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国ADHD造假:除了作弊,孩子们更可能在拿命换高分

2024-06-04 17: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庄晓 外滩教育

前段时间,美国各大高校调整标化政策,名校申请的焦虑随之蔓延得更为严重。为了提升标化成绩,部分美国家长和学生绞尽脑汁,开始寻求一些非正常的途径,利用起规则给自己“加分”;但捷径背后,往往布满畸形的荆棘。

文丨庄晓 编丨袁梓曦

最近,有关作弊的新闻不少:

前不久,香港大学被爆部分学生学历造假,或可能涉及近200名学生;

而最近,被誉为“科创天花板”的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又有选手被爆涉及学术造假,从而取消了获奖资格……

可以说,随着升学竞争愈加激烈,有关造假上学的手段会只多不少。而最近,有媒体曝光了规模不小的ADHD诊断造假事件,报道称不少私立学校学生都在使用这个方法。

为在SAT/ACT得高分

ADHD诊断成热门

美国长岛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学教授卡米洛·奥尔蒂斯博士最近发现,大量的ADHD测试申请,正像雪花般向他涌来。

ADHD,全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因为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症——冲动的模式,很容易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干扰。

可以说,患有ADHD的孩子,无疑将在学业和生活中将面临更多困境和挑战。

然而,这个众人避之不及的ADHD,近年来却备受美国家长的追捧。

甚至,奥尔蒂斯还发现,一旦孩子没被诊断为ADHD,他们的父母非但不高兴,“甚至会愤怒地告诉我,他们将做更多的测试,直到孩子被诊断为ADHD为止。”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指鹿为马”的一幕,不是个例,在随后的调查与追踪里,一股隐秘的“潮流”开始浮出水面——

近年来,美国顶尖私立学校学生ADHD确诊率不断走高的背后,就很可能是美国的一些精英家庭,不惜滥用规则、公然造假。

几乎在奥尔蒂斯收到大量ADHD测试申请的同时,美国一些名校相继宣布,恢复在申请阶段提交SAT/AC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的要求。

不少高校的招生官曾在媒体公开表示,过去,因为无需提交标准化考试成绩,一些能顺利入学的学生开始在学业中,感到吃力。

换句话说,若没有标化成绩,即便是“火眼金睛”的招生官,也难以判断学生真实的学业能力。

因而,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的“Test-Optional”之后,一些顶尖名校恢复强制提交成绩的申请条件,颇有些想用分数初步筛查学生的意味。

即便是采取了灵活标化考试政策的耶鲁,也在官网指出,“学术实力是我们(耶鲁)首要关注的”。尽管,分数并不是耶鲁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在标化考试相关页面,耶鲁仍然建议学生上传分数来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

图源:耶鲁官网

然而,在如今人人“卷”标化,SAT1500、ACT32高分变得愈发常见的当下,要想获得一个足够高的分数,绝非易事。

一些美国的学生和家长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了ADHD。因为按照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的一项特殊政策:患有ADHD的学生如果能提供证明文件,就可以在SAT考试种获得额外25%-50%的考试时间。除了ADHD,患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学生,也会在考场得到相应的照顾。

一位大学辅导员透露,若是标化考试能再延长近一半的时间,那么SAT成绩提高200分,并非难事。而且,为了保护孩子隐私,获得特殊照顾的学生身份、人数均不会向大学公开。在“高分”的甜蜜诱惑下,更多人选择了加入。

一位刚毕业于TOP5美高Lawrenceville的学生估计,约四分之一的同龄人获得了额外的考试时间。

曼哈顿一所精英预科学校学生的妈妈也反映,她女儿的8个朋友中,就有6人获得了额外时间。她甚至表示:“毫不夸张地说,几乎人人都这么干。”

据报道,负责SAT的美国大学理事会已紧急表示,“我们希望让所有真正需要帮助的残疾学生获得帮助,同时对那些可能不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检查。”ACT也再次强调,申请学生必须补充相关的证明文件。

然而,事实上给孩子伪造心理诊断证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一位美本申请的咨询顾问就透露,早在疫情之前,这个规则漏洞,就已经被视为一种普遍的申请策略。“随着耶鲁等学校宣布提交标化成绩,在过去六个月里,这么干的学生数量,正在激增。”

一位毕业于曼哈顿一所中学的学生,就曾开玩笑地将拿到ADHD处方,比作了《查理与巧克力工厂》里的终身大奖——抽中后不仅可以参观全宇宙最著名的糖果厂,还能终生享受无限量的糖果供应。

