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草木有情:倾听古画中的古树之音
原作者:挈挈
注意!!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初夏之时,吴文化博物馆“树碑立传”特展带领我们开启一场苏州寻树之旅。观树予人一种闲适而亲昵之感,漫步树荫下,即可想象古树历经的时空长河。然而,有一些曾经在我们记忆中真实存在的树却找不到了,可能是年幼家宅前的朴树,或许是放学回家路边的楝树,不知哪天我们再也见不到这些老朋友。接下来,我们将呈现江南地区曾经真实存在的三棵古树,经由画家的描绘,古树成为景观画中的一道风景。更重要的是,古人的存在、生活、感受、记忆被铭刻进古树景致中,所有观者即将成为画中的游人。
《六君子图》倪瓒 元 上海博物馆藏
古树不会说话,但无数的私人记忆蕴含其枝叶间,这是每个人与一方风土的情感纽带,希望本文能唤起我们对过去的一些怀念。
朴树:石湖莫舍的悲欢离合
作于明初的《寿朴堂图》是一幅作者至今存在争议的图卷,但其不失为一幅精品手卷。此卷引首为中书舍人詹孟举题“寿朴堂”,卷后有数十段不同时期写就的题跋,从中可知此图应是画家为“寿朴堂”所作。画中的“寿朴堂”并不是一座宏伟厅堂,而是一间茅草搭建的简易凉亭,一位头戴乌纱的官员端坐其中。画面的中心是一棵大树,这棵树几乎笼罩了整座草堂,状如车盖,连枝倒垂,将一旁的湖光山影衬托的平淡卑微。无论是构图还是体积感的追求上,画家都在提醒我们一件事,这棵树的故事并不简单。
《寿朴堂图卷》(局部) 明 四川博物院藏
历史上的寿朴堂离我们空间距离极近,绮川寿朴堂在吴县南部,临近石湖,大概在今吴中区越溪街道原址,当时属吴江一都八图。莫舍之名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而莫舍创建者莫氏家族即是这幅画卷的主人公。沈周题诗有云:
“莫家种朴堂之前,人家与树相为年。拱宋抱元非一年,皇明十围犹郁然……人于门第望乔木,我羡根柢生词林。呜呼,此家此树不易得,李宿应须自封殖。”
据《石湖志》记载,寿朴堂始建于元代初年,最初主人为元末明初的绮川隐士莫諟,因堂前种有朴树而得名。朴树树冠圆满、树荫浓密,寓意长寿,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这是莫氏家族最引以为傲的厅堂,当其先祖从吴兴徙居松陵时种下朴树,朴树数年来愈发繁茂,伴随着莫氏一族人丁兴旺、家产丰厚,“寿朴”的硕大与莫氏家族繁荣兴盛相生相成。无论是由莫諟、莫礼父子谁主导修建的寿朴堂,此堂此树都与一族枯荣紧密联系。可惜,一地名门望族的莫氏与寿朴的故事在洪武年间发生了转折。
《石湖归棹图》(局部)沈周 明 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先是洪武二十三年,苏州地区遭受台风,莫家宅屋受损,而后洪武二十六年,莫家又因蓝玉案牵涉其中。莫堤次子莫礼官至户部左侍郎,吴宽为其书传提到“当洪武之末,不幸坐累,没于京师,举族谪成边徼,第宅荡然”,在明初苏州众多世家大族所受的政治动荡中,莫礼因蓝玉案株连被杀。
一时之间,莫氏寿朴堂备受打击,莫堤之孙、莫礼之侄莫辕洪武初与父并下诏狱,却以冒附洱海卫籍幸免,迎葬祖叔骸骨,保全伯兄遗孤。等到莫辕重返石湖,家产已分崩离析。昔日勃兴的家业成一片瓦砾,“惟朴则郁然如故”。宣德年间,《寿朴堂图》与堂号一同归于莫辕的名下,莫辕成为莫氏家族新一代族长,他此时最重大的任务是重振家业,于是将目光重新投向了寿朴堂。
《横塘图》文徵明 明 故宫博物院藏
莫辕《自题寿朴》中展现了他重振家族的坚定决心,并再次强调古老朴树的生命力:“童童嘉树植中庭,眷彼孤根造化生……自愧凡庸仰先德,后人修德继家声。”在他眼里,这棵寿朴完全与“先德”和“家声”相连,古木与家运相连。从莫辕这里,《寿朴堂图》彻底成为莫氏的家族图像,树下草堂的官员可以是莫家的任何一位子孙,成为成为家族集体记忆的理想风景。
而在莫辕身后,寿朴堂家风不坠,宗族绵延。莫辕之子莫震、嫡孙莫旦相继为官,更将家族的古木风景带出石湖地区。莫震于正统四年中进士,为石湖地区首位荣登进士之人,致仕后归居石湖,延请吴宽、沈周等名家继续题写《寿朴堂卷》,创修《石湖志》。莫震之子莫旦续修《石湖志》,直接将《莫氏庆寿图》载入志中。
