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志载冀往】河北著名古建筑知多少(二十)

2018-12-24 09: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古建筑,是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中最具独特魅力的部分,是中国古文化、古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各阶层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燕赵大地拥有众多的古建筑,如同一座古建筑博物馆,畅游其间,您会流连忘返。

今天介绍大慈阁!

大慈阁始建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华路北侧,是全市最高大的古代建筑,为元代蔡国公张柔所建。

大慈阁以"市阁凌霄"之美誉名列"上谷八景"之首,成为古城保定的象征,故有"不到大慈阁,何曾到保定"之说。大慈阁自古为佛教圣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慈阁是一组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体,坐北向南。大慈阁重檐三层,歇山布瓦顶,底岐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登上三层阁楼,可以鸟瞰保定全市景致。

大慈阁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大慈阁和关帝庙。

天王殿门前置石狮一对,门楣上嵌"真觉禅寺"横额。天王殿内梁架上遗存有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绘制的龙棉枋心墨线小点金彩画痕迹。穿过天王殿,东西有钟鼓二楼对称而立,迎面是主体建筑——大慈阁。

钟鼓二楼高度、造形相同,各通高10.9米,其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施十字脊,分上下两层。

大慈阁通高31米,阁前是22级台阶,移目阁内,观音菩萨矗立于莲瓣须弥座上,神态安然。观音像为木雕,高5.5米,42支手臂持各种法器。阁内两侧有壁画十八罗汉及经变故事,为清末作品,尚清晰可见,神态各异,是阁内艺术珍品。二、三层皆面阔三间,进深一大间,阁内藻井、檩枋均绘旋子彩绘,四周作围廊,依栏鸟瞰,市井民宅历历在目。登上三层,凭窗极目,西部群山隐隐诸峰,尽收眼底。

前人赞美大慈阁有:"辽海依依见,尧山隐隐横""通衢谁建凌虚阁,留与居人作伟观""燕市珠楼树梢看,祗园金阁碧云端""不染菩提云外出,行慈般若市中悬"等名句。

大慈阁背后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关帝庙,原名"汉寿亭侯庙",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大间,为歇山式建筑,前置卷棚。因其坐南朝北,故称倒座关帝庙,在全国罕见。

大慈阁内尚存石碑四通,分别记载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五年(公元1648年)、道光廿六年(公元1846年)、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修缮大慈阁的经过,是研究大慈阁的宝贵资料。

近几年,在大慈阁周围已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建造成了集休闲、旅游观光、购物为一体的大慈阁广场和步行商业区,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美食链接

大慈阁香油

大慈阁香油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大慈阁香油始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原产自大慈阁禅院内的香油坊。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乾隆皇帝途经保定,因机缘际会,大慈阁香油被乾隆皇帝钦点为御用膳食。

大慈阁香油选料上乘、做工严谨,以精选的芝麻为原料,利用小石磨采用特殊工艺加工制作,保持了芝麻香油的传统古朴风味,其颜色呈棕红色,清澈透亮,味香持久。

大慈阁香油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秀的内在品质饱经岁月洗礼并传承至今,成为古城保定传统素食文化之瑰宝。

大慈阁素面

大慈阁素面始于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原产自大慈阁禅院的斋堂,距今已有八百年历史。大慈阁素面属于佛素范畴,即寺庙里的素斋,注重清淡、善巧。大慈阁素面有养眼之面、开胃之面、印心之面之美称。

养眼之面:面相好是大慈阁素面首个标准,大慈阁素面强调外观摆型、颜色搭配。面白、汤棕,配上绿菜、番茄、香菇,增进食欲。

开胃之面:主要在汤料的熬制,俗话说:面在味,味在汤,汤显功。味道即王道,面汤要熬,辅以养生的枸杞、大枣、当归、姜丝等味料,经过文武火数小时的交融煮制,辅料完全释放汤中,浓醇深厚,形成大慈阁素面独具匠心之味!

印心之面:好面自有好滋味,大慈阁素面之面粉取自麦心而成,根根劲道爽滑,加之配以大慈阁自产的的大慈阁香油、大慈阁麻酱做调味品其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共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