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光明日报:“越来越多孩子不认识钱了”,值得担忧吗?

小亢/微信公号“光明日报”
2024-06-03 23:07
舆论场 >
字号

也许你身边也存在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小孩子不认识“钱”了。或者说,越来越多的小孩子不认识纸币了。据媒体报道,在武汉某小学的数学课堂上,当讲到“认识人民币”一课时,大部分学生见过100元、50元纸币,一半学生能认出10元、20元纸币,然而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没见过1元纸币,也同样不知道人民币有没有3元、6角之类的零钱面额。

还有部分受访者反映,家里的孩子对“钱是怎么来的”也缺少认知,有时甚至会觉得“钱怎么会花没呢?钱不就在手机里吗?刷一刷就有”,这些童言无忌的话语却引起了不少家长老师的担心——在移动支付时代,孩子会不会越来越不认识钱了?

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学苑校区小学部,数学老师正在上“认识人民币”一课。

这样的担忧,无疑又再次引发了网友们关于“纸币和移动支付哪个更好”的讨论,但不可否认的一个现状是,我国目前的确处于移动支付占主流的社会,移动支付普及也为社会资金流通提高了效率。所以,如果只是担心小孩子使用纸币少,倒不需要太焦虑,未来他们仍然需要顺应时代潮流。

时移世易,无论是古代的贝壳、金银、交子、铜钱,还是后来的纸币、外汇、数字钱币,钱的货币本质没有改变,变的只是流通的形式、支付的方式。纸币使用少虽不太影响生活,但是也增加了孩子们认识“钱”的难度。毕竟,他们从小就很少见到用纸币买东西找钱的过程,也对父母的钱没有一个总体、直观的印象,只留下脑海里的一串数字,仿佛数字可大可小、可以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认识人民币》内容

相比较而言,纸币就是一个很直观的认知,比一串手机里的数字更有货币的感觉。特别是小孩子对东西的概念建立,更容易从具体的、真实可感的实物出发。所以如果说今天的小孩和我们用纸币长大的这一代有什么不同,就是他们更不容易直观地在生活中、通过使用纸币来渐渐培养对钱的认识了。

因此,问题的焦点应该是让孩子认识货币,树立金钱观和消费观,这和用什么支付方式没有关系。如果总是不会计算、乱花钱,那就说明孩子还没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这也折射出我们在生活中、课堂上忽略对孩子进行金钱认知教育的现状。学习认识人民币不只是为了购物时付钱,它同样也是一种关于金钱观的教育。而这样的教育,在移动支付普及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个新闻就是最好的例证。

资料图: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复兴门支行员工在展示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图/新华社

最简单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孩子有多少钱就按多少钱来计算花费,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增加一些使用纸币的体验,比如给一些零花钱,让他们自主买东西、找零,了解物价,再告诉他们钱从纸币变为银行卡余额再变为移动支付余额的过程。有机会的话,家长也可以带他们参观一些钱币博物馆,了解货币的发展演变历史,增进他们对货币的认识。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教育的更新也要赶上社会的发展。在移动支付盛行的年代,孩子对于钱没有概念的确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及时去教育孩子认识钱、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很有必要,也还来得及。

    责任编辑:王晓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