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蓉团队发现,子宫微塑料暴露是女性不孕的潜在风险因素

2024-06-05 16: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是指长度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薄膜,目前已成为遍布全球生态系统的新型环境污染物。人类不可避免地通过饮食、吸入或皮肤接触摄入微塑料,据估计,我们平均每周会摄入0.1-5克的微塑料,这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毒性问题。事实上,许多研究已经在人类粪便、肺、血液及胎盘等组织中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但女性生殖道微塑料的暴露情况和潜在生殖健康危害仍缺乏研究报道。

2024年6月3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蓉教授团队在环境领域国际顶级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Features, potential invasion pathways,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risks of microplastics detected in human uteru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在不孕女性中,子宫内膜遭受了多种微塑料的污染现象。研究不仅分析了人子宫微塑料污染的具体特征,还深入探讨了这些微塑料可能的侵入途径和它们对生殖健康构成的潜在风险。

该研究采用拉曼显微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两种检测方法对不孕女性在诊治中剩余的子宫内膜组织进行检查和分析,发现患者子宫内膜受到了多种微塑料的污染,主要包括聚酰胺(PA)、聚氨酯(PU)、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聚乙烯(PE)。通过对子宫腔内微塑料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对颗粒尺寸的细致研究,研究团队发现了子宫腔内尺寸介于2至200微米之间微米的微塑料。微塑料颗粒的直径越小,其进入血液循环并侵入内脏器官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研究团队对宫腔内微塑料的潜在生殖毒性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该研究通过对小鼠实施静脉注射和胃内暴露的微塑料暴露实验,进一步通过胚胎移植实验验证,揭示了微塑料暴露所引发的子宫腔内因素导致生育力下降。此外,通过体外实验使用人子宫内膜类器官,研究团队发现微塑料暴露会引起显著的细胞凋亡,并导致类器官生长模式紊乱。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人类子宫中微塑料的污染状况及其可能对生殖健康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发现迫切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并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蓉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训思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彭天柳为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明君博士后为并列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税光厚研究员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于洋研究员的大力支持。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经费的支持。

相关阅读

2024年5月,美国新墨西哥大学Xiaozhong Yu教授团队在 Toxicological Sciences 期刊发表了题为:Microplastic presence in dog and human testis and its potential association with sperm count and weights of testis and epididymi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在人类和狗的睾丸组织中检测到大量微塑料,这加剧了人们对微塑料可能对人类生殖健康产生影响的担忧。

该研究在47只狗和23个人类的睾丸组织中发现了12种微塑料。在狗的睾丸组织中,微塑料的平均浓度是122.63微克/克,而在人体组织中,平均浓度为329.44微克/克,几乎是狗的三倍,也显著高于此前在胎盘组织中发现的微塑料的平均浓度。

研究团队发现,在人类和狗的睾丸组织中发现的微塑料中最普遍的是聚乙烯(PE),聚乙烯主要用于制造塑料袋和塑料瓶,在狗的睾丸组织的微塑料中,其次是用于工业、市政和家庭管道以及许多其他应用的聚氯乙烯(PVC)。

该研究还进一步发现,高水平的聚氯乙烯(PVC)微塑料与狗的精子数量有关,研究团队表示,PVC可以释放大量干扰精子发生的化学物质。

研究团队表示,这一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微塑料如何影响睾丸中的精子发生指明了道路,我们需要真正关注微塑料的潜在长期影响,确定微塑料是否是导致精子数量下降的因素之一。但这项研究不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恐慌,而是希望科学地提供数据,让人们意识到微塑料的存在,而我们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例如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更好地避免接触微塑料。

论文链接:

1.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4c01541

2. https://doi.org/10.1093/toxsci/kfae060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