弘治《石湖志》《莫氏庆寿图》 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 郑振铎编《中国版画史图录》收录
《莫氏庆寿图》所绘的正是弘治二年莫震的八十大寿。莫震端坐于寿朴堂正中,莫旦则在靠近厅堂南端的台阶,似乎正准备从莫宏手中接过酒盏。那棵重要的朴树则在庭院,与寿朴堂厅堂的屋檐相接,已然庇护着这个家族。与《寿朴堂图》不同的是,朴树已不占据《庆寿图》的核心位置,前来祝寿之人占据了厅堂各处,一直延伸到庭院,显示出庆寿活动的盛大与隆重。
正如莫震所言:“葺先世之旧庐以居,左图右书,植以竹石花卉以自娱,尝效古人耆英故事,与乡人为石湖叙情会,优游二十年。”多年来,莫氏家族从石湖走向了更广阔的江南地区,不仅多人入祭乡贤祠,还将寿朴堂绘制于石湖山水地图之上,古木和家族共同成为一道地方上的独特风景。
弘治《石湖志》《吴江志》中,莫氏家族领袖皆以国家官员和地方精英的形象出现,此举让石湖地区和莫氏家族紧密联系。家族史进一步演化为地方史、文化史,最终家族影响力依托文本与图像凝固在后人对石湖的观赏中。
弘治《吴江志》《范文穆公绮川亭图》 明弘治元年刊本
回到最初的《寿朴图》,那棵朴树是整个莫氏家族的精神象征,早已超越个体范畴,成为世代相承的石湖一景。或许今天我们行至石湖行春桥畔,仍可遐想昔日绮川莫氏的辉煌。
罗汉松:千年佛寺的召唤
万历三十八年夏日,吴门画派钱贡作《洞庭西山福源寺图》。钱贡山水笔意出入于文征明,对全景式构图驾驭极佳,但与其他实景图不同的是,作此图时,福源寺已毁,册页乃是虚构的寺景。
《洞庭西山福源寺图》册一 钱贡 明 苏州博物馆藏
福源寺始建于梁大同二年,位于洞庭西山缥缈峰,以福泉得名。先于隋之大业间毁,而唐贞观年间恢复,宋绍兴时又毁,而南渡嘉定间重建。而到万历年间,福源寺再次成为废墟,时任吴县知县傅光宅为兴复该寺,免其赋税,使寺僧重回故地,僧人性天发愿重建。
“后三十年辛亥乃始拮据,为重兴计,少师申文定公、徵士王百谷先生皆撰募文为之助扬,米粟金钱,寸累黍积。”可以想象,性天上人先获得了钱贡绘制两幅册页,由申时行、王穉登题写建造寺院的化缘疏。因此这幅册页一开始就为这场募捐活动而作,这是中国艺术史上少数直接以筹款为目的的画作。
《洞庭西山福源寺图》册二 钱贡 明 苏州博物馆藏
钱贡力图在在熟悉的洞庭西山间,依据想象力虚构出重新福源寺景观,尽力劝导地方士绅进行佛教赞助。尽管寺院当时已不复存在,但画作中仍有许多真实的元素:果林、茶树覆盖的缥缈峰、远处船帆零星的太湖,以及两棵重要的梁朝罗汉松。我们对比两幅册页即可看出端倪,显然描绘的是同一座寺院,山门的位置却相反,石桥与小溪距离也相异。有学者认为,两幅画中的一幅是六朝福源寺怀古图,而另一幅则预示着现在规划中的福源寺。
但画面中无外乎都有两株高耸入云的古树,我们至今能找到这两株罗汉松存在过的证据,因为其在许多散文、诗歌、日记中都有所记录。归庄《题福源寺罗汉松》中形容其:“福源建自梁大同,创寺之年植此松。历千余载寺再废,此树不改青葱茏。大二十围高难度,攫拏天际如虬龙。石根铁干苔斑驳,狂风摇动声铮鏦……天王柏,上方松,昔年来游有题咏,何况此树六朝之遗纵。松之名者,今古报国古岱宗,彼以神京名嶽显,此独晦匿于震泽之缥缈峰。”
今灵源寺罗汉松
罗汉松常绿、长寿,树干苍劲挺拔,种子成熟时如参禅打坐的罗汉,是寺院里常种的佛家树种。虽说归庄是明末清初时人,但这两棵罗汉松那时就大概已经千岁,为萧梁遗物,这几乎是福源寺历史身份的最佳证据。或许这让我们想起今日西山灵源寺的罗汉松,也是梁大同遗物,与福源寺之罗汉松为同时代的产物。见此树,眼前规划中的废墟与千年前六朝古寺就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这是一处可辨识的实景。
钱贡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俯瞰寺院的视角,通过寺院攀谈的人物姿态,以及山中小径、桥梁、水路,带领观者视线随着画中的“路面”移动。钱贡迫使我们跟随他的道路走向两株古树间延伸出的山径,路过溪上的石桥,欣赏山脚的瀑布,泛舟无际的湖泊。观者被赋予了观看游览的趣味,在庙宇与山林间循径穿梭,道路时隐时现,永远指引着方向。仿若身临湖山之间,开朗与遮掩、真实与虚幻交相掩映。
