二单元“青雅如玉”讲的是玉器和青瓷。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六器,被《周礼》一书称为“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玉器中有相当部分的青玉,颜色跨度很大,有青白色、青色,甚至还有接近黑色的墨青色,它的颜色虽不及白玉纯净,但也别具一种古雅温润之美。

“长沙博物馆藏的这枚龙钮碧玉方印,其主人为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方印正面书‘道光十一年九月,硃谕,臣陶澍’。”张蕾告诉记者,印章上所书的道光十一年,陶澍正在两江总督任上,而他的办公府邸所在地正是今天南京六朝博物馆旁边的总统府,陶澍最后卒于两江总督任上,总统府景区内部还有当年移建的陶林二公祠。

早在夏商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烧制出了“原始青瓷器”,而真正意义上的成熟的青瓷器出现在东汉晚期。宋代是青瓷发展的独特时期,儒雅的社会文化氛围,格调超然的审美追求,精湛纯熟的技艺,创造了青瓷产品的历史高峰。其中,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作为工艺品审美意蕴之典雅,创造了青瓷艺术的高峰。

乾隆时期,制瓷业达到鼎盛时期。“这件清乾隆款粉青釉三孔葫芦瓶造型很特殊,由三个口颈独立、腹部相连、底足一体的葫芦瓣组成异体葫芦。”张蕾说,粉青釉始于南宋,以龙泉窑粉青釉最为著名;明清时景德镇也大量生产粉青釉。这件器物就是清中期粉青釉的典型器,造型新颖,为清宫原藏之物。

此次展览展陈设计很是花了一番心思。“我们三易其稿,从《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中得到灵感,最终将展柜呈现出重峦叠嶂的视觉感受,放大文物展览中的艺术美。”张蕾介绍,展览中也设计了多个场景空间。比如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连接之处,设计了一个古代文人书房的空间,墙上挂了青绿山水画,还投影了与青色相关的诗词。不少观众都喜欢在这里穿古装拍照打卡。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7日。

(江南时报记者 钱海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