唯结果论

受伤的可能是每一个人

另一个让人感到忿忿不平的事实是,获取ADHD诊断报告亦有“捷径”。

诚然,一份正规的ADHD报告需要学生提交自述报告,并接受医学、心理等方面的检查。但长岛大学教授卡米洛·奥尔蒂斯透露,有一些私人的心理诊所会提供一些非正规的途径,甚至只需1万多美元就能获得一份诊断。

肯塔基大学的大卫·贝里教授还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一批身心健康的学生,通过谷歌搜索资料来伪装ADHD症状,竟然真的有可能蒙混过关。这样的便利与可能性,无疑催生了ADHD造假的风潮。

面对这样长期的造假行为,美国学习障碍协会早在多年前就发表声明,严肃声讨作弊行为。因为这些行为伤害了真正有心理、学习障碍或者身体问题的学生。

图源:美国学习障碍协会官网

患有ADHD的女孩Kaply,就在网上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她认为,那些鼓励作弊的父母们,不仅毫无同理心,伤害到了真正的ADHD患者,也伤害到了他们自己的孩子。

“这些靠伪造ADHD诊断获利的学生会发现,他们可以轻率剥夺本该属于他人的机会时,自己未来的机遇,也可能因资源有限,被他人夺走。”

但像这样“走捷径”所获得的优势,也并非没有代价。它很快将以另一种形式给孩子带来反噬,就比如ADHD处方药的滥用。

在美国,那些被诊断为ADHD的健康孩子,将更容易获得ADHD处方药。孩子们也相信,这些药物能让他们以异常清醒的状态地应对日常考试,还能长时间保持专注力,完成繁重的脑力任务。

一份“完美”的大学申请,既要有标化考试的高分,还要有日常高难度课程的学习情况、以及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这也让ADHD处方药,被一心想入名校的学生们,被视为“救命稻草”。

可他们却忘了,在对成绩永无止境的渴望下,神药也可能会变成毒药。

一位刚毕业于华盛顿地区最好的公立中学之一的男孩,就曾假装ADHD患者,从心理医生那骗来了诊断证明,以及每月30粒10毫克剂量的Adderall处方药。

药物加持下,高二下半学期平均成绩还是B的他,在高三时平均成绩一下跃升至了A-,并成功进入到一所排名不错的大学。而此时,他每日服用的药物剂量,已骤然攀升到300毫克。

直到一次服下400毫克药物后,他因出现幻觉,心悸和抽搐被紧急送医,随后不得不在一家戒毒康复中心,开始了长达7个月的药物戒断治疗。

男孩还是幸运的,现实生活里,几乎每年,都有美国顶尖大学学生,因为服用过量ADHD药物而身亡的报道。

而且,为了争夺排名和大学录取,即便是一些不想服药的人,也可能会加入其中。

2023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了一份让人触目惊心的研究报告:全美3284所中学里的8-12年级学生里,多达四分之一的学生被报告服用了ADHD的处方药。几乎每9个12年级学生中,就有一个人接受过ADHD的药物治疗。

据医生和就读于全美国15所以成绩优异而著称的中学的学生估测,这么做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5%到40%。而其中不少,就是想拿A的“好学生”。

但这些孩子或许没有意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药物并不是万能的。马里兰大学青少年健康与发展中心曾开展一项研究,发现在1250名学生中,服用药物来提神的学生,平均绩点为2.82,低未服药学生的平均绩点2.96。

而且,服用药物的学生每周学习时间少两个小时,社交时间增加三个半小时,缺课次数也更多。

“捷径”的背后其实是更崎岖的道路。

捷径易迷路

教育应是长期主义

毋庸置疑,海外本科申请是越来越激烈了。对于美国的一些精英家庭而言,名校光环确实有,而名校的焦虑也是真实存在。

钻研规则漏洞的,也远不止造假ADHD诊断证明这一种方式。

SAT、IB等国际考试都出现过时差作弊;

最近,被誉为“科创天花板”的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又有选手被爆涉及学术造假,从而取消了获奖资格;

为了让孩子有更大机会上藤校,有美国父母举家搬迁到偏远的农村,让孩子和公立高中的同学共同竞争藤校的名额;

卷入2019年美国招生丑闻的女演员费利西蒂-赫夫曼(Felicity Huffman),曾花费1.5万美元贿赂工作人员,修改女儿SAT成绩。当然,最终她被判入狱11天,罚款3万美元;

甚至出现过印度裔靠伪装成黑人获得了多所大学的offer。

一步登天进梦校,看起来是某种荣耀,但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 教育还是需要一点长期主义的。

就像一位受访者表示,“突然你毕业了,然后呢?没有哪个老板会在工作日给你更多的时间,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得不到这样的机会。”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捷径走得一时爽,但最终要付出的代价,可能也会远超想象。

图源:Pexels、Pixabay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