随着画卷展开,僧侣们和古罗汉松共同邀请着人们探索寺院,观者览卷之余不免随之思考,这种“如入画中”之感是画家刻意制造的视觉体验。钱贡用笔沉稳谨慎,设色古淡秀雅,在真实、亲切之余,这也不是一场毫无目的的“漫游”。画作始终在暗示观者(也是潜在的施主)身处理想的寺院景观中,捐助寺院能够使得圆满安宁的画境成真。南朝佛寺,西山群峰,古植疏朗,无限感怀,皆在两幅册页古今交汇的瞬间。
《湖山佳趣图》局部 沈周 明 浙江省博物馆藏
为了让更多人捐助福源寺的重建工程,申时行、王穉登等多位文人雅士撰写募缘疏,并与画册一道在当地精英中传阅。在强调捐助带来的因果福报和地区效应之外,几乎所有疏文都提到了这两棵幸存的罗汉松,他们都希望借助罗汉松使观者更贴近福源寺的悠长历史。王穉登和钱贡同为文徵明学生,作为著名诗人,他将文学传统中个人经验的表达运用至此。“云泉㶁㶁出山根,天监长松翠盖存。若使福源兴旧刹,泉声松影满山门。”对于千年古树的哀叹,萌发出颇具伤感的氛围,但如果福源寺得以恢复,泉水之声与松树之隐可让人们归隐于山林深处,这是一个无数文人都难以抵挡的动人时刻。
《洞庭西山福源寺图》卷后 王穉登《洞庭西山重建福源寺募缘疏》苏州博物馆藏
申时行的表达则显得更为真实:“往岁余尝游洞庭西山,遍探诸名胜。见乔松千尺苍翠蓊郁,意其为古刹道场,而破壁颓垣,荒蓁宿莽,杳无人迹。问之,则故福源寺遗墟也。”光福名流安希范也传递了相似的经历:“一日,从后堡入福源寺,深壑盘廻,居然一胜区也!殿宇久废,庭中罗汉松两株,大俱合抱,葱郁凌霄。余为盘桓其下者久之。”古树“盘桓久之”塑造出一种怀古的氛围,引发观者对时光流逝、人世沉浮产生的普遍悲悯情感,他们将罗汉松蓄意挑选而出,使之成为福源寺的一道风景,企图得到潜在施主的共鸣。
《洞庭西山福源寺图》卷后 文震孟跋 苏州博物馆藏
最终,历经十三年三朝,从万历三十八年到天启二年,福源寺终于在崇祯元年修成,文震孟成为唯一一个见过福源寺实体的图卷题跋者。清初文人游览时,依旧不忘罗汉松,古树已成为福源寺的永恒风景。钱贡的画作在自然与虚构之间建立起一座通道,让我们看见艺术化的古树演变为历史的部件。
楝树:曹氏家族的江南记忆
最后我们穿越到清初的江南,这里有一棵曹雪芹祖父曹寅魂牵梦萦的楝树。
康熙二年,年仅五岁的曹寅和家人从京城徙居江南,赴江宁织造。曹寅在南京长大,内务府包衣的职责似乎是一段遥远的回忆。江南的楝树是曹寅一生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也是曹氏家族与江南文坛发生联系的情感介质。苏州文人尤侗对曹氏父子的回忆也围绕着那株楝树展开:
“司空曹公,开府东冶;手植楝树,于署之野;爰筑草亭,栏干相亚;言命二子,读书其下;夏日冬夜,龂龂如也。”
蠡墅老街楝树 图源:吴中长桥发布
曹玺监理江宁织造期间,在衙内隙地筑一亭,作为公退之暇的栖息舒啸之所。楝亭之名,则源于亭前一株楝树,为曹玺手植,曹家子弟在亭内秉承庭训,曹寅对此处怀有极深的感情。楝树树冠延展亦可达十公尺,暮春时节开淡紫色花,结黄色小果实,旁逸斜出,风姿幽雅。曹玺去世后,曹寅触景生情,重新修葺楝亭,广邀江南文人、画家绘图题咏追怀先德,汇集成卷,即为今日所见《楝亭图咏》。
从卷中纪年来看,康熙二十九年曹寅任苏州织造时,还将楝亭图卷带至苏州。 “天子乃授司农公以公之官,而移府于苏州,乃绘楝亭以为图,于先泽三致意焉。”可惜今日江宁织造中的楝树已难追寻,但从恽寿平、禹之鼎、程义、戴本孝所绘的现存图像中仍能找到楝树的痕迹。
《楝亭图咏》局部 禹之鼎 清 国家图书馆藏
在禹之鼎的画作中,一棵苍劲楝树拔地而起,凌于茅草覆顶的小亭子,前有翠竹在风中摇曳,曹玺如高人隐士一般端坐亭舍。楝树的笔墨似有倪云林之风,垒石疏林,平坡小亭,江山平远,寂然无人,给人以萧瑟疏落之感。尽管树并不是大面积出现,更没有枝繁叶茂之感,但仍处于画面的重要位置,将高雅清逸的心境传递给观者。事实上,禹之鼎可能并未去过江宁织造亲身目睹这棵楝树,但这并不重要。曹寅并不求画作的形似,只求建构出理想的精神世界,形成一个以楝树、楝亭为核心的高逸意境。
更大意义上,楝树及楝亭寄托着曹寅对先父的无限怀念,亦是曹氏家族作为簪缨世家扎根江南的符号象征。或许,楝树是曹寅从江南山水中抽象出的“乌托邦”,那种以咫尺之图承载世事流变的艺术深深吸引着曹寅,他自认为是文人交游圈中的儒者,沉迷于为家族积累记忆片段。
《容膝斋图》倪瓒 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从南京到苏州,《楝亭图咏》逐渐征集到名重一时的徐乾学、王士禛、姜宸英、毛奇龄、屈大均等诸位学者、诗人、高官、画家的留书。曹寅精心选择了一种最“江南”的纪念方式,有意将楝亭变成集体纪念的场所,让父子两代的江南记忆流传。在事务之余,曹寅常泛舟虎丘、太湖,闲暇游乐、诗文酬唱、游历山川,其生活方式也完全江南化、艺术化了,而一切都始于楝树和楝亭。除此之外,身为满洲包衣的曹寅主持地方性文化活动,更有别样的文化意涵,这意味着康熙时期江南文人拥有较大的自由度,诗、画、文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进一步整合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曹寅署理苏州织造时,同时兼任康熙帝的耳目,以私人身份上呈密折,报告苏州地方情况。在曹寅与诸多文人的交往中,清初紧张的文化氛围正在缓解,遗民、词人、画家、隐士都通过《楝亭图咏》连接合作,江南士风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
苏州织造署旧址瑞云峰 图源:苏州姑苏发布
曹寅以楝树作为情感寄托之物,吟咏先人和故交,这是否与《红楼梦》中的“草木有情”相似?“楝子花开满院香,幽魂夜夜楝亭旁。”当曹雪芹叹言“树倒猢狲散”时,是否亦是在追忆曹家楝亭煊赫鼎盛、宾客云集的往昔。
结 语
在旅途中,人们总在注视和记录,而画家试图将真实世界中注视古树的经验化作图像,使观者能持续感受到如在目前的图景。我们看到,朴树图像成为莫氏世代相承的家族风景,福源寺画册中的罗汉松重新确认了萧梁古寺的历史,而曹寅的楝树为清初江南文坛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画家选择古树进入绘画时,不仅因为古木之美与游观之乐,更在于此时吴中地方文化对个体自然体验的重视。
从家族到生命,从记忆到历史,人们利用古树构成身份认同、概念系统,而古树启发着人们倾听自然之声。在可见的古树背后,隐藏着那些不可见的、被遮蔽的世事,树木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意象来源,我们可以带着自己与树的回忆前往任何一个地方。
参考文献:
1. 弘治《吴江志》,《中国方志丛书》,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
2. 莫震撰,莫旦增补,弘治《石湖志》,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
3. 万笑石.湖边的先祖:明刊《石湖志》图绘的乡族势力与地缘策略,《文艺研究》2021年第7期。
4. 万笑石.当家族成为风景:论明代吴江莫氏《寿朴堂图》卷的拼装、演绎与图史意义,《美术研究》2022年第5期。
5. Elizabeth Kindall, Envisioning a Monastery: A Seventeenth-Century Buddhist Fundraising Appeal Album, T'oung Pao , 2011, Second Series, Vol. 97, Fasc. 1/3 (2011), pp. 104-159
6. 朱志远.“楝亭图咏”与清初江南诗风嬗变,《文学评论》2019年第3期。
7. 高树伟.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四卷《楝亭图》初探,《红楼梦学刊》2021年第5期。
特展信息
展览时间:2024.05.18~2024.09.01
展览地点:吴文化博物馆吴颂厅及公共区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